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12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梳理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方向,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将为文化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史为鉴,在百年党史中准确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文化产业是党在总结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100年来,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与国民经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

  深刻认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是抢抓发展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抓住数字化变革的“时间窗口”,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国内外市场融合,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数字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修课”,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必选项”。

  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扩展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技术推动的技术迭代升级和融合应用继续深化,以数据、互联网等为创新要素和基础设施的经济形态对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数字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引发的社会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覆盖广泛、传输便捷、互联互通的现代产业体系,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共享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发展成果。数字技术深刻影响消费行为,极大丰富了消费渠道、消费业态和消费体验,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给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更大的消费潜力将通过数字化发展进一步释放。

  数字化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跨行业、跨要素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集成应用、跨界协同特征进一步凸显,有效牵引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升级,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优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数字化是培育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浪潮和“一带一路”倡议驱动下,兼具开放性、共生性、未来性的数字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比较优势,为国际市场中文化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格局,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借助创意与科技的力量,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推动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产业价值链攀升,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开创未来,探索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实践路径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政治引领和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数字文化产业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是文化产业在数字经济领域、互联网领域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平台,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要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扩大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

  发挥数字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宣传主流价值,引领道德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数字文化产业具有辐射面广、传播迅速、广泛共享等特点,而其内容属性与人们的生活、娱乐、社交、教育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凝聚共识、加强思想引领和情感认同的重要手段。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数字化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当代表达。以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引领青年文化消费,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让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发展的普惠性便捷性水平,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定文化自信,站在五千年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创造,不断创作生产出更有底蕴、更接地气的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提升数字文化内容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文化需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文化产业全链条、全流程、全领域数字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兼具数字信息较强的外部性和文化产业较强的融合性,有着较高的技术创新潜力和广泛的应用潜能,能够有效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和组织效率、交易和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融合和创新效率。要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思维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互联互通,以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紧跟数字技术变革和演进方向,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让文化产业更加适宜现代化技术生产、网络传播、体验消费。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文化新业态。以数字化便利性,盘活文化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文化消费规模。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贸易,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数字形式提供,大幅减少中间环节,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文化贸易转为统一聚合的全球市场。要以数字化创新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持续提升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国际认同。推动文化贸易链条的数字化改造,促进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双向互动,培育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百年正是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局面正在打开。可以预见,一个活力迸发、创新活跃、价值引领的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时期将要到来。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