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三体》刚收官,观众便迫不及待催问:“《三体2》什么时候来?”
截至记者发稿,让科幻电影有了独树一帜中国表达的《流浪地球2》国内票房已达38.63亿元,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亦佳绩频传,引发广泛关注。而科幻题材网文也正从“小众圈子”成长为日益主流的文化现象——据统计,过去的一年里,网文领域涌现出大量科幻作品,光是阅文旗下起点读书就发表了4万余部,较2021全年增长近70%,且年度月票榜TOP10中50%上榜作品具有科幻元素。
随着科幻热潮持续升温,业内欣喜看到本土文学创作“后浪”奔涌的同时,忍不住追问:下一部《三体》《流浪地球》在哪?
爆款难以复制,科幻细分题材有“高门槛”
线上电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直到现在,刘慈欣科幻作品仍是“一骑绝尘”——以高达近九成的比例,遥遥领先其他国内原创科幻小说的销量。
尽管《三体》《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实现了“弯道超车”,但“顶流”之外,要打造“黄金时代”则需一批新锐力量和作者梯队持续的创作来支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犀利指出:所谓“科幻热”似乎更像是“刘慈欣热”,“不少人对科幻小说的理解还很局限,我们的未来任重道远”。刘慈欣本人也曾直言,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类型文学,不可能凭一两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准,得有很多部同等成色的精品才行。
“《三体》《流浪地球》的成功路径不可复制。不止科幻,任何一个文学类别,各个时期的现象级作品都是不可模仿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代年轻科幻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影响的焦虑”,而AI迭代升级为想象力带来更高的挑战。科幻作者所面对的边界,就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边界。如何拓展或重绘边界,是创作者可书写的新空间、新维度和新方向。
有资深编辑表示,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将科技和文学打通融合,使其成为完整的嵌合体,而不是为传统故事披一层高科技外皮就能称之为科幻小说。科幻题材本身的“高门槛”在于,不仅仅依赖语言能力和叙事方式,还承担了“新技术翻译家”角色,对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审美提出双重挑战。“科幻创作看似很硬,但不能缺少对美学的探索。”在科幻作家万象峰年眼中,刘慈欣作品的独特在于,表达复杂主题的同时,又能以非常简洁的极致美学来呈现,达到科幻题材的有效输出。
在《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看来,刘慈欣作品在十几年的周期里长销并数度“破圈”,有赖于出版界、翻译界、IT界、影视界等多方合力。他回忆起《流浪地球》初次发表时,“刘慈欣凭借这篇小说拿到银河奖,用全部奖金请大家吃了顿四川火锅。但那时科幻远没有像现在这般受到关注,编辑部谁也没想到大刘对中国科幻的巨大影响”。姚海军认为,好的作品总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从我编辑作品的经验来说,很有可能下一部《三体》或《流浪地球》已经诞生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
新人新作涌现,呈现科幻网文写作的活力
随着科幻元素渗透入新生代日常,ChatGPT等人工智能不断升级,元宇宙、数字生命成为热点问题,有出版人判断,下一部科幻小说爆款可能会源自网络文学生态。“当下年轻人热衷写科幻,一大原因是网络文明、科技文明已深入生活,日常交往娱乐,甚至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与科技元素密切相关,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变迁的主要力量之一。”李玮观察到,如果说十年前我们仍把科幻当作远离现实生活的“异世界”,近年来科幻已愈发成为日常本身,科幻元素在网文中比比皆是。
前不久揭晓的首届起点科幻启明星奖,一批新人新作涌现,让人们看到了科幻网文写作的活力。比如,远瞳《深海余烬》是类似《沙丘》的“科幻+异能”设定,将大航海时代关于海怪的传说、对海底世界隐秘航路的描述融入创作,上架不满14小时便打破全网首订纪录。获得潜力新人奖的《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作者是初入网文的00后新人;科幻新星奖《大国科技》作者九月酱是95后,曾任某大型公司驻外财务,将海外见闻、行业知识与想象力结合,通过科技脉络展示国家进步。还有的年轻作者擅长以游戏设定讲述科学题材故事,如晨星LL《学霸的黑科技系统》,以贴近网生代的叙述方式,使科学原理、逻辑推理更富趣味。
科幻网文的版权开发也在加速推进。获得最佳IP潜力奖的《灵境行者》有声剧,上线喜马拉雅平台2个月播放量破亿。《夜的命名术》《星域四万年》《泰坦无人声》等科幻网文改编的动漫陆续上线。“网络文学有着全新的科幻话语体系,传统科幻母题在网文里生长出一系列新的融合写作方向,催生了众多作品,值得期待。”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说。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