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国际旅游人才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06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旅游国际化人才并非泛国际化人才,他们首先要具备旅游产业属性,其素质和能力应与“一带一路”旅游交流活动相匹配,具备旅游安全、文化冲突、危机协调等应急管理能力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就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合作,习近平主席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五通”思想将有力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旅游业具有先联先通的天然优势,是“五通”进程中的不竭动力之源。


  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牵头下发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要“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历史告诉我们,“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非一朝一夕之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是旅游合作的支点,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多样、习俗各异、信仰有别,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2017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中国游客到访人数最多的前十个国家中仅新加坡一国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我国游客到访增速前十名国家为俄罗斯、文莱、波兰、捷克、匈牙利、尼泊尔、埃及、塞尔维亚、土耳其、斯洛伐克,都不是英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多数旅游院校在国际交往过程中长期以美英澳为代表的英语国家为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为陌生。这一现象引致国内普遍缺乏精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深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情国情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做的抽样调查进一步佐证了上述事实,包括旅游在内的“走出去“企业面临三个共性问题:一是不懂国际法律法规和商业合同规则,难以准确甄别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项目盈利水平较低,甚至亏损;二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认识不足,导致相关国家产生误解;三是缺乏对东道国社会制度的了解,难以有效管理外籍员工。从需求类型来看,企业管理类、小语种、专业技术型和项目管理类人才占据紧缺人才的前四位,占比依次为37%、22%、15%和11%。


  不难看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当下人才供给短缺的事实。放眼我国旅游教育,虽然人才培养总量不算少,但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仍显不足。“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旅游国际化人才并非泛国际化人才,他们首先要具备旅游产业属性,其素质和能力应与“一带一路”旅游交流活动相匹配,具备旅游安全、文化冲突、危机协调等应急管理能力。从根本上看,建设一支宽视野、厚基础、复合型的师资队伍是破解现实困境的核心要素,更是我国文化旅游事业改革创新的基础保障。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应“一带一路”强化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视角执人才培养的牛耳,加快国际化师资的养成。


  一是拓宽文化交流管道,全方位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往来、社会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和密切联系。鉴于我国特殊国情,各高校现在还不具备大量聘请世界一流大学教师和学术大师来华任教的条件。因此,目前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最佳途径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应进一步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在高等院校中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沿线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追求,体会异域风情。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应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选派科研能力强、专业基础好、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度访问和交流,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考察,从模式改良上保证师资培养的质量。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年轻一代创造制度性的跨文化交往机会,“民心互通”的愿景就一定会在彼此交流和学习中实现。


  二是立足校企共育机制,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天,我国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走出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频繁、深入。近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重大发展机遇。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强化校企合作认知,在总结过往共性经验的同时,深入本地区企业进一步挖掘个性需求。以此为基础,探索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校企共育国际化师资培养机制,为地方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聚焦教育输出能力,全方位提升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输出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是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旅游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扮演民间大使的必然要求。当下,企业的员工培养依然沿袭传统的“自培”模式,受众面窄,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我国旅游院校应积极聚焦既精通所在国语言、又熟悉所在国法律和文化习俗的一线旅游人才技能培养路径,与企业协同开发职业素养养成和技能短训课程,借助企业走出去东风将国内的好经验、好方法带出去。此外,在国家战略的框架下有序推进联合学院、境外办学计划,也不失为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旅游教育中国品牌的好方法。(作者:高明,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原标题:“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国际旅游人才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周强武:一带一路需构建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周强武:一带一路需构建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4月3日在京举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当中“五通”中的“资金融通”,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提出3点建议。
    2018-04-04
  • 王辉耀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

    王辉耀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

    “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3日在京举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兼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在5周年之际“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达到被认同、被理解的新高度,需要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2018-04-04
  • 推动“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需用好技贸措施手段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表现为一国对贸易的不合理限制,也可以通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协调与合作,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文飙指出,推动“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需要用...
    2018-04-04
  • 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在前海揭牌

    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在前海揭牌

    4月3日下午,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挂牌仪式暨“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宣讲会在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举行。
    2018-04-04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