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作家”为何扎堆“宁古塔”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20





  耳根、小刀锋利、胜己……这些在网络文学领域被奉为“大神”级别的作家,都扎堆到“宁古塔”的所在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座地处东北边陲的城市,聚集了大批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并形成了从内容创作到交易、影视动漫等衍生品开发的新文创产业。


  昔日流放文人的“宁古塔”,为何受到网络作家偏爱?作家胜己讲述了他的经历。胜己原名赵星龙,是土生土长的牡丹江人,曾在北京从事IT工作。2003年,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文学创作,逐渐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胜己说。从一名不知名的“网络写手”,到如今的“白金级”网络作家,他创作作品累计达2000多万字,收入不菲。胜己像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在钟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成名后回牡丹江发展,不仅仅是‘衣锦还乡’。”胜己说,决定把工作室设在牡丹江市,吸引他的是牡丹江市新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氛围。


  牡丹江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朱劲松介绍,牡丹江市在东北三省率先成立网络作家协会,有针对性地发掘、培育、扶持网络文学拔尖人才。市里成立了网络文学及新文创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制定出台产业发展规划,落地一批网络文学原创基地建设项目。对于符合条件的网络作家,在场地使用、资金支持、子女入学等方面均提供“白金级”优惠政策。


  出生在牡丹江市林口县的作家小刀锋利,也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他说,除了故乡情结,牡丹江市对网络文学及其从业者的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也是重要原因。在成为网络作家前,小刀锋利当过保安,卖过数码器材,做过装修,从事过园艺,深知从业艰辛的他在牡丹江市成立了工作室,和几位“白金级”网络作家一起,培养培训了200余名专业创作者。


  26岁的网络作家王晓博便是众多网络创作者中的一位。“本来没打算在牡丹江工作,但这里有我喜欢的事,就回来了。”王晓博说,他每天平均要创作1万字。“这个行业前景广阔,但是竞争压力也大,我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仅在吸引人才上,牡丹江市还通过在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延长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新文创产业链条。在牡丹江市东安区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里,红砖外墙、写满标语的建筑年代感十足,这里曾是一家木工机械厂的厂房,如今被改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


  2017年入驻产业园的黑龙江古道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如今已吸纳34名网络写手全职创作,网签写手400多人。总经理程淋说,市里免费给企业提供一幢二层小楼办公,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企业已经上线39部网络小说,还有2部网络电影正在拍摄。


  新文创产业给牡丹江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介绍,仅牡丹江市3位“白金级”网络作家,已累计创税达4000余万元,知识版权估值均高达亿元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新文创产业在全市GDP占比可达5%以上。


  在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网络作家也在更多思考作品的社会价值。“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我写的书,能让我的孩子和家人爱看。”小刀锋利说,“商业性与‘三观正’并不矛盾,正能量才会有市场。”(王春雨 杨喆)


  原标题:“网红作家”为何扎堆“宁古塔”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记者上手体验 靠软件写小说当不了好作家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却被指抄袭了“大风刮过”的《桃花债》。此外,上月首播的网剧《寻找前世之旅》也被指涉嫌抄袭173位作者的203篇作品。
    2017-05-08
  • 鄂伦春自治旗作家协会召开成立大会

    鄂伦春自治旗作家协会召开成立大会

    鄂伦春自治旗作家协会的成立,意味着鄂伦春自治旗增添了一个多资源、多信息、多交流的文学平台,填补了鄂伦春自治旗长久以来没有作家协会的空白,是鄂伦春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必将开创鄂伦春文学事业新篇章。
    2017-12-01
  • 以文化人 以书会友 与书结缘 与字为善

    谈到读书和写作,武建华认为:一个人若要一生爱好读书,与书结缘,那他将是快乐一生的人。他说,寻书、读书、藏书、写书是他耕耘施肥的过程,而发表作品、出版书籍则是他秋收的过程。
    2018-02-27
  • 刘慈欣:机器能写现代诗 但远远追不上古典作家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回答是:最可怕的不是“不一样”,而是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是“一样”的?“要是写出来一看就是机器写的,那构不成...
    2018-04-10

热点视频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