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火起的换脸APP“ZAO”被疑泄露隐私,存在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针对“ZAO”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9月3日对其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自有业务平台被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隐患。
个人隐私信息会像卖菜一样被出售?
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继去年剑桥分析公司不正当使用Facebook用户数据,Facebook再被曝用户数据泄露,超4亿个账户信息被泄露。
同样是在去年,华住集团旗下多家酒店的1.23亿条注册资料,1.3亿人的入住登记身份信息,还有2.4亿条酒店开房记录数据也曾被黑客盗取,并在中文暗网市场交易网站明码出售。所有数据打包价8比特币,按照本文撰稿时的换算1Bitcoin=73635.64RMB币,8比特币约等于58.9万人民币,折合到每条信息的价格即约为1分钱。
数据来源于CoinMill.com-货币转换器
除了Facebook、华住集团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苹果Siri更是被曝“偷听”门,形影不离的手机不仅会偷听,还有可能将对话送向海外。
谁泄露了我的隐私?多家APP上榜
今年7月,App专项治理工作组通报了10款App存在无隐私政策等问题,20款APP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收集使用个人信息DE要求,多款知名公司APP上榜。
在大数据网下,大量单体信息的汇聚,最终将合成“个人隐私”。例如通过分享美食照片,同时浏览美食网站,大数据就会进而分析出用户爱好与吃相关,从而进行美食制作视频、吃播、减肥攻略等针对性强的推送。而某些APP将用户的注册资料“公之于众”,甚至是晒图、定位、语音都有可能赤裸裸的被窃取,从中获取利益。
大数据时代杜绝隐私信息滥用需多管齐下
拥有类似ZAO和苹果APP中的“隐私政策”“隐私条款”等协议的APP不在少数,但为何都形如虚设?信息泄露、数据盗用为何问题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利益的诱惑。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庞大的数据网将所有人都关联起来,用户都将成为数据的生产者,也是同样是数据的使用者,同时你也有可能成为被侵害者。
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金矿,未来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但并不代表隐私互联。隐私信息是我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屏障,属于个人私有财产,互联网企业不能买卖,更不可滥用。
加强和提升数据安全,杜绝隐私信息的泄露、传播与滥用,须在法律法规、技术手段、政府监管、社会意识等方面多管齐下。不仅要用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更需要互联网企业切实加强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不可“纸上谈兵”。在鼓励企业创新的同时,要让法律和伦理成为技术开发的红线,要加强监管,防范越界和“擦边球”行为,对违法违规者严厉问责处罚。只有守住信息安全底线,才能让信息科技为我们更好的服务,才能更好的享受信息时代带给我们便捷。(苑佳慧)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