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如何释放“大能量”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29





  《感动也是一种力量》《暖》等11部作品荣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爱的红利》《老妈妈的年夜饭》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奖……近年来,河北省微电影发展在题材、制作、传播等领域都呈现出新的样态和活力,题材多样、制作精良的微电影作品,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真善美的社会正能量。


  在各种“微文化”悄然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微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河北省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成长的烦恼”?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创作门槛低,大众参与热情高涨


  今年母亲节前夕,沧州市盐山县常庄村的李国良、李国仓兄弟,在村中为乡亲们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农村题材微电影《裸婚时代去哪儿》《婆婆也是妈》。其中展现敬老孝亲主题的《婆婆也是妈》,是兄弟俩为母亲张秀明圆演员梦“量身定做”的,老人接地气的表演让大家感动不已。


  “智能手机、DV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电影的准入门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让这种艺术形式能扎下根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汪帆表示,我国微电影从起步至今,不到十年的时间,以其贴近生活的内容、短小精悍的形式、迅速便捷的传播,赢得了众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喜爱。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拍摄设备的普及,更是让“人人可导演,人人是演员”得以实现,充分激发了大众的参与热情。


  “河北省微电影在2012年前后开始发展,可以说在全国起步并不晚。”作为河北省最早一批涉足微电影行业的电影人,微电影《转角遇到爱》导演贾鹏颇有感触。他表示,在起步阶段,微电影领域商业元素凸显。将企业的广告诉求植入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此后,随着微电影题材、内容的日益丰富,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作品不断涌现,河北省微电影创作进入了高速发展和质量提升期。“善行河北·美丽河北”微电影大赛、“中国梦·冬奥情·京津冀”微电影征集、“善美石家庄”微电影大赛等活动相继举办,为河北省微电影发展打造了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贾鹏表示,这些活动点燃了更多人的艺术梦想,不仅发现了优秀作品和杰出人才,也为河北省微电影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生产经验。


  网上传播广,“微制作”也能讲好河北故事


  在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上,一位老人突发疾病昏迷,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危急关头齐心协力,共同挽回了老人的生命。这件2016年发生在省会11路公交车上的真实故事,被贾鹏等电影人制作成微电影《转角遇到爱》,在网络平台播出后好评如潮,并获得第二届“善美石家庄”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


  感人心者,莫大乎情。“虽然微电影时长短,但在有限的片长中用饱满的热情、跌宕起伏的剧情,去演绎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能够快速实现制作者与观众的良性互动,让他们在品味艺术的同时感受真善美和人生的价值。”贾鹏认为,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方面,微电影以其自身特有的表现力展现出了不可小觑的价值。


  除了专业的影视制作人之外,在校大学生也是河北省微电影创作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创意与激情,使微电影产业更具朝气与活力。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君婳介绍说,制作微电影已成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良好途径。为了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讲好河北故事,2014年以来,学院联合省影视家协会高校艺委会举办“朝霞奖”评选活动,《三沙情》《暖泉树花》《束缚》等一批由学生们创作的优秀微电影作品脱颖而出,展现出行业新生代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深层的社会思考。


  “微电影是电影行业的轻骑兵,从业者必须要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才能实现自我表达与社会效果的有效对接,才能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汪帆表示,微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精神文化产品属性。目前,河北省微电影发展侧重于主题创作。虽然这些不同主题的微电影属于“微制作”,但只要主题鲜明、叙事生动,同样能够传递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引导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将河北好声音传播得更响亮。


  成长有烦恼,人才培养和扶持引导不可或缺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微电影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如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未来的健康繁荣发展,是摆在每位微电影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虽然前缀是‘微’,但微电影仍然是一门影像艺术,创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微电影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也不是市场,而是人才。”著名导演丁荫楠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因此,要重视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当下,微电影质量的确出现了良莠不齐的问题,但这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经的考验。”微电影《爱的红利》导演、河北传媒学院客座教授谢亚平认为,市场是检验微电影质量的试金石,大浪淘沙后,真正优秀的作品自然会显现出来,而质量拙劣的作品也必将被淘汰。同时,他希望相关部门在资金和平台上加大对微电影的扶持引导,从而促进微电影的可持续性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微电影制作主体多样化、生产数量海量化、传播渠道分散化等特点,从而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此外,一些微电影制作者和网络平台为了博取眼球,将作品名称和内容进行低俗化营销,使一些带有不良内容的微电影在平台上播出。对此,省网信办网络管理和执法督查处处长陈莉萍表示,微电影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河北省组织开展了“燕赵净网”暨“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网络净化整治工作;组建“同心圆”网络协同治理志愿者服务队,加强社会力量的协同监管。今后,河北省将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助力微电影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曹铮 张晓华)


  原标题:“微文化”如何释放“大能量”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让文化企业做到“坐怀不乱” 原创创意怎能缺席?

    如果一个文创企业能够坚守自我,用更多的时间构思属于自己产品的创意,考虑成熟后再推出一款产品,这样做一款则可能成一款,既节约了时间,也能够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2018-03-30
  • 从

    从"拿来"到"原创" 促进文化类节目创新升级

    201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文化类节目创新元年,2018年第一季度,《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历史文物成为“网红”,正在播出的《经典咏流传》《信中国》成为新的综艺“爆款”。今日中国的文化气象在节目中找到了窗口。
    2018-03-29
  • 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

    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2018-03-27
  • 国家五部门:规范主题公园建设 丰富文化内涵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主题公园建设等相关工作,从3方面提出12条具体政策措施。
    2018-04-1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