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文物和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理解,消除分歧。故宫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要将其建成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对此,王旭东阐释道: “这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也与我30多年文物保护的实践、成长经历有关系。”在他看来,敦煌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开凿以来,整整持续了1000年,见证了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见证了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到今年已有602年的历史,皇家古建筑群及其收藏的文物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从这两处遗产中间,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文化态度,也因此有了巨大的生命力。” 王旭东说。
“故宫博物院肩负着保护并传承弘扬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提出了‘四大愿景’: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王旭东坦言,这样的使命仅仅靠故宫博物院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各界甚至国际同行的参与。
围绕建成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这一重要愿景,王旭东介绍,他们将开展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文物互换展览,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其他国家的文物到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还可以一起策划跨文化的比较展览。第二是学术交流,五届“太和论坛”已经进行了相关探索,未来将继续邀请不同国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第三是人员交流,推出“太和学者计划”,让故宫博物院的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走出去”,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博物馆、大学、文化机构去学习、交流,向国际同行讲述中国故事。同时,邀请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到故宫博物院进行研究,以他们的视角来看故宫承载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有两个国际组织的培训机构,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培养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人才。
转自:中国旅游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