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影译制厂60周年 三本书三种视角见证历史

    上海电影译制厂(下文简称“上译厂”)成立于1957年4月,今年60岁。不久前三联书店一气推出三本书,回忆上译厂往事,用三种视角的历史见证。
    2017-05-09
  • 网络文学海外受欢迎 中国网文为何走红?

    去年开始,一家名为wuxiaworld的网站进入大众视野,中国人一般称之为“武侠世界”。虽以武侠命名,但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网站。创始人叫赖静平,曾是美国驻越南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
    2017-05-09
  • 在“中国味道”中感受文化自信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而《中国味道》试图寻找一个崭新的充满烟火气息的温暖角度,感受经典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优雅和从容。
    2017-05-08
  • 琼瑶发文宣布告别脸书:我一夜之间,就变成众矢之的

    据台湾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公开丈夫平鑫涛卧病消息,近日因老公的鼻胃管问题和继子女意见不同,双方屡次隔空喊话,因此受到社会关注。没想到,她在5月6日晚间,突然在脸书上发长文与粉丝道别,宣布自己即将关闭脸书。
    2017-05-08
  • 家谱可能是“历史书” 说不定藏着惊天“秘密”

    你知道自家姓氏的来历吗?你知道家训、家规是什么吗?你知道祖辈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辉煌吗?最近,河南省图书馆吹响了“家谱集结号”,面向社会征集家谱。
    2017-05-08
  • 记者上手体验 靠软件写小说当不了好作家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却被指抄袭了“大风刮过”的《桃花债》。此外,上月首播的网剧《寻找前世之旅》也被指涉嫌抄袭173位作者的203篇作品。
    2017-05-08
  • 网络直播一年狂收200多亿元 乱象治理后将何去何从?

    风投资本竞相涌入,全民参与狂欢盛宴,乱象质疑催生监管……网络直播,自2016年以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2017-05-08
  • 《朗读者》第一季收官 240篇"10万+"热度不止在荧屏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拼劲全力,好好生活。感谢收看《朗读者》,明年再见。”说完这段告别词,主持人董卿转身离开,舞台上大门也缓缓关闭……
    2017-05-08
  •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一首"红"了30年的歌如何出炉?

    5月4日,84岁的雷雨声打着红色领带,缓缓走上庆铃集团发零司车间内搭建的舞台,现场的近千人用持续近两分钟的掌声向这位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曲作者致敬。
    2017-05-08
  • 《琵琶行》变流行歌曲 弹幕:能把高考古诗全写成歌

    《琵琶行》变流行歌曲 弹幕:能把高考古诗全写成歌

    白居易名作《琵琶行》,每个高中学生必背的经典。但是600多字的长诗,也是背哭了一代又一代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的武亦姝一样,诗词满腹的。
    2017-05-05
  • 五月音乐节“中国力量”展风采 演奏11部贝多芬作品

    今年是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逝世190周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以“聆听贝多芬”为主题,从5月6日到5月27日,16场音乐会中将有6场11部贝多芬的作品,从交响乐到协奏曲再到室内乐,让观众全方位了解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优秀作品。
    2017-05-05
  • 生造“中式英语”是创新还是奇葩?

    “华人老师站在讲台上,领着一群白人学生一板一眼地读着新单词。你以为这是汉语课?但他们一开口保准吓你一跳:‘Nozuonodie(不作不死)’‘Iwillgiveyousomecolortoseesee(我要给你点眼色看看)’……”
    2017-05-05
  • 文创应多些“耐消费”的东西

    凹凸不平的砖头路变成了平整光洁的青石板路,五花八门的招牌代之以古色古香的木匾,臭豆腐、酸辣粉等小吃店也已“变身”为民俗文化体验馆……改造升级后的南锣鼓巷以全新面貌迎来首个五一小长假,也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2017-05-05
  • 武术,如何给自己正名

    近日,自命名为“格斗狂人”徐晓冬和所谓“雷公太极”创始人“太极雷雷”约架的一段视频引发了国人对传统武术的热议
    2017-05-0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