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变身主播趣谈梨园台前幕后,弹幕刷屏随时饱览鲜活观戏体验;素妆才罢,声韵袅袅,当红花旦亲自演示拍彩、勒头的秘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日前在北京举办的“戏曲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上,梨园行展示了其以时尚方式进行“活态”传承的努力。
数字化成戏曲保护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艺术的式微已成不可避免的现实。原文化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中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30余年间,已有24个剧种消亡,17个剧种未完全消亡。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燕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她组织记录和拍摄75岁以上戏曲艺术家的口述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数字资料。象牙塔外,酷狗音乐2015年起开展“传统地方戏曲的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传播”工程,与广东粤剧院等地方剧院、唱片公司及机构合作,已完成10种地方戏的数字化建档和创新呈现。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戏曲实体唱片、磁带及影视资源进行数据库建档保存,是实现科学、高效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包括京剧、昆曲及平遥纱阁戏、西藏传统八大藏戏在内的大小曲种,在抢救性记录与创新性发展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尝试:湖南省设立长沙花鼓戏文献资料影像化保存项目、国家京剧院力促京剧数字化……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趋势下,为地方戏曲注入“数字基因”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保护的必由之路。
从实体剧场向网络秀场延伸
相较昆曲、京剧等大剧种,上世纪50年代才诞生的北京曲剧略显小众。然而今年4月,北京曲剧《花落花又开》通过网络直播,掀起30万人在线观看的热潮。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孙东兴表示,网络直播为戏曲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所谓继承创新,不只是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更应该有传播途径的创新。”
“普通剧场一般容纳几百人、上千人,但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说,网络和新媒体创造了新的观演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又突破了地域限制,同时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也帮助演员及时获得观众反馈,提升剧目品质、优化创作模式。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曾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实现“活态”传承。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介绍,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过121项有关戏曲艺术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其中涉及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有9项。
随着越剧徐派传人黄燕舞、广东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河北梆子梅花奖得主吴桂云等名家纷纷步入直播间并“圈粉”无数,戏曲艺术正在从实体剧场向网络秀场延伸,摸索其“活态”传承的新姿态。“戏曲的‘活态’传承离不开作品与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任平说,希望通过呈现戏曲幕后排练花絮和作品孕育过程,与年轻观众一起玩起来、乐起来。
专家表示,借助高科技传媒手段,让戏曲融入当代人生活,将是我国戏曲界共同的努力方向。
互联网对戏曲是把双刃剑
1995年央视春晚,赵丽蓉、巩汉林主演的小品《如此包装》红遍大江南北,当中评剧传统与流行风潮的碰撞冲突,在今天看来仍颇具现实意义。
线上K歌、弹幕互动、“非遗”大师课、戏曲小剧场……融入抖音、街舞等诸多潮流元素的网络戏曲空间正以“知己知彼”的智慧,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眼球。然而,该如何把握创新尺度,同时接轨市场需求?这些问题也引发专家讨论。
“互联网对于戏曲是把双刃剑。”侯红说,传统戏曲要求网络媒体人兼备技术和艺术审美能力,以减免错误宣传对戏曲文化的误读乃至伤害。
任平举例说,有些业余演员连基本的兰花指都没做到位,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
“戏曲传承涉及专业院团、理论机构、新媒体传播平台这三个重要领域,从前他们各自为政,现在则需要深化合作交融。”杨燕表示,积极协调和平衡各方面资源,才能进一步构建戏曲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网络只是一座桥梁,最终目的是通过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拉近观众与戏曲间的距离,推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与发展的共同理想。”侯红说。(新华社记者 白瀛 胡梦雪)
原标头:互联网助推戏曲“活态”传承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