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薄纸质书,也爱电子版
今年以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推出村上春树新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时,于同一天在线上线下开启全面预售;数字阅读平台掌阅首次上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并将联合新经典等出版社共同推出一系列名著……伴随着数字阅读高歌猛进,数字出版发展迅猛,电子书和纸质书市场的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更有销售数据表明,电子书的推出也有助于纸质书的销售,两者是相互促进,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乃至有评论称纸电一体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纸质、电子、有声, 一个都不能少
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2亿元,较上年增长26.7%;用户规模近4亿,其中,青年阅读用户占比超七成;中年人群占比达到27.3%,提升了8.8个百分点;老年人群占比1.2%,提升了0.5个百分点,数字阅读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向全年龄段拓展。数据同时显示,用户愿意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从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
曾几何时,图书行业普遍存在“纸质书即将消亡,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的担忧,人们一度认为纸质书的用户和电子书的用户是相对割裂的,但近年来出版业不断尝试纸电同步,或者电子书先行,纸电一体销售平台不断增加,很多读者已养成了纸质书和电子书兼看的阅读习惯。
无独有偶,从今年4月亚马逊中国发布的《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调查数据可见,纸电一起读是受访者阅读的主流,5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与此同时,随着数字阅读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电子书阅读为主,调查显示19%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主要阅读电子书,超过以阅读纸质书为主的受访者12%的占比。
尤要一提的是,正如《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所指出的一样,有声阅读方面,2017年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成为行业增长亮点。而《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新兴的有声书是纸质书和电子书之外的一个有益补充,有1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会同时阅读纸质书、电子书和有声书,仅阅读有声书的受访者占比仅为0.24%,有声书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从年龄段看,50后、60后和70后相比其他年龄段会较多接触有声书。
纸电同步让多方共赢
综观这几年的图书市场风向,纸书和电子书同步发行渐成趋势。同时,纸书和电子书的相互促进效应明显。去年底,亚马逊中国发布2017年阅读趋势时就介绍,2017年重点书籍纸电同步发行的比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近60%,而且上线的纸电同步图书销量为同期非纸电同步书的3倍多。
记者了解到,人民邮电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3000多种,其中50%以上都推出了电子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告诉记者,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会更加注重推进纸电同步。今年上半年该社推出村上春树新作《刺杀骑士团长》,在全国纸电同步上架,广受市场欢迎。国内知名的民营出版公司读客的纸电同步率更是高达85%以上,效益则增长了几千万元。读客近期上市的《清明上河图密码5》又一次采取了电子书先于纸书发行的方式,受到市场追捧。据悉,该系列作者稿费收入中电子书早已超过纸质书,目前电子书收益已突破了100万元大关,引起关注。
目前图书市场上纸电一体销售平台已不少见,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平台均会销售电子书与纸质书。而今年6月,阿里文学与天猫图书联合发布新款APP“天猫读书”,用户在天猫购买部分纸质书及其电子版,实现“纸电一体”。据了解,天猫读书APP首期上线的电子书上万本,涵盖儿童文学、畅销小说、经管理财、资格考试、社科生活等多个领域。其中,《原则》《岛上书店》《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给孩子讲宇宙》《清明上河图密码》等热门图书拥有很高人气和关注度。“天猫读书的上线将加快纸质书电子化的进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场景,并在碎片化时间内让用户能够获取更多优质内容。”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宇乾说。
然而有评论认为:虽然当下电子书需求旺盛,但市场上提供的包括电子书在内的数字资源产品还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真正实现“纸电同步”发售的出版社数量极少,即使在这些少数的几家出版社中,电子书的数量占各自图书出版总量的比例也极小。
那么,如何如何解决这个目前阅读市场日趋纸电一体大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建议出版社要突破版权困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让电子书不再是纸质书的附属品;另外,也要认识到“纸电同步”对于作者、读者、出版方、销售方、图书馆来说是多方共赢的良性发展趋势。(魏沛娜)
原标题:数字阅读用户年龄分布分散,付费意愿提升,出版社纸电同步成趋势
转自:深圳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