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正散发浓浓书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15





  “过去的仓储园区,如今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书房。”“80后”张新每逢周末便会来到“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充电”。他近日得知这里是沈阳现存建设年代最早的共和国第一代仓储园区,从事建筑行业的他笑着说,“在这里学习或许能获得更多灵感”。


  截至2023年,“全民阅读”已连续十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已成为全民共识,全国各地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城市书房、城市书屋等场所。辽宁沈阳自2021年启动城市书房建设以来,累计建成城市书房26座、城市书屋116间。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有很多具有工业文化元素的闲置楼宇厂房和老旧历史建筑。“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便是以沈阳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东贸库建筑群(仓库)2号库为改造主体建设而成,同时还有利用原红梅味精厂发酵过滤车间改建而成的红梅文创园城市书房,由废弃锅炉房改造而成的知舍艺术空间等。


  有专家指出,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城市书房,实现工业与文化的多重碰撞,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营造出特有的文化氛围。


  除了“工业风”,另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城市书房、书屋在沈阳相继面世。与社区融为一体的梧桐书房、藏身于沈阳古城北中街的古城遇书房、临近学校的缘园书店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结合所属区域的生产生活风格,在社区、商业街、公园、景区等地出现,以其便捷化、数字化、场景化的特点吸引人们驻足。


  “离家近,图书全,环境好。”68岁的退休教师张莉每天步行10分钟来到家附近的城市书房读书,一周两到三次每次两个小时的阅读时光让她的退休生活更为充实。正为中考备考的学生孙馨每周末都会来城市书房自习,她说这里比图书馆开放时间长,看书之余还可以去书房旁边的山中寻一处阴凉地散步。


  诸多城市书房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助阅读体验,人们仅凭身份证就可以在书房内实现办证、借阅等自助服务。截至目前,沈阳市城市书房已累计接待读者360万人次,最大日接待量达14000人次,单日最高借阅数量达3430余册。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为满足人们学习、办公、社交等多样化需求,打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东临实胜寺、西傍锡伯家庙的“汉字主题书房”是全国首家汉字主题书房,引进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在这里了解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还学习了古琴、书法,甚至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市民薛晶如是说。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批批城市书房、城市书屋的建成开放,不仅有利于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让公共阅读空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有专家表示,城市书房的出现源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人们迫切希望能拥有一座在自己通勤范围内比较方便到达、不受时间限制、环境温馨舒适的图书馆。未来,需要加强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提升城市书房职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