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政治、历史、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江苏这片红色热土,红色资源分布广泛。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风云激荡, 百年初心弥坚,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资源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担当。
盘清“红色家底”,认清历史地位
江苏留存的红色资源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具有类型众多、分布广泛、部分区域聚集度明显等特征。现存革命历史类遗址、故居、纪念馆等达1710处,分布在全省71个县(市、区),南京、苏北地区聚集度最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新四军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地,比如泰兴黄桥、盐城、南通等地都保存有新四军革命遗址、纪念馆等;二是淮海战役的主阵地徐州;三是革命烈士与遇难同胞长眠之地,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四是我国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见证之地,如南京的梅园新村纪念馆;五是周恩来同志故居所在地淮安。江苏作为革命时期党活动和斗争的重要区域,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孕育诞生了“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
深挖“精神富矿”,着力弥补短板
近年来,江苏注重从红色资源这座“精神富矿”中挖掘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的经验启示,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整合力度不强,尚未形成连片效应。除少数著名红色地标外,大量规模较小、位置偏远的红色资源点被忽视,资源利用呈现两极格局。主要原因是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二是展陈模式传统,缺乏立体感和生动感。长期以来,部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以橱窗展示、静态观光为主,图文介绍对故事和精神的挖掘力度不够。三是运营方式单一,互动性不强。大部分红色资源点以政府开发为主,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游览模式,更没有把本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发置于整个城镇发展中规划。
创新“活化”路径,打造“江苏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对红色资源的转化运用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江苏在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行动中,要坚持“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突出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在文化强省新高地的进程中打造出耀眼的红色“江苏名片”。
优化顶层设计,协调多元主体关系。各区域要树立红色文化全域发展理念,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规划布局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体系建设、运行模式、监管和保障机制等。政企合力促进跨区域的高效联动发展,制定覆盖长三角甚至全国范围的红色文旅发展专项规划,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红色资源点联系起来,通过景点合作、市场合作、管理合作等方式,构建区域间以红色资源为链接的“数字生态圈”,形成各地区资源共享、线路互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融入时代内涵,创造文化视觉体验。随着红色资源点参观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传统图片、视频、文物的简单陈列已经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理解革命前辈和先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更要注入时代的内涵,用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激励人感召人。把握好讲解节奏,借助影视、音乐、歌舞等艺术的形式展开故事化的叙述才能使红色文化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数字人文的应用,为游客设计情境沉浸、文化体验等符合现代休闲旅游理念的消费场景,提升红色资源的可视化效果与互动参与度。
融入城市与区域发展,整合四色资源载体。创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系统整合“红、绿、古、金”四色资源,即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古色传统文化和金色数字文化,以特色兴优势,以优势促发展,最终实现资源整合和价值提升。具体而言,可以发挥南京、苏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从本地历史文化中提炼出与红色精神的共性,通过5G、人工智能、VR、AR、MR等先进技术,将无形、抽象的红色精神和文化转化为有内容、有载体、有延续的红色记忆空间,打造具有标识度的红色文化。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定位、乡村振兴等政策有机结合,打造多元红色旅游景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创新传播形式,打造红色经典品牌。打造红色资源信息传播矩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比如,以现有的“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平台为基础,通过在地铁、高铁等移动载体上投放江苏红色资源的宣传片,建设英雄模范人物雕塑、宣传墙、主题广场、教育基地等,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江苏红色文旅品牌的冲击效应;结合江苏富有重大意义的红色历史事件或特殊的日子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制造红色热点话题,通过持续的活动宣传、推广和话题引导,激发民众参与的热情;创作生动形象的媒介产品,用生动故事诠释深刻道理,在共情共鸣中凝聚力量。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更细腻的作品、更火热的话题、更精准的形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和宣传声势,提高江苏红色资源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转自:新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