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的一次国际公共艺术盛会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改变。尽管改变的步履因疫情的反复一再被打乱,却如箭在弦,势在必发。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论坛”在青岛历时两天,囊括论坛、研讨和颁奖等多平台模式。主办方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线上线下汇集了五大洲、七大区域20余个国家的艺术家、策展人和学术理论研究者,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也与此次国际艺术活动同步推进。貌似高高在上的学院派盛会,与举办地的地方发展、社会生活密切连接。改变,就在此连接作用下发生,彰显出城区着力于艺术精进的愿景与“野心”。
何为公共艺术?它是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更强调当代艺术之“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和户外艺术品已然成为欧美城市发展的形象需求,美国更从法律角度确立了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能。西方经过近百年演化的“公共艺术”,对于今天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城市将产生怎样的推力?又因何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联姻”?如果说五四广场上“五月的风”所代表的是青岛已然拥有的标志性艺术形象,西海岸新区的艺术表达则是面向未来的,青岛需要公共艺术重塑城市新的标志性形象,而公共艺术就是在给城市的未来做注脚。
当艺术用以解决城市的实际问题
20余国、数百位艺术相关人士的聚首带来了什么?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副主席、活动发起人,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以下简称“论坛”)的主办方希望能够把国际先进理念和优秀案例介绍到青岛,同时国内专家也在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希望把研究交流成果和作品成果在青岛扎根落地。但这还不是全部内容。
论坛筹备期间,汪大伟教授就曾代表主办方与西海岸新区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讨论,询问他们希望在活动中获得什么。这似乎已经成为论坛的一个传统惯例:要为举办地解决一个当下的实际问题。
据说,第一届论坛在上海举办,恰逢上海世博会结束,关于场馆的后期应用问题成为焦点,全球公共艺术家、策展人、学术理论研究者就此提出诸多可行性方案;第二届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举办时,为当地地震灾后如何恢复城市面貌和空间建设提供了具体方案;第三届在香港,以香港旧机场启德机场的修复利用为论题;第四届回到上海,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社区建设的相关方案……国际艺术资源就这样与举办地有效对接,解决城市的实际问题。
今年第五届论坛在青岛举办,问题同样具体而实际——重塑西海岸新区的海岸线风貌,打造具有中国独特艺术意韵的城市海岸线。同期开启的“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专家与市民共同参与的评选过程,让问题的解决思路更趋丰富多元,公众的参与度也更加广泛。在汪教授看来,这一次西海岸新区不光引入了宝贵的学术观点和理念,更重要的是保留了一批佳作,为未来城区海岸线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动能。
以艺术来解决现代城市的实际问题,公共艺术的概念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就具备此种基因。起源于美国的公共艺术,作为近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溯源至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力量资助艺术家,促其创作表现具有积极向上人文主题的精神产品,在当时的确起到了扭转因经济萧条而带来的城市精神颓势的作用,重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在这之后,政府资助转换为社会基金会的介入,直至上世纪60年代,美国推出了公共艺术的“百分比计划”,规定在城市的所有建筑建设中,都拿出1%的经费用作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创造的基础资金。以法律形式制定募集方式,并配套制定了民主评议的规则,即:要在社区建一个雕塑艺术作品,也必须经社区居民参与讨论评估。“百分比计划”背后所执行的是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机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之际,1998年上海美术学院率先将公共艺术列入独立的学科概念,上海当时的城市建设,从空间雕塑到地铁壁画都有与城市发展同步的公共艺术的身影。而几乎与此同时,在青岛,伴随城市东部大开发的推进,青岛东部海岸线上的城市雕塑群也成为城市公共艺术试水的一个响亮的开端,“五月的风”便在那时横空出世,成为惊艳城际的城市地标,至今作为城市重要公共艺术载体的青岛市雕塑园和雕塑馆也于同期兴起。
汪大伟教授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公共艺术已从美化城市的装饰进入更深层的发展,它深入人们的生活,进驻社区,从“硬建设”转化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软建设”,又从“软建设”转向“内涵建设”,它的作用力正在发酵,却不局限于艺术领域本身。
艺术家是酵母,激发市民共同的审美创造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这句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句,是远在山西大同的雕塑艺术家任凡凡为家乡青岛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帆过浪有痕》的创意缘起。对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感知,是她艺术灵感的不尽源泉,也是参与此次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的动因。
作品以抽象的造型语言和斑斓的色彩构成诗意浪漫的风景,任凡凡期待这件作品能唤起家乡人的情感共鸣,就连色彩的运用都试图激发人们对西海岸新区自然人文风貌的联想:蓝色是海,对应西海岸新区丰厚独特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绿色是自然生态,每次回乡,她都希望走遍西海岸新区鳞次栉比的公园,可是从未如愿;粉色是花,象征大珠山的杜鹃花会,还有满山蓝荆子、映山红、崆峒花争奇斗艳;黄色是夏季的金沙滩,四月的油菜花田……
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更强调作品与观众的亲密度,他并不期待观众对其作品“严肃”的观看和理解,而更倾向于激发他们共同的回忆。在此次方案征集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听海》创作团队的徐一埔告诉记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抽象化的长尾海螺和管乐器的造型,赋予海的气息以及音乐之岛的内涵,黄铜与不锈钢两种不同材质,前者以自身色泽的变化展现作品所在地域的生命活力;后者则映照出周遭的城市风物,都能令观者体验到他们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区环境变化。
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形容她 “旁听”盛会的第一感受——“意外”:“之前一直觉得当代艺术看不懂,认为艺术是艺术精英们的创作活动,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而现在,在意料之外,她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它与城区意趣相投,艺术不仅好看,而且好用。我们不仅是在借用全球智慧来为新区订制艺术,也是在用艺术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寻找对于城区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汪大伟教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公共艺术家的属性,他表示,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时,原先所有的精英化垄断结束,艺术家的使命就像是酵母,唤醒和激发每个人的审美需求,形成共同的审美认同,从而引导聚集起民众共有的创造力。
公共艺术即将引发城市“触媒”效应
“公共艺术不仅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改变生活的一种途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在论坛上提出了将公共艺术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观点,在他看来,发挥艺术“公共性”,有助于推动艺术与自然、城市、乡村、社区、公众之间互动融合。据透露,以论坛为开端,西海岸新区“一院一平台一机制”的区域公共艺术发展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未来,新区将创建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建设集服务、研究和展示为一体的公共艺术交流云平台;建立起国际公共艺术研究交流的长效机制。
而在此之前,城区艺术资源的布局与集聚已初露端倪。在西海岸新区,目前已经聚集了包括清华美院艺术与科技创新研究院、山东工艺美院产教融合基地以及校区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美院等多家极具分量的国内艺术类院校,更加深入的校城合作与资源整合正在进行中,校企之间有关地方特色产品的设计开发对接已经开启。
而与此同时,每一个城区居民都能感受到周遭日益浓厚的艺术氛围:星光岛上的“珊瑚贝桥”、金沙滩畔犹如凤凰展翅的“凤凰之声大剧院”、海景摩天轮“琴岛之眼”、282公里海岸线长度的“蓝湾慢道”、拥有包括西海美术馆在内的55座时尚地标建筑的西海艺术湾,以及嘉年华彩虹桥、红树林的结婚礼堂……这些公共艺术不仅为市民带来切实的文化福祉,更提升了整个城区的品质内涵。
公共艺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是塑造城市内涵气质的美育师,它所引发的城市“触媒”效应正在显现。公共艺术以城市家具的形态介入城市空间,将城市功能设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而这些功能设施将为城市留存共同的文化记忆,形成区域的文化认同。但凡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一定是它所带来的美好经历、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共同打动了我们的内心。
转自:青岛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