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冷峻影评家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18





  影评家永远有一只创作者没有的眼睛。“我们赞成影评人热爱、呼吸和占有电影”。

  我拍第一部电影《黄土地》,没规没矩,招来一片批评的声音。在批评声中,我看到这样一些文字。

  李陀先生说:“这部影片的到来相当意外,这很像人们在一个愉快的聚会上,等待一个朋友,进来的却是一个谁也不熟悉的陌生客,出现了一片多少有些尴尬的静寂。此时来客的前途有两个,一是被不客气地赶出门去,二是多少有些勉强地留下了,看最终能不能和大家交成朋友。而这两种情况在艺术史上都是经常发生的。”

  已经去世的邵牧君先生说:“我是赞赏这部寓意深刻而朴实的艺术力作的。我看重《黄土地》是鉴于它第一次在中国银幕上用完善统一的风格形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负担进行了真正严肃的思考和批判。艺术家真正处于创造主体的地位,不再沦为某种流行观念的工具。”

  郑洞天先生说:“《黄土地》饱含着赤子之爱,从历史沉重的身影中照见了新时代的来临。也许它那些见棱见角、特别扎眼的东西,若干年后来看,正是它的长处。任何一种新境界的开拓,总带着不完善的特征。完善了,又面临新的突破。”

  写下这些话的,都是那个时代的影评人。他们中间,郑洞天、李陀是我的老师,邵牧君先生是知名理论家、优秀影评人。我从他们的教导中受益,最初的成长和他们的支持分不开,是他们培育的结果。但电影创作者和影评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有时甚至是尴尬的。影评家永远有一只创作者没有的眼睛。因此,我认识的一些影评家总是说:发现是我们的工作。

  关于发现最有名的故事,出自美国大名鼎鼎的影评家安德鲁·萨里斯。1960年,希区柯克因为新片《精神病患者》受到影评界广泛误读,安德鲁·萨里斯站出来说:这不是一部二流的恐怖片,而是一部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拍摄的社会性影片。时间随后证明萨里斯是对的。我在纽约大学听过关于萨里斯职业生涯的讲座。萨里斯认识到“电影不仅需要而且值得获得其他艺术门类一样的忠诚。”他说:“我们赞成影评人热爱、呼吸和占有电影。”

  文森特·坎比是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影评人。此人神情冷漠,目光逼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电影节。当时我的一部电影正准备在美国上映,发行人希望我能同权威影评人打个招呼,文森特·坎比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就转身而去。我向发行人抱怨。发行人说,他知道你是谁,可他还是没有改变不同电影导演个人接触的自我规范。出人意料的是,文森特·坎比事后给了我的电影一篇很好的影评。这件事几乎让我相信,只要是冷面影评人都会给我的电影写出好的影评。但我后来问自己,如果坎比写出了一篇不好的影评,加上他冷漠的待人方式,是否就可以认定他不公正呢?我想,保持话语的独立性,只是表达他对电影的忠诚热爱。当时,在文森特·坎比工作的城市纽约,有一部分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才去读坎比的影评。他们想看一看,在对一部电影的理解上自己离坎比有多近。坎比的文字精炼短小,意味深长,很像文学作品,不总像投枪、匕首,反而像午餐后的咖啡,提神醒脑。后来,当我因《霸王别姬》有机会再次见到坎比的时候,终于同他说了话。我聊起第一次同他见面的情形,他说:我无需认识你,但我肯定需要了解你的电影。

  这些影评人,凭着对电影的热情,把欧洲艺术电影带进了傲慢的美国,帮助培育了几代将电影看成艺术的观众。他们敏锐、渊博、独立、勇敢,他们既是批评者,更是发现者和推动者。

  今天的我十分清楚,以电影为艺术的时代已经逐渐消亡,但电影不会消亡。真希望中国电影多出几个狂生猛士,就像石涛说的:“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中国电影在今天自创新格,除了创作者,还需要评论者。

  陈凯歌,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获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1993年执导的《霸王别姬》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立足传统 打造中国电影品牌

    中国电影创作的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传统,再生经典,以电影化的手段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产品。
    2017-03-27
  • 票房依旧疲弱院线开启整合 电影市场吹响“集结号”

    尽管统计时加入了网络售票服务费,尽管近一段时间里进口大片轮番上映,但截至目前,国内电影票房市场依旧疲弱。作为电影行业下游的院线更是深知冷暖,抱团取暖正成为业内过冬的主要方法,一轮大规模的并购整合已经提前上演。
    2017-03-28
  • 在未来,科技+电影能碰撞出什么?

    曾经,一部3D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放映时创下的辉煌票房纪录,让人们感慨科技进步带给电影的可能性。在正在进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来自国内外电影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同探讨未来科技对电影产业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2017-04-21
  • 真大胆!这部电影直戳印度之痛 却拿到高票房

    真大胆!这部电影直戳印度之痛 却拿到高票房

    随便问一个普通的中国观众,你最熟悉的印度明星是谁?十之八九会告诉你“阿米尔·汗”的名字,即便说不上名字,也多半会记住“三傻”里那个45岁了还能出演大学生的童颜大叔。
    2017-05-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