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CES2018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再度成为本次CES的重要话题。
(图片来源:互联网)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电气化、自动化、共享化的逐步深入,近些年来,利用CES来展示汽车的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共识。自动驾驶、电动车、车联网风头逐渐盖过手机、家电,汽车正在成为CES当之无愧的主角。而CES作为未来科技走向的“风向标”,预示着汽车产业发展正迎来颠覆性的改变。
未来汽车会是什么样?
面对日益严峻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问题,多个国家、地区将内燃机汽车退市提上日程。其中,法国、英国计划从2040年起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德国计划2030年之后禁止内燃机汽车上路行驶;雅典、马德里、墨西哥城、巴黎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禁止柴油汽车和卡车的使用;中国也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
相应的,多数国家都加快了在新能源方面的产业布局,电动汽车快速滋养壮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表示:“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而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产品,电动汽车的发展为产业带来了太多的想象力和拓展空间。”
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对此深表赞同:“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没有了传统动力硬件系统布局的束缚,有利于汽车工程师和设计师实现更多的构想。未来,车型的概念或将越来越模糊,没有绝对的轿车、或SUV,跨界将成为主流。此外,消费者在电子类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产品的体验和期望值,也将日益转移到汽车类产品上。”
汽车会成为另一个智能终端吗?
随着互联网、传感器、信息集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品的电子化、智能化日益深入,人与汽车的关系正被重新定义。2017年5月18日,谷歌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联合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开发下一代安卓(Android)车载互联系统,基于沃尔沃汽车Sensus智能车载互联系统上,可提供媲美安卓手机的海量互联应用与服务。
从最初的多媒体、地图导航,到如今语音交互、远程控制,汽车产品逐渐具备更多的终端属性,而且更加智能便捷。业内人士分析称,汽车未来会否成为一个新兴的智能终端?
吴震皓对此有不同观点:“汽车作为一个产品,首要也是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类出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与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候的需求是不同的。未来,汽车会更加智能、会随时联网、会用不同类型的能源、会在你想要的时候随时出现,但它仍将是一辆汽车。”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博士戴一凡也曾表示:“在目前车联网和汽车电子化大背景下,未来汽车上将出现更多电子消费技术应用。不过,无论怎样发展,汽车恐怕也无法完全成为电子消费类产品。虽然未来会更多进入电子消费领域,但由于本身作为交通工具的固有属性,汽车不可能成为一件纯粹的电子消费品。”
不过,基于传统汽车工业模块化、标准化的发展态势,产品趋同化概率显著增加。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造车势力不断涌现。不可忽视的是,如果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都变成了标准化的存在,自动驾驶技术令驾驶感受这一需求进一步弱化,产品智能化、互联网服务可能将成为汽车产品核心卖点。届时,传统车企会否只剩下了制造这一价值?
汽车业会消亡么?
前不久,85岁的汽车行业传奇人物、“活化石”BobLutz,对于汽车产业未来发表了振聋发聩的观点:“将来的汽车会被标准化,变成一个纯粹的冷冰冰的机器。未来20年,当无人驾驶的标准车辆取代人类驾驶的形形色色的汽车的时候,也就是现代汽车业消亡的时候。”
汽车会像马车一样消失?现代汽车业会因标准化、无人驾驶而消亡?
借CES之机,吴震皓与诸多汽车、科技、财经大咖就此问题交流印证,并对产业发展表示乐观:“虽然,汽车企业有兴衰,形态有更替,但汽车行业将长存,只要地面出行的需求还存在。即使汽车行业的某些方面会被标准化,但另一些方面仍会爆炸式的多样化衍生。未来汽车行业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汽车企业对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和战略举措。”
相较于汽车产业新入局者,传统车企在研发、制造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而且在详实的用户数据支持下,深度洞察消费需求,并针对性实施战略调整,往往能够取得成效显著。
在传统造车企业中,沃尔沃站在汽车科技发展前沿,素有“极客”之称。2017年7月,沃尔沃汽车率先发布全面电气化战略,成为首个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的汽车制造商,因此受到联合国盛赞,并荣登《财富》杂志“2017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2017年12月,沃尔沃汽车启动了全球首个真人自动驾驶测试项目DriveMe,同时与奥托立夫、英伟达、优步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于2021年实现SAE第4级高度自动驾驶量产车。
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沃尔沃,似乎希望用事实向我们证明:未来,汽车业不会消亡,只是,玩法不同了而已。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