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客源市场结构已显露出优化趋势。”“主要旅行目的是游览观光及休闲度假,短板依然存在。”“旅游推广面临国内外信息不对称难题等”……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并举办研讨会。业界代表围绕入境旅游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入境旅游进入新阶段
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稳步进入回升通道,基础支撑有待进一步夯实。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同比增长0.8%,其中外国人入境市场同比增长3.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跃度明显上升。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特别是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和总体回升的新阶段。
从市场基本面来看,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与消费均平稳增长,整体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和总体回升的新阶段。2017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948.24万人次,规模总量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2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0%,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从入境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来看,港澳台客源市场主力地位依然稳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跃度上升。2017年,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仍然是内地(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主力,占全部市场份额的79.09%。外国客源市场结构出现小幅调整。综合来看,入境客源市场结构显露出优化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正进入恢复增长新阶段,入境旅游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放管服”为导向,在签证、通关、购物、跨境支付等方面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扩大旅游服务贸易领域内自然人流动、跨境服务和商业存在;需要旅游推广机构在平台建设、推广方式和人员培养等方面改革创新;需要旅行服务商和资源供应商在销售渠道、外语接待环境、价格、服务和安全等方面多下些工夫。
国内外信息不对称
我国入境旅游呈现良好趋势,但仍然存在短板。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指出,我国入境旅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外国游客对中国了解甚少,这就需要找到正确的推广方式。“比如,巴黎在对华推广中提出两个重点,一是计划建设适合中国游客的移动支付系统;二是打算建立24小时免费热线。由此反思,中国有没有建立服务外国游客的支付系统,有没有尝试通过电话服务外国游客?”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入境游部副总经理刘会元说,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面临困境,“比如政策困境,尤其是签证政策,有的中外合作项目不能被认定为旅游行为,签证手续较为烦琐。大规模出境游挤压了入境游发展空间,很多国内旅游发达地方的人力资源结构包括接待结构,不适应国外客源需求。产品研发上也有困境,从中旅总社来看,入境游大量集中在北京、西安、上海及周边地区,年龄划分以25岁到65岁为主,25岁以下、65岁以上人群仍然很难争取到,产品变化不大,外国游客深入社会生活的诉求无法满足。”
在国际旅游领域,邮轮旅游是重要板块,也是我国增长势头良好的板块。但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副总经理、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欣梁说,我国邮轮出境游增长迅速、游客量较大,但是邮轮入境游客量相对较少,去年全国邮轮入境游客量约为17万人次,有所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海外推广,比如每年3月在美国迈阿密举办的世界邮轮大会,中国邮轮业界声音非常弱,相比欧美、日韩、东南亚,邮轮推广力度有差距。
海外营销推广待加强
近年来,为了推动入境旅游发展,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做出了很多努力,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政策,比如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单位将探索创新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每年各级政府部门都会拿出资金专门用于海外推广等。
就进一步做好入境旅游工作,谷歌中国大客户部政府行业经理高洁建议,一方面要为中国的入境游客“画像”,让中国政府、企业了解哪些人群是潜在客源;另一方面要把中国旅游资源推介出去,让外国民众熟悉中国。“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搞清楚目标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针对不同市场精耕细作。”
海南三亚旅游协会秘书长赵宽介绍,三亚在海外推广方面发现了一个有效渠道,即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该赛事创办于1996年,在欧美业界有较高知名度。今年三亚第一次参加比赛,通过媒体报道,三亚的国际知名度大大提高。有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航海使三亚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下一步,三亚计划引进世界帆船锦标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
叶欣梁提出,邮轮入境旅游发展较为缓慢。“未来可以开发‘中日韩’互为母港邮轮旅游航线,吸引这3个国家的游客更多参与邮轮旅游。”
报告建议,围绕“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包装好、宣传好旅游推广对象;加强网络互动营销,构建“互联网+”的境外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创新目的地宣传推广理念,将宣传推广工作延伸至旅游全过程。(李志刚)
原标题:入境市场稳步回升宣传营销仍待加强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