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青年按:深秋的西溪,是观赏芦花的最佳时节,漫天花絮与阳光交相辉映,宛如飘雪一般。11月26日至27日,120多位中国影戏演员、导演、编剧、出品人、制片人、监制、专家汇聚诗意的西溪,共话中国影戏创作,共展中国电影未来!
——密集学习7小时——
11月26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召开青年电影创作人员专题学习座谈会。座谈会汇集了一批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中青年电影创作人员,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骨干力量。鹿晗、吴亦凡、王俊凯、杨幂、周冬雨、关晓彤、白百何、陈学冬、黄轩、黄晓明、景甜、刘昊然、佟丽娅、Angelababy、张翰、朱亚文、陈思诚、李晨、徐峥,还有导演曹保平、贾樟柯、吴京、不思凡、李晨……他们全都来了!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对青年电影人提出了三点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创作。“提高电影的创作质量和水平永远在路上,“树三讲,去三俗”的创作要求也就永远在路上,电影创作要“滋兰九畹,树蕙百亩”,要和低级趣味做永久的告别。”
——共商电影大计——
11月27日全天,120位电影创作者代表共同参加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
为期一天的论坛设置了“如何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精品力作”、“如何强化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等中国电影在新时代亟待破解的议题。
导演吴京:【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很多外国人关注中国,是关注中国市场而已,其实他们对中国的电影并不了解。我去好莱坞交流发现,你想从好莱坞拿一个新的技术回来,不可能。他们想把中国人才吸引过去,他们根本不会把核心的技术教给中国人去实现。所以用中国人的智慧,表现中国的故事,就很重要了。
导演大鹏:【电影是拿来欣赏的】电影是拿来欣赏的,不仅仅是货币的计算。我们作为电影人,应该更加勇敢、更加坚定,去影响其他人。《缝纫机乐队》上映后,有一位琴行的人告诉我,因为电影,更多的孩子愿意学乐器、能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了。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做个勇敢的、骄傲的、坚定的电影人。
《二十二》导演郭柯:【我会把温暖一直传递下去】以前我们在剧组里,大家都比较懒散,回到纪录片里,我发现大家主动地在做这件事,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因为没钱,所以接触到纪录片,因为纪录片不要演员,不要服化道。但在纪录片里面,跟老人相处以后,我发现了更多真实的东西。我们往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里基本上都是平静的,在这些老人身上我看不到一点点苦难,只有平静。
——青年演员有话说——
黄晓明、佟丽娅、朱亚文等在发言中也纷纷倡议,用心塑造好角色、积极传递正能量,以德艺双馨为目标,维护公共形象、承担社会责任,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工作者,为真善美代言,为中国电影助力。
演员周冬雨:【演员应该以身作则】以前我觉得表演就是好好表演,表演完就回家过自己的生活。今天是我表演的第八年,我更多地注意到我有这个责任,要对观众负责任。这大半年我都在休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剧本,宁缺毋滥。我想说一下我演的三个“女子”安生、小红、顾胜男,这些角色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是新时代女性,我觉得新时代赋予我们更多责任和义务。
演员王俊凯:【我愿倾一己之力来回报祖国】因为工作让我拥有了公众人物的光环,对我来说这更是一种督促和标志,我告诉自己,在学校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而电影这份工作,让我心生敬意,作为一位新生演员,我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一般人更幸运的是,我在学校学习知识,又在工作中实践,让我有了双倍学习的平台。
演员杨幂:【我很感激,工匠精神就在我心中】我很感激,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好的导演。和李少红导演拍《红楼梦》,一个镜头就拍三四个小时。现在拍很多戏,我还在试的阶段,导演就说这一条可以了,其实我还想再拍一条呢。为什么我这样演一条你都说过?为什么导演不给我讲戏?我觉得不会全部都是这样吧。我昨天上热搜了,是因为我坐在吴亦凡和鹿晗中间。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么多优秀的演员聚集在这里,大家在关注的是这个。
演员鹿晗:【不忘初心,年轻就是“敢”】有记者问我,拍戏苦不苦?我觉得这些不能称之为苦,而是经历、历练,是成长。这才是我作为演员应该去做的,作为年轻人,就要敢经历、敢拼搏。作为公众人物,也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约束我的一言一行,积极投身公益,尽我所能进行号召。
演员杨颖:【不要着急去浮躁】表演就是解放天性,真听真看真感受。做演员首先要学会做人,我最近在跟吴秀波老师拍戏,他说的一句话特别对,他说,演戏就是活着,不要老想着怎么做一个表情。我自己也做过一些比较浮躁的事情。后来我才明白,你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标价的,你现在觉得得到了什么,之后很有可能是要还回去的。
演员景甜:【让人物长在自己身上】在拍摄《长城》、和张艺谋合作之前,张艺谋导演让我去美国训练了6个月时间。以前的戏没有做那么长时间,我在这6个月的时候,体会到什么是让人物长在你心里,长在你身上,我有了很深的思考。以后,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提这样的要求。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