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明确今后15年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强调推进《永乐大典》、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等一批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建设,为繁荣发展新时代古籍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包括古籍在内的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聚焦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编制《规划》,充分调动各方面智力资源,形成古籍工作全国“一盘棋”,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贵如布帛菽粟,但求有益于世而已。”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告诫我们要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勉励我们要不惧风险、勇于胜利……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亦是泽被后世的有益之举。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民之期待,更是政之所向。同时也要看到,单论古籍工作,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工作链条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鉴于此,《规划》首次将规划期设置为15年,把中长期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以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方式稳妥推进古籍工作取得新成效。
面对因稀缺而珍贵的典籍,古有“藏诸名山,传之其人”的方式,今有多重手段守护你我触及经典的机会。从《规划》内容看,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可实现经典读本的批量化产出,而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则为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供了捷径。站在这个角度看古籍活化,我们乐见科技的动力、创新的活力。
“允发挥于既往,用启迪于方来。”扎实推进古籍工作,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文脉,让饱经沧桑的经典读本重放智慧的光彩、烛照前进的方向,我们方能看得更清、走得更远。(静子)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