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品质参差 全息投影演唱会如何成为一门好生意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06





  借助全息投影技术,邓丽君将重“登”舞台,回到她的歌迷身边。至今,全息投影技术进入国内30余年,从最初用于工业生产,到近十年被演出行业广泛运用,全息投影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标准缺失,“概念大于实际效果”的乱象充斥于市场,那么对于当下的演出行业来说,全息投影演唱会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门好生意?


  逼真视效还原经典


  8月10日-16日,由棱镜光娱携手数字王国及邓丽君基金会打造的《邓丽君·传奇》全息演唱会将在杭州棱镜光娱·全息剧院每天两场循环上演。据悉,沉浸式舞台体验是本次演唱会的亮点之一。


  沉浸式舞台的神奇之处在于延展了舞台空间上的纵深,观众不再置身于舞台之外,而是被完全“包围”,置身舞台中央。加上效果逼真的邓丽君全息影像,《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等熟悉的旋律,以及演出设置的全息互动环节,都让观看体验更加真实。


  《邓丽君·传奇》全息演唱会将采用视觉特效三合一技术,即“虚拟数字建模、实时动作捕捉、沉浸式舞台体验”。为了达到最逼真的效果,仅是数字建模,就耗费了长达几年的时间;此前,国内没有长期建置的沉浸式全息舞台;动作捕捉技术也许少数公司能实现,但实时动捕并以全息画面呈现给观众,整合技术门槛极高。最难的是要把这三者完全和谐地同步到全息舞台上,也就是说,为呈现同一主题,现场可能要同时操控6个画面。


  在上海祺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方祺看来,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的引入可以解决诸如人力成本、道具保养更新以及排期有限等问题;与此同时全息技术能够让效果更佳逼真而且能够实现过去实景演出无法达到的效果。


  演出品质参差不齐


  全息技术进入国内30余年,最初用于工业生产中,直到近十年,全息概念才被引入演出行业,但受限于技术,多以“概念大于实际效果”的乱象充斥于市场。


  “逼真的全息投影演出成本较高。”资深从业者曾先生表示,早在2013年,周杰伦演唱会上便将邓丽君进行了全息三维重建,实现了周杰伦与邓丽君的隔空对唱,这几分钟出场效果便耗资近亿元。2015年5月,台北小巨蛋“如果能许一个愿” 邓丽君逝世20周年虚拟演唱会也让邓丽君3D立体投射技术降临舞台,但是这样的“虚拟影像重建技术”和裸眼3D投影相结合的虚拟人技术,虽然重塑了邓丽君足以乱真的虚拟形象,背后也需要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撑。


  目前全息投影是最为常见的舞台艺术,有些全息投影出的影像非常逼真,还可以与观众互动,有些则仅是将影像投射在固定的背板上,动态变化很少。例如,张艺谋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中全息投影的效果极其逼真,然而还有很多剧目仅是以全息投影为宣传噱头,实际演出中运用舞台技术的时间不过几分钟而已。


  行业标准亟待树立


  在从业者看来,对于当下的全息投影演出来说,“技术”是第一个有待突破的门槛。


  现阶段,无论是3D成像还是全息投影,如何将目前的舞台剧技术进行区分,行业内的标准十分模糊。对于一些演出来说,技术的使用是必要的,有些却是不必要的,能否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成熟与运用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市场的诉求,但技术最终只是手段,对于观众来说,更重要是新技术能否让舞台故事以具有创造性的形式呈现。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激光光源技术的成熟以及核心零件的成本下调,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和参与,而当技术趋于一致时,内容IP才是最核心的壁垒,也是最快能够实现商业变现落地的路径,但寻求到具有技术“复刻”价值的人物IP并不容易,如何开发同样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测试,才能推向市场。


  “虽然全息投影演出有诸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高质量全息投影技术加持的演出一定能够成为市场爆款。仅以全息投影演唱会为例,想要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除了技术本身之外,人物IP要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票价设置要与演出成本相互均衡,演出形式要具有可复制推广性,才有可能突围市场。与此同时,全息投影技术在虚拟偶像领域的运营相较真人复刻更为普遍,这也会给此类全息投影演唱会带来竞争压力。”刘方祺如是说。(卢扬 王嘉敏)


  原标题:全息投影演唱会如何成为一门好生意


  转自:北京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