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展出的“实践与探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吸引大量青年观众前来
著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疾病猝逝时,有一种评论的声音认为,她是一个未能得到中肯评价的先锋者,也许需要五年或更久,她所期待的更公允的评价会来临。五年过去了,无论业界是否给出“更公允的评价”,她在年轻一代中的认可度有增无减。本月初,“实践与探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开幕,时逢暑假,顶着烈日高温蜂拥而至的年轻观众让策展方感到意外:“没想到这些年过去,她更受欢迎了。”
这不免让人回想扎哈在上海的首个(也是唯一的)作品建成时,也曾遭遇种种质疑。七年多过去,位于城市西郊的这组超大体量建筑群,从“凌空SOHO”更名为“上海天会”,成为塑造城市新区风貌的地标建筑之一,形成一个颇具活力的新兴社区。对建筑美学的品评,或许是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的一部分,但建筑的观看者和使用者终究属于普通人,普通人在居住和活动中流露的态度是直接的、也是诚实的——日复一日生活穿梭在扎哈设计的建筑体里的人们,认同他们日常面对的这道“景观”,建筑和建筑师都是被认可的。
11年前,扎哈在图纸上绘下那组如水流蜿蜒的建筑墙体和连接桥曲线时,是尝试在一个充满朝气的城市里创造崭新的都会形象。能吸引一个备受争议的设计师携着锋芒来,能不动声色地接纳了她剑走偏锋的美学和观念,并在时间的酝酿中,让似乎突兀的表达成为多元新貌的一部分,这份对“美”的包容度和欣赏能力,正是上海这座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
空间的流动力和生命力
青年建筑师黄元炤认为,扎哈固然专注于单体建筑的设计,但是她对城市的历史和地理空间是关注的,并且把个人的感知和体悟融入设计思路中,在方法论的层面,她和她的老师库哈斯不同,但两者不存在高下之分,何况两人的精神方向是一致的。“评价扎哈,要理解她的长处——她把空间展现出丰盈的流动力和悸动的生命力,这是建筑和自然的整合。”
扎哈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童年度假的经历:她和家人去两河流域的三角洲,那里是伊拉克南方的湖区,游船在交错的河道与湖泊间航行时,她被自然形成的水流波动和滩头岸边的弧线深深吸引。幼年刻骨铭心的景象决定了她对建筑的认知,即建筑的创意源于自然的几何图形和数学逻辑。
对具体的自然风貌的体悟,转呈为几何线条的优雅抽象之美,这种创作理念清晰地存在于扎哈的设计中。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当地的“新地标”,也是扎哈众多作品中的“标志性建筑”。巴库在里海西岸,是沙和海相遇的地方,特定历史时期给那里留下许多大型纪念碑和筒子楼公寓。扎哈果断且悍然地无视了这些街景,她设计的文化中心的外形,回归了巴库这座城市直观的自然风貌——绵延的沙漠伸入海浪深处。这不仅是一座涵盖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建筑自身起伏自由的形态,成就自然和人文结合的景观。
对城市空间的崭新想象
“上海天会”建筑群有着和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相似的美学意趣。那里过去是水网密布的城郊,随着城区的扩张和开发,新兴的经济园区毗邻交通枢纽,成了上海的西面门户。虽是商业综合体的项目,这个原属于SOHO中国的建筑,融合着扎哈对现实的提炼、强烈风格化的个人表达和对城市空间的新的想象。
扎哈被频繁引为谈资的是她在设计中不屑于考虑当地环境,尤其是因东京新国立竞技场而起的风波。2012年,她提交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方案在盲选中胜出(虽然最终未能获建),整个设计的流线外形像变形的棒球帽,又似飞船,很有未来感。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一度以为,“这个体育场会成为未来一个世纪的世界体育的圣地”。
事实上,正像黄元炤在捍卫扎哈时总结过的:她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中注入了对环境的感受和理解。“上海天会”是个明确的例证。虹桥火车站的车次繁忙,客流穿梭,从火车站通往城市各个方向的高架桥上车河川流不息——是这些钢筋水泥中奔涌的“河流”,是普通人的生机勃勃的流动,给予当代生活无限的动能。扎哈显然敏锐地捕捉到这番意象。“上海天会”的外观是朝着不同方向飞驰的动车车头,4座平行的细长楼群线条简洁利落,富有动感。楼宇之间由错落的金属桥连接,形成网格结构空间和私密的庭院。蜿蜒的连桥不仅提供了功能层面的便利和灵活,也让整个建筑群的风貌宛如中国传统草书,有纵任奔逸的潇洒。
扎哈与SOHO中国的几度合作,出发点是实用主义的,为了制造住宅、办公和商业配套多合一的综合体,让众多的城市新移民得到“生活-工作-娱乐”一体化的便利。“上海天会”的初衷并不像广州大剧院或罗马国立当代艺术馆,既是公共文化场所,又是有奖项傍身的、强势的景观建筑。当异乡人从西面门户进入上海时,对这里的憧憬和想象往往是黄浦江畔陆家嘴的天际线、桐荫深处的小洋楼和弄堂蜿蜒的石库门。扎哈的设计,无论在地理空间还是精神气质,都远离上海的固有风貌。
但生活的岩层错综,时代步履不停,一座城市可以拥有新旧平行、交叠的侧面,“且破且立”和“融合”是可以同时在场的,重要的是“对立”和“融合”互通的生命力。也许设计师本人生前都没想到,不属于她的野心之作的一处商业综合体,在时间的细水长流中,得到众多普通人的认同,他们拍下它在晴空下、风雨中和霞光里的样子,频繁在社交网络上感慨“很美”。普罗大众“所见即所得”的美,是时尚又肤浅的吗?这不见得,倒不如说,扎哈在设计中注入的张扬的活力,才是在她辞世多年后仍管用的“硬通货”。
记者:柳青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