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并不难 需注意文化元素注入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03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功能定位的改变,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普及,“腾笼换鸟”在近几年迅速成为不少城市确立新定位和谋求新发展时的关键词。不论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是各省会城市等二、三线城市,甚至不少三、四线城市,都依据各自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开始关注城市空间的重新架构和产业更迭。这些探索和实践收获颇多,一些城市腾退出的老旧厂房成为新的公共空间,不论是物理空间的改造还是内核的内容填充,都真的做到了“腾笼换鸟”,为城市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很多城市在进行“腾笼换鸟”时,都选择了引入文化产业和注入文化内涵的做法,实践证明,国内比较知名的几个“腾笼换鸟”的成功案例,都与文化元素的注入分不开。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在“腾笼换鸟”过程中能发挥哪些作用以及应当避开哪些“雷区”,很值得探讨。


  “腾笼换鸟”一定不能变成新一轮的商业开发,特别是不能变成以文化为名义进行的商业开发。“腾笼换鸟”不是简单的产业更迭,而是城市发展在新时代的新机遇,也是对之前某些规划和发展上的偏差进行纠正的绝好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腾笼换鸟”走回以前无序的甚至是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的老路,那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成本,还会使城市输在这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丧失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很容易成为各种借口,因为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留给文化的空间相对较大,且多数地方的文化行政部门并非所谓“强势部门”,在鉴别和甄选项目时没有太多发言权,相对容易被“借用”。


  “腾笼换鸟”还要求城市的主政者、规划者甚至是全体市民拿出更多和更大的耐心,因为新的产业更迭并不是简单地以A替换B,而是全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至少从收益的角度来看,更注重质量和合理性的“腾笼换鸟”将远远不如以前基础建设热时期“见效快”,更不可能出现暴利。甚至,“腾笼换鸟”后形成的新的发展空间并不直接带来高收益,而是通过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形成新的消费空间,特别是通过对市民文化生活的滋养,成为现代化且宜居的新城市空间,并渐渐发展成城市发展的新根基和新土壤。


  不妨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已成为旅游景点的798艺术区一直没有围墙和门票,而艺术区里的诸多画廊和文化机构也不见得为城市直接贡献了多少税收,相比于租金、门票这些收入,798艺术区的存在对北京的意义更在于——不仅为众多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展示空间,直接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文化品位,还充分说明了北京这座城市对于文化空间的包容,显示出一线城市在文化原创力上的追求。这才是798艺术区给市民和整个城市带来的最“值钱”的影响。


  由是观之,“腾笼换鸟”其实并不难,尊重规律、充分认识新的发展理念,就能真正实现更高阶段的发展。反之,则会难上加难。(林楠)


  原标题:“腾笼换鸟”难在哪儿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西方油画中的东方元素

    艺术上的文化自信并不是排拒其他艺术的“清高独立”,而应该是打破传统边界后重建新边界,这应该是当今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宽广胸怀,是一种在碰撞和紧张之后从容面世的态度。
    2017-05-02
  • 携手共建,同心同力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携手共建,同心同力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4月21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王其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该院副研究员杨明刚同志就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深刻的探讨,并诚挚邀请杨明刚副研究员为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的高级顾问。
    2017-04-21
  • 光明日报评:文化综艺节目勿忘推陈出新

    社交媒体时代,判断一档综艺节目是否火爆的标准变得异常直接:一看视频网站播放量,二看网友评分,三看登上微博热搜榜的频次,四看微信公众号的解读有多少。
    2017-05-03
  • 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不求原物长存。”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如是说。这是对百余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是否重建圆明园争论的最好注解。
    2017-05-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