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游戏经验的借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21





  2018年第4期《文艺研究》杂志刊发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的论文《中国网络文学与游戏经验》。作者认为,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写作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样式,一是多媒体、超文本的实验性写作,二是类似中国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的批量生产。对前者来说,不管是网络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是虚拟生存意识的开拓,都带有网络社会的印痕。而对后者来说,这种虽原创于网络却带有强烈传统文学外观的作品,似乎与网络社会并无明显映射关系,但作为网络社会的存在物,中国网络文学仍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文化特质与“情感结构”,只不过并非直接呈现,而是在两者之间,游戏成为重要的中介。


  游戏与网络文学渊源颇深,两者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大致相同,用户群基本重合,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也促使其借鉴甚至模仿游戏经验。游戏由此成为网络文学与网络社会之间的中介。在此意义上,对网络文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重新加以审视。两者不能仅仅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借鉴,而应是本体意义上的植入,经由游戏中介,网络文学表现了网络社会重构的部分“新现实”,由此构成了它与传统文学的重要区别。网络文学对游戏经验既有明显的借鉴,也有无意识的化用,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于表层,而应注意游戏经验的深层影响。不能只从消极的、负面的方面去理解游戏对网络文学的意义,需要注意它带给网络文学的新质。总括来看,游戏对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主体认知及叙述方式这三大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黎杨全看来,网络社会带来了虚拟世界,而网络文学的写手们对虚拟时空的感知主要是以游戏为中介的。游戏时空是虚拟世界的完美表征,除了具备虚拟性、交互性、生成性等特点外,还因为高质量的图像、便捷的操控系统及与其他玩家的交互而更有视觉性、沉浸性与社会性,因此对网民“世界”观的隐性建构远超任何传统时空观念,这必然给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提供潜在的氛围与灵感。游戏经验带给写手们的想象“世界”的方式,一方面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可随意生成与架空,另一方面这又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世界,而是可随意出入的日常。世界已非昔日世界,这是一个人与神、平凡与超能、学院与江湖相混杂的新世界。而对网络文学叙述方式的分析,需要联系游戏经验才能充分理解。由于影响的潜在性,研究者需要熟悉作品及游戏文化,尽管有难度,但这种还原作品想象痕迹与写作现场的分析工作无疑是颇有趣味与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经验的投射并不意味着叙述的模式化,而是呈现出差异性。


  作者总结道,深入挖掘游戏经验与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既能丰富人们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出文学、文化与社会在网络时代的走向与新变。显然,这是一个颇为重要也让人期待的课题。


  原标题:网络文学对游戏经验的借鉴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广东创办国内首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

    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第一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网络文学评论》日前在广州正式推出。该刊物是目前全国唯一有关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的具有统一刊号的连续出版物。
    2017-05-03
  • 广东创办国内首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

    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第一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网络文学评论》日前在广州正式推出。该刊物是目前全国唯一有关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的具有统一刊号的连续出版物。
    2017-05-04
  • 网络文学海外受欢迎 中国网文为何走红?

    去年开始,一家名为wuxiaworld的网站进入大众视野,中国人一般称之为“武侠世界”。虽以武侠命名,但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网站。创始人叫赖静平,曾是美国驻越南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
    2017-05-09
  • 给网络文学寻找一把“尺子”

    目前,中国内地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读网络小说。如今的网络文学不仅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存在,还不断地为众多影视、动漫等艺术形式提供着创作素材。近年来热播的影视剧,如《甄嬛...
    2017-06-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