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还需如何着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7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旅游市场潜力逐渐释放出来。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唐晓云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举办的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论坛上,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专题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与69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包括中国在内,2017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人口达46.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2.35%。


  如此大的人口规模,在世界旅游版图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报告,2017年,全球国际国内旅游人次约为119亿,其中国际旅游人次为13.23亿,比2016年增长了1.23亿人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国际旅游人次约为5.82亿,占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44.02%,比该区域GDP占比高约10个百分点,为全球重要的国际游客净流入地。国内旅游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84.2亿人次遥遥领先,占比高达80%,中国更是以50.01亿人次居世界榜首。


  尽管如此,根据欧睿数据库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出境旅游消费3294亿美元,入境旅游收入5091亿美元,表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顺差地。相较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旅游消费水平偏低。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GD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发起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有密切的联系,彼此依赖,彼此成就。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赴中国旅游人次保持稳定增长,由2013年的903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1064万人次。中国出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游客人次也逐年攀升,由2013年的1549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741万人次,5年间增长了77%,年均增速达15.34%。


  中国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国。统计数据显示,包含短期留学、务工、医疗等消费在内,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国际旅游收入3851亿美元,其中约30.82%由中国大陆游客贡献。2017年,中国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其中,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的份额约为208亿美元,占中国国际旅游收入的16.88%,未来成长空间大。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是人文交流的高速路和立交桥,也是民心相通的加油站和体温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丝绸之路再次以最美丽的方式打开。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又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正在与世界各国共筑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并为国际旅游交流合作奠定坚实的共同价值基础。


  对于未来“一带一路”旅游市场的发展,报告也作了展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旅游交流呈现出中国游客出境增长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中国发展平稳的特征,双方应在便利化、营销、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大合作,推动双向旅游交流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条件依托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大程度发挥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发展基础较好,但多数国家的旅游业较为依赖入境旅游市场。应创造更多条件鼓励本国人游本国,充分挖掘人口红利,增强旅游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戴斌也表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交流的充分而均衡发展,需要更多双边和多边的旅游年、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机制、国家宣传和旅游推广活动、专业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务实合作。当前尤其需要在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电信、互联网、金融支付、景区、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航权开放、签证便利化、驾照互认等政策协调,以及在标准化、导游培训、市场监管、出境游客安全保护和司法救济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同时,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文接待环境,促进更多的“欢迎中国”项目落地,切实提升广大游客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仍然是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方向。在旅游线路和产品设计上,应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外,向美好生活要动力,培育更多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对酒店、旅行社、主题公园等涉旅行业,保持并将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力度。(孟妮)


  原标题:一带一路旅游还需如何着力?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国际旅游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国际旅游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旅游国际化人才并非泛国际化人才,他们首先要具备旅游产业属性,其素质和能力应与“一带一路”旅游交流活动相匹配,具备旅游安全、文化冲突、危机协调等应急管理能力
    2018-07-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