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景区门票降价已经迈出关键性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的出游需求。降低景区门票价格,能够直接为游客减负,关键还要提升品质。只有善于在“一减一升”中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才能向民众交出“幸福账单”
据《人民日报》报道,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是多年来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有关政策,十一黄金周前,多地物价主管部门宣布降低部分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记者调查发现,还有部分景区降幅不到5%,甚至个别景区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比如拆解销售假降价。
处在景区门票降价的关键节点,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格外引发民众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会,要求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十一黄金周前实现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明显成效。由此看出,政府推行景区门票“降价令”的决心坚定不移,兑现对人民群众庄严承诺的信心毋庸置疑,满足人民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初心矢志不渝。
景区的健康有序发展,规则和治理不能缺席。《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以来,从国家相关部门到各地政府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坚持有力联动、有序推进、有效落实。令人欣喜的是,近期全国多地景区陆续出台不少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重点国有景区降低门票价格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景区免费开放和大幅降价的实践表明,门票价格“做减法”,换来的是旅游活力“做加法”,收获的是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双提升。
据了解,十一前,全国将有314个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其中5A级景区121个、4A级景区155个,实行免费开放的景区30个,降价幅度在30%以上的景区29个,降幅达20%至30%的景区有48个。然而也要看到,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降价景点名单中,有些是非热门景点,有的是“意思”降价和“任务”降价。对此,《指导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联动,优化政策组合,确保平稳实施。各地区不得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敷衍搪塞;不得明降暗升,在降低门票价格同时,提高景区内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当然,由于各地对景区管理体制、投入力度、定价方式、收支制度等条件不尽相同,降价难以一步到位,不能“一刀切”,这也符合《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精神。
与以往相比,显然此次景区门票降价已经迈出关键性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的出游需求。当下,伴随大众旅游兴起,民众的出游需求更加多样、品质体验更为多元。倘若一味追求降价景区的数量和降价幅度的大小,而忽视景区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提升,无疑偏离了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的真正初衷,即便能够博得民众的一时喝彩,长久来看也不利于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惯例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景区的门票价格均不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笔者认为,降价景区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真正的“试金石”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最终评判。提升民众旅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下或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中期、放眼长远,积极迎接民众的检验,努力交出优异答卷。
首先,要立足当前任务,迎接十一长假“小考”。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景区降价的有利契机和良好势头,坚持降价更要提质,主动作为,顺势而为,以提升景区服务品质为重点,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全产业链旅游环境与旅游产品的内涵、韵味与吸引力,以全新品质和崭新形象喜迎八方游客,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游客体验。
其次,要着眼中期目标,做好“中考答卷”。《指导意见》明确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到2020年,以景区合理运营成本为基础,科学、规范、透明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健全。要着力健全和完善门票价格定期评估调整、景区门票价格监管、景区价格失信惩戒等常态化机制,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如期完成《指导意见》确立的目标任务。
再次,要放眼长远发展,完成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旅游景区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景区门票价格作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方面,确保其持久、有序、健康发展,需要放眼长远、久久为功,不能把降低门票的压力全部压在景区身上,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方向至关重要。
降低景区门票价格,能够直接为游客减负,关键还要提升品质。只有善于在“一减一升”中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才能向民众交出“幸福账单”。(王红彦)
原标题:民众获得感是景区降价成效“试金石”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