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作品征集8月30日截稿

    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等联合主办,本届微电影展面向国内外征集运河题材(以运河为背景,或与运河相关)微电影,包括微电影、短片、专题片、纪录片、宣...
    2018-06-20
  • 构建“吃喝玩”生态 掘金世界杯各显神通

    6月14日至7月15日,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足球世界杯将再度来临,世界杯相关产品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版权”、“赞助”等是布局主线,并带动出境游、啤酒等周边市场增长。
    2018-06-15
  • 2018年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迅速 已关400余网站

    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部署各地从5月至8月组织开展2018年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文学作品导向不正确及内容低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侵权盗版三大问题。
    2018-06-15
  • 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

    中国中车集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大量专利,形成严密的专利保护网;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打破欧美地板企业的锁扣技术垄断;中国铝业、搜狐、浪莎、镇江香醋等数十家企业及品牌商标在海...
    2018-06-13
  • 17国艺术精英“头脑风暴”:“传统”勿惧“现代”的挑战

    17国艺术精英“头脑风暴”:“传统”勿惧“现代”的挑战

    6月11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了以“面对传统,各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问题、困惑、挑战及应对手段”为主题的首场分组讨论。来自17国的嘉宾围绕主题,分戏剧...
    2018-06-12
  • 文化产业:在自贸试验区“刷”出存在感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等3个方案,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并再一次向世界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8-06-11
  • 扎实推进机构改革任务落实 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6月7日在文化和旅游部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
    2018-06-11
  • 独角兽企业 不要虚胖要少壮

    独角兽企业 不要虚胖要少壮

    尽管优信已是估值约30亿美元的“独角兽”,但戴琨不敢懈怠。瓜子、大搜车、车猫……身旁的“后来者”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尖,而且这些创业不足10年的项目,估值均超10亿美元,因而都被资本赋予了“独角兽”的光环。
    2018-06-11
  • 人民日报:信息时代尤需精品意识

    很长一段历史里,人类所做、所想、所获、所在,都神奇地保存在书中。正如泰戈尔在《图书馆》一文中所说,书籍的灵魂之光被幽禁于书页的囚室,好比喜马拉雅山头的皑皑白雪锁闭着汹涌洪水,图书馆也围拦着随时会一泻千里的思想江...
    2018-06-08
  • 中国科普研究所:我国科普产业规模约千亿元

    这是中国科普研究所7日发布的一批最新科普学术创新成果中的内容。这批成果主要包括《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科学·平行2018》《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和《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018-06-08
  • 资本热捧独角兽 助力还是注水?

    政策助推正让独角兽们迎来资本市场的最好时代。近段时间以来,在各路资金“追逐围剿”中,各独角兽公司估值水涨船高,一些独角兽上市后估值超过上千亿元。不久前登陆A股的独角兽概念股,短期内连续创下16个“一字板”涨停、股...
    2018-06-07
  • 评对同一内容主题过度开发:艺术创作要心中有人民

    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少《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从《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女儿国》……以新视角、新技术对经典进行重新演绎,固然是好事,但对...
    2018-06-07
  • 三问文化产业如何面对大数据时代

    日前举行的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各种最新技术和融合发展成果让参观者耳目一新。大数据不仅与经济正在实现快速融合,也正在改变着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营销链。
    2018-06-06
  • “外国脸”受宠 本土原创儿童剧难过

    “外国脸”受宠 本土原创儿童剧难过

    “六一”刚刚过去,暑假又要来临,儿童演出正在进入一年中最火的时期,仅仅六月份在北京市场上就有一百多场儿童演出。不过,在这个繁荣的市场里,那些国外引进、有“外国脸”的演出特别受欢迎,相比之下,纯国产儿童剧则明显稍...
    2018-06-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