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传统文化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02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秀美风貌与历史底蕴叠加共振,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安徽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从中提炼出的文化元素,浸润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成为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助力今人强化审美熏陶、接受思想启迪、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验。

  当代人看得见的安徽文化元素,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多。国产动画《天书奇谭》里有高耸的徽派建筑马头墙。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海一战,取景地之一是安徽黄山。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背面设计思想,来源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双联璧。无论你身在何处,看到这些亲切的文化元素,仿佛一秒回到故乡,既见证历史变迁、重温地域特色,又触摸文化脉动、感受发展魅力。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点燃对国潮的热爱,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要求更高。一些人急于求成,或简单植入传统文化符号,或热衷于山寨模仿,或将“文化”和“情怀”当作营销噱头,导致文化元素无法融入日常,文化与生活“两张皮”。没有对传统文化的钻研与热爱,缺乏对美学意象的深入体悟,就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文化表达路径。

  缺憾正在得以弥补。近年来,对安徽文化元素的提炼展现,更多地展现在更亲切平实的百姓日常生活体验中,展现在更有深度的文化探索中。以李鸿章故居为原型激光雕刻的3D便签、从安徽绿茶中提取成分制成的面膜,正逐渐走向市场。取景黄山、宏村、木坑竹海等地的节目《2022重阳奇妙游》,通过舞蹈传达登高赏秋的节日文化,一经推出便迅速刷屏网络。

  让文化元素对接生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拓宽表达空间,首先要重视取材。安徽历史悠久,积淀了多元鲜明的文化资源,不管是精美雅致的文房四宝、傲然挺立的迎客松,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安徽段、世界级非遗珠算……通过全面挖掘音乐、绘画、武术、建筑、文学、手工技艺等不同门类的代表性文化元素,让闻名遐迩的安徽元素成为“招牌”,让“藏在深闺”的文化元素更多地走入大众视野。它们能够交汇激荡出更多灵感巧思,塑造更加立体鲜活的安徽形象,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记忆。

  文化元素要为更多人所接受,还应突破自我视角,更新呈现方式,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以科技为支撑,对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兼具审美意趣与创新情怀。从文创产品、文化产业到文旅融合,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形态,打造互动新场景、探索传播新模式,以科技感、未来感触发兴趣点,让安徽传统文化可听可娱、可赏可鉴、可感可知。

  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相遇蕴含着美妙的机缘。延续文化基因,展现现代魅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串起历史与当下,涵养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滋养现代人的生命力,并不断拓展想象空间,引导人们探寻发现浸润人心的传统之美、安徽之美。


  转自: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