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立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16





  河北第一部涉及工业遗产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保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于日前正式实施。是继湖北黄石、安徽铜陵之后,全国第三个制定此项法规的地级市。


  保定工业遗存丰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遗迹遭受侵蚀、毁损的风险随之增加,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已迫在眉睫。《保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由市人大制定并通过后,今年3月获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条例》分为5章47条,围绕普查与认定、保护与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资金保障是关键。保定市政府秘书长王保辉表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资金保障是关键。保定市将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利用宏观经济政策为相关企业减负,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其加大对工业遗产的投入,同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条例》在定位上,保护与利用并重;在认定方式上,明确了评审机构,明确了申报或推荐工业遗产的相对人;在认定条件上,明确了直接纳入市级工业遗产和推荐纳入工业遗产的范围及重点;在保护措施上,强化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职能;在利用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各方责任。


  保定还明确了直接纳入市级工业遗产和推荐纳入工业遗产的范围及重点。其中,建国前的保定民族工商业,建国后的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可以直接纳入市级工业遗产;建国后具有突出特色的地方非国有工业企业纳入重点推荐的范围;注重了物质工业遗产(建筑、产品)和非物质工业遗产(工艺、技艺)的双重保护与利用。


  据了解,保定市将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工业遗产的调查资料,依托地方高校,尽快实施第一次全市工业遗产普查工作。同时,市政府将成立工业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李昱霖 通讯员 吕新生)


  原标题:河北保定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立法


  转自:工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河北阳原发现距今2至5万年人类活动场所

    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又有考古新发现。正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振宇说,考古工作者们近日在泥河湾遗址群西白马营遗址发现了两处距今2至5万年人类活动场所。
    2017-06-0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

    》)。《雄安规划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2018-04-23
  • 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不求原物长存。”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如是说。这是对百余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是否重建圆明园争论的最好注解。
    2017-05-04
  • 我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记者邱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05-13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