落地“有声”工业云发展步入新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陈艳敏    时间:2017-05-16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构筑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新基础,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将工业云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工业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为着力点,推动我国工业云发展取得成效。


  工业云发展步入新阶段


  当前,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工业云应用已渗透到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物流、服务等全流程,不断推动制造业研发创新体系、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不断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催生制造业“双创”、工业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


  近年来,工信部在工业云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在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研究制定《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支持工业云发展的政策文件,通过专项资金、试点示范等方式支持了一大批工业云平台建设,建立了以《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为核心的工业云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工业云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


  2013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工业云创新行动。通过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中,将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11个省市自治区确定为首批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并对其工业云平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目前,全国工业云平台建设热度高企,正步入全面实施、快速迭代、自我完善的阶段,基于工业云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公共工业云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1500万,有效推动了工业云服务的应用落地。


  创新服务试点卓有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试点省市自治区已经按照试点项目计划建设完成工业云平台并投入使用,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工业云服务,成为资源集聚的平台、智慧集聚的平台、服务集聚的平台、供需对接的平台、产业协同的平台,并形成会员服务、以租代买、定制开发、需求众包等多种服务模式。


  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比例稳步提升。各试点省市工业云平台用户数量逐年提高,11个试点省市工业平台的注册用户数量由2013年的24.36万增长到2015年的156.3万,3年增长了542%。同时,工业云平台服务的企业用户数逐年稳步提升,由2013年的4.09万增长到2015年的26.37万,3年增长了545%。到2015年,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比例已经增长到17%,山东、内蒙古、贵州等工业云平台的企业用户比例已经超过个人用户,企业正成为工业云平台服务的主要用户。


  灵活的平台架构成为提供高效服务的基础。北京、山东、广东、河南等省市工业云平台以SaaS模式为企业提供了CAD、CAE、PLM、SRM等应用软件服务;河南、黑龙江等工业云平台通过IaaS模式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计算、存储等云计算;北京、贵州、重庆工业云采用“1+N”的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整合了其他优势平台的资源和服务。


  工业云体验中心成为线上平台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培训和工业云服务体验,江苏、河南、内蒙古、广东、重庆等试点省市建设了工业云体验中心,融工业云体验与培训交流功能于一体,直观地向企业展示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制造、服务等各环节的深度应用,为开展工业云服务和组织相关培训提供了体验环境,有效增强工业云服务的宣传推广效果。


  工业云平台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1个试点省市工业云平台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提供的服务和资源不断丰富,注册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数增长迅速,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年底,试点省市工业云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56.3万,企业用户数超过26万,平台营业收入1.07亿元,带动项目资金投入1.8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11个试点省市工业云平台共提供了软件工具及服务579个,提供零件模型、图纸、标准等资源26000余个,培训课程视频近3800个。


  工业云平台的应用和资源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推动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提高了企业研发效率,充分利用社会化智慧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平台与环境;促进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生产互联化和社会化制造资源共享,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创新。


  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项目已完成了IaaS、PaaS、SaaS的整体架构,实现广业云、环保云、检测云、能源云、门户云等产品的接入及运营。二期平台将在产品创新、软件集成、功能扩充、用户体验、平台展性、界面友好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和优化,计划于2016年第二季度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4月底,广东工业云平台总注册用户达到68003户,企业用户数达到6317家。


  重庆市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积极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平台按照“主平台+分平台”的模式,平台承建方、企业商家与第三方合作方共同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数据管理、协同营销、经营管理、节能损耗和现状诊断等信息化集成服务,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主平台吸纳企业用户104家,分平台吸纳累计注册用户117万户,2015年全年实现平台收入4818万元。


  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刘希俭介绍说,中石油云计算平台利用计算虚拟化、核心边缘存储网络架构和大二层网络技术,建成灵活共享、统一管控、按需分配的基础架构资源池,已具备2800台服务器、9.9PB存储的服务能力,累计供给16000个云计算单元,提供14个云服务,是目前能源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云计算平台。同时初步建立了企业云安全防护体系和标准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创工业云发展新局面


  我国工业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资源和服务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标准规范亟待建立和完善,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创新,安全信用体系尚待建立,工业云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有待破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姚磊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工业云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工业云发展指导意见或实施指南,引导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工业云参与主体加强合作,支持工业云平台发展壮大。总结工业云平台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工业云服务普及和专业化程度。同时,建议建立政策和资金引导机制,对工业云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进行持续支持。在推广过程中,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评优加分、应用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使用平台服务,营造良好推广应用环境。


  分类推动制造业工业云平台建设。引导大型制造企业建设私有云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用云计算模式改造原有信息系统,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企业内部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新模式;根据各个行业以及区域重点产业和产业聚集区的共性需求,推动行业云平台建设,发展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制造业软件开发部署、在线应用等工业云服务,探索工具库、模型库、零部件库、标准库、知识库等设计资源库集成共享新模式。支持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工业云服务和资源的不断优化,增强工业云在企业中的深度应用;依托产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支持建设全要素、多功能、集成化的区域公共云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在线研发设计、数据管理、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培育社会化、共享化、网络化服务新模式。


  推动工业云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研究制定工业云平台顶层参考框架,围绕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中技术架构、数据存储、数据接口、应用模式等的兼容性,以及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推动综合标准化工作。支持组建工业云推进联盟,联合各方力量,协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开放、包容的标准。推动国际标准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工业云相关国际标准制定。


  建设完善工业云生态系统。引导更多的技术提供商、资源提供商、应用开发商、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等参加工业云平台建设,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工业云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新的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兴业态,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生态圈。建立工业云评价服务体系,针对平台服务的内容和推广现状开展诊断和效果评价,促进工业云平台的内容和服务不断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营造工业云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对工业云平台建设、共性技术开发项目的支持,探索推动工业云相关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享受软件产业税收等政策。针对工业云设计的工控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建立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应用服务的安全可控性。同时应加强工业云人才培养,促进工业云的快速发展。(本报记者陈艳敏)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两会”热点引发多方关注 为何要打造中国的工业软件平台

    国务院与工信部文件强调“软件定义”的重要作用,给工业转型创新发展带来新的视角、思路与机遇。如果说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必将跨入的大门,那么工业软件及其平台就是开门的金钥匙,应像重视工业互联网一样重视工业软件及其平台...
    2017-03-22
  • 工业软件:即将迎来新一轮提速发展

    2017年,随着“1+X”规划体系中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发展规划指南文件的全部印发,《中国制造2025》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7-04-13
  • 智能制造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之一,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然而在一片叫好中,我们也应看到,工业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基于统一标准的顶层参考体系框架,智能制造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7-05-04
  • 高端产业低端化 工业机器人如何走得稳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机器人领域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17-05-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