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11





  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价值理念。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有待提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还需加强,依托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和服务占比较小,影视、动漫的制作技术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创意不足、原创性不够,导致有影响的拳头产品、品牌产品不多。


  文化“走出去”的要义是建构国家形象与传播价值观,在价值共享中促进民心相通。因此,需要斟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扩大朋友圈和粉丝圈,讲究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塑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让外国人不仅听得到、看得到,而且听得进去、看得明白。


  发达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走进去”的基础。对于当今中国而言,要激励文化企业在内容产品上充分竞争,多出优质文化精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尤其要鼓励以文化内容为核心资源的出版产业高质量建设,一些知名出版集团已经走出了以内容为核心、出版物为主体的版权贸易、原创图书出口、合作出版、国际组稿并举的文化“走进去”之路。其经验表明,文化企业实现国际化运营,一定要有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全球视野,这是对中国文化企业的严峻考验。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只有以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民族文化创新,以原创性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扩大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实力的增强扩大中国文化传播实效,在国家文化利益的拓展中增强中国文化的存在感,才能在中国文化主权的彰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文化支撑。


  以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进去”,旨在更好地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和本真的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不断强化“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特点,提升文化内容的品质和文化精品意识,逐步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鼓励外向型文化企业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跨国公司转型发展;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驱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后发优势,实现互联网文化贸易和内容服务贸易率先突破,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市场的感召力,促进当代文化借势出海,扩大文化贸易的数量和规模;建立文化贸易溢出效益的反哺机制,以附加值形式拓展产业链。


  实践表明,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发展、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必须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使自己强身健体有魂,文化产业才能有效支撑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据《瞭望》2018年第31期)(作者:范玉刚,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


  原标题: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电视剧打造"华流"黄金期 挖掘中华文化基因之美

    中国电视剧国外字幕翻译组的出现、一批优质电视剧的扬帆出海、国剧品牌的构建……在国内影视剧市场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中国电视剧“出海”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2017-05-11
  • “中华文化讲堂”在俄罗斯开讲——“10加2”看到了京剧美

      坐在观众席后排的俄罗斯女孩达利亚穿着一双10厘米高的高跟鞋。为了看清台上《三岔口》京剧演员的每一个精彩动作,她站了起来,踮起脚,让鞋跟又高出地面2厘米。
    2017-09-13
  • 冯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将迈出更大步伐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重大论断,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7-11-06
  •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而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又是其发展道路、治国理论、制度理念的基础和源泉。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然而目前中华文化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较低,经济“走...
    2018-08-10

热点视频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