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不可偏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乡村产业结构,既要产业生态化,也要生态产业化,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为了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让产业发展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要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切实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使产业发展更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需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第一产业方面,要立足于乡村资源和基础,发展特色和优势农业,防止村落间或者乡镇间形成同质化低端竞争,特别是要在区域农产品竞争的格局中形成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在第二产业方面,要以建设城镇工业园区为抓手,依托乡村资源发展有特色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在第三产业方面,可依托城市的休闲和养生需求,加强快速化交通网络建设,实施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严格保护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更好统一。


  应该看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不可偏废,生态产业化也至关重要。除生态红线区域外,如果“绿水青山”不能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群众、企业以及地方发展不能从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中切实受益、不能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我们就会失去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动力。


  为此,必须因地制宜,让绿色资源变成城乡都能接受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当前,一些地方着力打造乡村的民宿经济、旅游经济、特色农业和特色工业,保护环境与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于不适宜发展民宿经济、旅游经济的地区,也可以考虑结合本地气候和自然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依靠发展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富群众、富财政。


  一是要积极开展有经济效益的生态修复。破败不堪的自然环境是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只有修复“绿水青山”,才有更好发挥生态溢出效应和资源再生功能的坚实基础。应该看到,生态修复的最大难点在于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回报等问题。一些地方下大力气搞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美化亮化,却没有注重培育和丰富乡村发展的内涵、提升乡村自我造血的能力,导致乡村发展后继乏力。对此,应注意对生态修复的方向进行科学论证,尤其是要切实开展投入产出分析,努力实现良性循环。同时,有效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提供条件使其更好投入对乡村“绿水青山”的恢复和维护工作。


  二是大力培养和引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没有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就难以持久。应立足本地扶持培养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推动形成示范引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乡贤出智、村民自治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三是着力推进有特色、有优势的绿色产业。“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需发挥绿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应推动形成一县一优势、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促进各地在竞争中找准位置、突出特色,通过营销手段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提升产业影响力,夯实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质量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迫切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惩罚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来保护生态品牌。此外,还需着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在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中实现降成本、减污染、树品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联动提升。(作者:常纪文,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不可偏废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实现乡村振兴 应注入强大的内生文化动能

    实现乡村振兴 应注入强大的内生文化动能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村民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知识素养、精神品格,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准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改变农民思想观念,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018-03-15
  • 全国人大代表徐文光:乡村振兴要协调经济和生态关系

    “坚守生态底线,以最高的标准优化人居环境。”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认为,乡村振兴的要义是,让每一个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好地方,实现乡村整体美,家门口都有最好的风景。
    2018-03-21
  • 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专家建言守住原生态和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专家建言守住原生态和传统工艺

    “保护生态文明是水乡保护的重中之重,将鱼米之乡生活活态展示,有助于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水乡文化,提高当地居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推动遗产保护可持续性的动力。”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阿马雷斯瓦尔·加拉表示。
    2018-03-26
  • 浙江打造新一批非遗新“空间” 助推乡村振兴

    23日,记者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了解到,浙江将整合利用非遗资源,打造新一批集文化、体验、产业为一体的“非遗空间”,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2018-03-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