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多胞胎”现象俨然成为近年来一大趋势。已与观众见面的包括《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重返20岁》等。未来的同样有不少,曾在各种颁奖礼上被嘉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已于今年5月开始了电视剧版的拍摄;《悲伤逆流成河》的影视两版作品均已杀青,并分别排期2018年秋天和2019年;而《集结号》《红海行动》等电影都有了拍摄电视剧的计划……
这些“影改剧”抑或“剧改影”的“多胞胎”,有些是基于同一IP的“一鸡多吃”,有些是沿用同一框架、套用一个模板的“故事新编”。尽管,相关剧创人员为此投付了一定心血,个别“孪生剧”还被列在了观众期待榜单的前排,然就目前来看,大多一版不如一版,给人总体印象是失望大于希望。
拿北京卫视和优酷视频播出的电视剧《合伙人》来说,和5年前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相比,《合伙人》无论从剧中人物还是剧情、配乐等,与之相同。所不同的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以上世纪90年代为背景,这一背景下讲述的“土孩子”逆袭,“美国梦”变白日梦,一代人在友情、爱情、事业以及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迷思等等,有着令人信服的时代注脚。反观电视剧《合伙人》,它从2002年讲起,虽说意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流相契合,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剧中人到2008年仍在质疑物流业,到2010年仍看不见电商创业的曙光,难怪观众吐槽“一切证明,他们真的不适合创业”。更不消说,剧中大量的植入广告、网络流行语,不少与真实年份错位,直把一锅精心烹制的汤搅出难闻异味。
由此,不免使人联想到一个成语——刻舟求剑。时代的航船早已驶离了旧时的那片水域,相关剧创人员居然循习旧迹,仍天真地期望能一个猛子扎下去,打捞上来观众的一片赞叹,以及想象当中的真金白银。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此看似讨巧实则有悖生活真实的“创作”,只能徒留“槽点”与笑柄。
客观来讲,只要不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借助于既有资源“影改剧”“剧改影”并无不可,不过,如此同题创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毕竟,先期成品已经在艺术水准上定下了一个“标高”,其内容也早已“剧透”,这种状况下,观众的欣赏预期势必提高,同题创作者想要“出彩”,想要吸引更多观众“二次消费”,除非能够技高一筹,从演员演技、情节铺陈、意境营造、镜头表现等方面精益求精,同时,能够进一步深挖作品内涵,令新编后的影视作品与社会现实、观众诉求更为贴合,使大家在观赏后体味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方能因对先期作品的超越而征服观众,赢得他们的认同。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同题创作的难题甚于原创一部作品。它极大考验着剧创人员的创作态度与才情。所以,相关剧创人员还是要“认识自己”,准备从事同题创作之前,慎重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样的“金钢钻”,若是自我感觉底虚,趁早打“退堂鼓”为好,免得自己受累、观众遭罪,还因此而带坏了影视业发展风潮,影响了行业口碑,无端浪费了社会资源。
当前,影视“多胞胎”现象趋多,一方面固然反映出剧创人员“吃老本”“蹭热点”思想严重,但另一方面,亦显现出影视领域原创乏力,优秀剧本仍嫌稀缺。新时代条件下,做大做强我国的影视行业,还需要广大的影视创作者进一步摆正职业操守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认真遵从创作规律,沉下心来瞄准艺术精品不断付诸坚实努力。(周慧虹)
原标题:影视“多胞胎”切忌弄巧成拙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