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不妨“赶时髦”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06





  近日,搜狗公司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搜狗输入法的“好诗替换”“妙词替换”等十余种功能所构建的新话语表达方式也正式亮相。输入“不想上班”就会出现“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等多个好诗替换的选项,就连一些网络流行语都可以摇身一变,变得文绉绉起来,如“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可替换成“囊中无一物,遂成井底蛙”,“真是个戏精”可变为“天下名伶不及君”……对于搜狗发布的新功能,众多网友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日常用语或网络新词通过新技术手段就可以转化为带有古典文化色彩的诗句,不得不令人感叹。其实,如果从输入法创新迎合网民热衷“附庸风雅”的心理这一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关注始终存在,只不过其与现代话语的相遇还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


  近年来,不少地方致力于激活传统文化,打开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的通道。故宫博物院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中国国家博物馆则利用新媒体让馆内展品“动”了起来……虽然只是一些小尝试,却也让人们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传统文化经典散发出的无穷的现代魅力。


  以往,我们忽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连接。可以设想,如果传统文化让人感觉离现代生活很远,那么品读、欣赏、喜爱可能就无从谈起。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有时候传统文化就会像挂满脸谱、中国结的旅游景点纪念品摊位,成为一些粗浅、呆板的中国元素符号。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如果能让他们真心体会到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这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话语的相遇,应该更注重内容的充盈和形式的新颖。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等综艺节目,正是立足于传统文化,通过电视的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这比一些热衷大投资、大场面的文化产品更能打动人心。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下,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从而令更多人亲近、喜欢,这是文化传播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标题:传统文化不妨“赶时髦”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被视为风口 诞生很多商机

    刚刚过去的首个“中国华服日”活动,占据微博热门排行榜首位,阅读数超过1亿次,相关讨论超过12万次。再往前,《中国诗词大会》《百心百匠》《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节目接连走红;《韩熙载夜宴图》APP等文化衍生品广受欢迎。...
    2018-05-07
  • 互联网平台赋能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老掉牙?”“古典文学太枯燥,不想看”……当年青一代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碰撞,如何让这些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群体拥抱中华文化瑰宝、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色的灵动...
    2018-05-10
  • 传统文化多种方式“触网” 获得新生

    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哔哩哔哩弹幕网,为年轻人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网络青晚”。汉服、古风音乐纷纷亮相,引来网友点赞。传统文化正以多种形式“触网”,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2018-05-23
  • 网络文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插翅“出海”

    大批的网文作者用作品说话,以“精品化”“责任感”取代了“非主流”“民工文学”等标签,网络文学的社会价值不断提升。同时,网络文学的自我驱动性被赋予了更多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功能。
    2018-06-08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