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反映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电视剧《遍地书香》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该剧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播出剧目,讲述了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从引导村民读书开始,以扶志扶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终于让山村书香飘荡、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庄迎来美好发展前景的故事。故事视角新颖,叙事温润细腻接地气,镜头里的美丽乡村风光迷人,刚刚播出13集,已经收获不少好评。
小切口,大主题,
文化扶贫有效落地
以读书的小故事铺陈文化扶贫大戏。《遍地书香》是一部聚焦文化扶贫主题的生活轻喜剧,全程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椿树沟村取景拍摄。讲述的是从城里文化馆来的第一书记刘世成一到任就带来了一车书,并通过村里的广播设立读书时间,组织号召大家都来村部读书的故事。围绕送书和读书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这里的村民似乎不需要书,甚至把“送书下乡”的书直接论斤卖了废品;也不愿意到村部读书,听说第一书记给大家准备了“小礼品”才纷纷前来“读书”。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人们发现,这里的一些人开始有了变化:说话文明了,用词讲究了,上台发言“一套一套”的。继之整个村庄也起了变化,最后一个贫困户有了“成为全村最富的人”的“梦想”,村民们开始相互羡慕,认为读书写字是“很洋气”的事情,逐渐地,读书在村里蔚然成风。
读书会也成了演讲会、交流会、教育会。在读书会上,村委会主任张有才“放下身段”,主动与有着十几年隔阂的村民陈三国握手言和;村民们畅谈梦想、爱情,勇敢地把心里的美好向往写在黑板上;多年不与村委会和其他村民来往的贫困户陈三国,夫妻双双来到村部参加读书活动,“找组织”解决困难。村两委有了凝聚力、号召力,村干部有了威信,村民邻里更加团结和睦了。
读书学习为村民打开致富通道。通过引导村民读书学习,在村子编筐技艺基础上,刘书记与村民们一起谋划改进技艺,让筐子走出国门,让村民凭借传统手艺走上致富路。开超市的村民谋划如何发挥村里资源优势经营电商。村庄的书香气息和清新如画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城里的投资商前来考察旅游开发项目。村主任也面对全村群众发下“让椿树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文化村”的誓言。
文化扶贫,立意创新。作为国内第一部表现文化扶贫攻坚内容的电视剧,《遍地书香》很好地回答了到底应该如何有效扶贫的问题,很好地契合了文化大国建设和全民阅读战略这一关键点,在立意上树立了创新性标杆。电视剧选用轻喜剧形式,让重大主题在轻松欢快中得以顺利表述,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一些第一书记们观看此剧深有感触,他们说,既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还得让老百姓的思想认识同步提高,视野更开阔一些。对于这种无形的精神建设,需要第一书记“扶上马,送一程”。《遍地书香》从小点切入,意义深远,通过“文化扶贫”的主题内容,以影视作品展示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前景。
有生活,接地气,
主创者献给美丽乡村的“深扎”之作、深情之作
《遍地书香》由张继担任编剧,杨真执导。张继是中国当代乡村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最会讲故事的青年作家”。作品有电影《男妇女主任》、电视剧《乡村爱情》(1-10部)等。张继的家乡山东枣庄与临沂毗邻,十几年前,张继创作了一部以沂蒙山乡村青年创业、恋爱为题材的电视剧,后来更名为《乡村爱情》在东北拍摄,现已拍摄到12季,其中前10季都是由张继担纲编剧。张继一直有为沂蒙山打造一部电视剧的夙愿。他与同为山东籍、故乡临沂的导演杨真已经相识二十多年,两人有一个约定,将来为故乡沂蒙联合制作一部反映沂蒙风情的电视剧。2017年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创作一部表现中国历史性的扶贫攻坚题材电视剧时,两个老朋友一拍即合,感觉实现约定的时机到了。两人多次深入沂蒙山区偏远村庄,调查采访,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
《遍地书香》是主创人员致敬革命老区、致敬新时代新农村、致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故土的创意之作、真情之作。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如一条白龙腾架于青翠欲滴的群山之间,村庄青山环抱、绿水潺潺,街头院落花香盈盈。故事设置多条主线,线线有好戏;人物设置成双成对,搞笑人物个个都能棋逢对手;人物对话有方言土语,也有国学名句,尤其是对手找到了对手,句句妙趣横生。
如村里自学画画、苦练书法、喜爱读书的“文化人”李化边与开超市、会赚钱、却羡慕“有文化”的富裕户王可靠;风风火火的老妇女主任李焕荣和拙于言词的老村支书张传勤;怕老婆的村会计徐百年与喜欢摆“干部家属”架子的妻子谢丽,每一对人物的设计,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烟火气,情节对话令人捧腹之余,充满生活的真谛。叙事风格虽无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却朴实醇厚、意趣盎然,令人回味、吸引人追剧。剧中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情节无不深谙主创人员对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对美丽乡村的深情礼赞。
沂蒙精神代代传承,
思想内涵引发时代共振
《遍地书香》的故事是发生在有着深厚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沂蒙山区。用乳汁救养子弟兵的沂蒙红嫂、用肩膀扛起“火线桥”的“沂蒙六姐妹”、举歼国民党军来犯精锐的孟良崮战役,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嫂”成为沂蒙老区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遍地书香》以沂蒙精神灌注全剧,通过一明一隐两条红线贯穿和诠释了这一思想内涵。
一条明的红线:礼赞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真诚、执著和坚韧。
剧中第一书记刘世成,一反过去英模人物高大帅模式,长得不帅、不高大,还有些呆萌,似乎也没多大本事。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才发现这是个大智若愚式的人物,在工作上有他自己的一套,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后都被他攻克了。
“从未想过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一口一个“三国大哥”叫着,苦口婆心劝说村里的贫困户陈三国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反被他举着镰刀逐出家门之后,第一书记刘世成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带领全村人致富,不能让任何一户掉队”,这是他作为党派来村里挂职的第一书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为此,他耐心而又严肃地做村主任张有才的工作;为了让陈三国找到致富的自信又不伤其自尊心,他煞费苦心自讨腰包请人购买陈三国编的款式老旧的筐子;为了吸引村民读书,他买了各种小礼品作为奖励,为的是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村干部和村民们了解真相后,深受感召和感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世成到村里后,注重调查研究,摸清村里的情况以图发展振兴。面对村主任“哪有什么资源,穷山沟一个”的抱怨,他斩钉截铁地说:“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革命老区就是最大的资源!”他引用精确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分析村里的优势和差距,严肃指出村里十年没有发展党员、村干部思想懈怠、村民小富即安的情况,并当即决定:组织全村全体党员去一趟孟良崮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一场场对话,一个个细节,展现出这位驻村干部身上传承的党的优良作风,刻画出他扑下身子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些仍在一线驻村的第一书记观剧后感动地说,《遍地书香》对第一书记形象的生动塑造和真实演绎,让他们内心充满敬佩。
一条隐的红线:深情歌咏“沂蒙精神”。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扬。有这样几个桥段,让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第一书记到任第一天就留在贫困户家里吃饭,当年党的队伍和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又回来了。第一书记到村后,村民争相邀请书记去自己家吃饭。上一代妇女主任李焕荣更是当仁不让“抢”书记,说自己当年就喜欢工作组到家里来吃饭。但最终刘书记是在走访只有爷孙俩的一个贫困户时,留在这家吃饭了。这户人家爷爷李木林年事已高并且双目失明,孙子小安上小学,家境贫寒。第一书记留在李木林家吃饭的消息传出来,村民们都感佩不已。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爷孙俩的真诚挽留,表现出老区人民对党的干部的信任和爱戴。年逾八旬的老艺术家牛犇饰演的老者角色,身上有一股子铮铮作响的生命的精气神,他和老妇女主任李灿荣成为老区人民的代表,向包括刘书记在内的新一代党员干部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我们也看到,吃完饭,刘书记悄悄在碗底下放了100元钱,作为他的这顿饭的餐费。刘书记也为村民带来了“老八路”作风。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令人感慨万千。
孟良崮战场遗址重温入党誓词,贯通初心使命。高高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下,刘书记激情昂扬的开场白,不同时期入党的党员站成两排、举起拳头的庄严宣誓,都让人动容。回村的路上,刘书记让大家谈体会,现任村干部们个个发出肺腑之言: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于作为担当,带领全村致富奔小康!此前还因受到刘书记批评装病住院的村主任张有才,思想疙瘩也解开了,痛悔不已,表示将全力支持刘书记的工作。革命战争年代入党的老党员、老支书、老妇女主任也欣喜地看到,曾经丢掉的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回程车上,全村新老党员干部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初心使命实现新时代的同频共振。
电视剧《遍地书香》小村庄映照大时代,小故事抒写大情怀,称得上是从文化扶贫视角切入乡村振兴题材的开创之作,影视助力脱贫攻坚的成功之作。
转自: 国家广电智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