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渔家纪事


作者: 滕怀森    时间:2017-07-10





       提要 入夜,随海风而来的涛声陌生而又熟悉,伴我难以入睡,那飞溅的浪花,泛起我阵阵沉思,一幕幕儿时的记忆便浮现在眼前。家乡的海、沙滩还是那样金黄,海水还是那样湛蓝,然而昔日那渔帆点点已不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是机器的轰鸣,岸边车水马龙驱散了昔日海鸥群翔,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取代了古老的捕捞工具,高科技的捕鱼技术淘汰了传统的捕捞方式,旅游景点的喧嚣淹没了昔日海滩的宁静……
浩瀚的大海孕育了沿海群居的先民,哺育着这些先民世代繁衍的子孙——渔民。于是,大海、渔民便有了深深的情结。
——题记
                  
       札记  老家就住在日照海边(涛雒刘家湾),退休离开了喧嚣的闹市,有了回乡小住的空闲,推开久闭的房门,拂去满室的尘埃,稍事整理,便有了家的感觉,旧邻的寒暄,儿时伙伴的见面,掩饰不住热情与激动,举止言语间无不透着深情与温暖。
 
       入夜,随海风而来的涛声陌生而又熟悉,伴我难以入睡,那飞溅的浪花,泛起我阵阵沉思,一幕幕儿时的记忆,便浮现在眼前。家乡的海,沙滩还是那样金黄,海水还是那样湛蓝,然而昔日那渔帆点点已不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是机器的轰鸣,岸边车水马龙驱散了昔日海鸥群翔,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取代了古老的捕捞工具,高科技的捕鱼技术淘汰了传统的捕捞方式,旅游景点的喧嚣淹没了昔日海滩的宁静……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进步。

       然而,我却留恋那昔日的海滩,那古老的渔事,因为那是祖辈留下的财富。每一件传统渔具的诞生,每一种捕鱼方式的改进,无不是祖辈若干代人努力的结果,有的甚至经历过若干次的曲折乃至泯灭。也正是这无数次的兴起与泯灭,才成就了人类进步的结果。今天,这一切将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消失而被人遗忘。不用多久,时间的尘埃将会把它们掩埋得干干净净。

       作为渔民后代的我,忽而觉得有一种责任,我仿佛看到祖辈那双紧握大橹的粗糙的双手,那奋力与生活抗争的坚韧的目光……

       我奋然起身,开灯伏案,疾笔写成如下的文字——日照渔家生活生产情景片段,以期能唤起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们对那些往事的回忆,并希望没有同样的经历但对日照渔家生活有兴趣的朋友,能因为这些文字而对日照渔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1.钓花蟹

       记得那是第一次夜间赶海,大约是十二岁左右的光景。在老家,夜里赶海,小孩无大人带领,家长是不允许的,然经不住同伴的撺掇,我们还是决定由年龄稍大点的同学带着,夜里去钓花蟹。为了不被阻拦,没有告诉家人,钓线等用具由住在海边的大同学怀禄准备。

       下午的课已无心听讲了,心里想着如何准备,同伴们把钓花蟹讲得天花乱缀,心里痒痒的。

       放学后已是下午4点半,早就约好的三个伙伴匆匆离开学校,先去捕蛙。钓蟹要有饵食,钓花蟹用的饵食是青蛙(当是并没有保护青蛙的意识)。记得当时青蛙多得很,穇子地边叫声一片。大同学用钩挂上一个蚂蚱,一提一提使蚂蚱跳动,青蛙便主动跳起来咬钩,不用一个小时,便有不少的青蛙被捉住了。

       海边,怀禄已把线、捞笠备好,大家七手八脚将线拉开,开始拴食。拴食是要有技术的,系扣要用拴牛扣,距离要隔三十公分,他们干起来却很熟练。

       我是一伙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又是第一次参与,因而大家分给我们任务是提着青蛙,蹲在一边看着,我的线由他们帮着拴好。看到青蛙那痛苦的挣扎,我还是心里一紧一紧的,不敢睁眼看。

       饵食拴好,要在线的一端拴上一个石头叫脚石,石头的上边系上一米的线拴一块梧桐块叫浮子,线的另一端在一竹杆上,竹杆上拴一网兜,然后把线绕在捞笠上。

       等一切就绪,天已黑了下来,潮水已落得差不多了,晚饭没吃并不觉得饿,大家开始向海里出发。一来到海滩,便是一番新的景象:夜里的海滩一脚踏上去,溅起的水星泛着磷光,脚下好像踏在银花上,一步一脚花,十分好看。只听脚步声“嚓——嚓——嚓——”,每人脚下银花一串一串,没有过夜间赶海的人,很难想象出这个景致。一边走,大同学便交待注意事项:一是月黑天,在海里望不到岸,要学会辨别方向,脚下的沙埂,一面陡,一面坡,陡面是岸的方向,坡面是海里;二是要会试风,记住是刮的东风还是西风,凭风区别哪里是岸的方向;三要学会看星星,记住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的位置,免得夜里迷失方向时,涨潮时跑不出来;四是彼此不要离得太远,不时地互相打招呼……没有到潮边,就已学到不少知识。

       花蟹,也叫花盖子,因为它的硬壳上布满了紫色的花纹,我们也叫它花旦子,因为它会唱戏。它落潮时潜伏在沙里,一闻到水面上有食物,便爬出来觅食,一旦被人们抓住,它会吱吱呀呀地叫个不停,像是唱戏。

       来到潮边,大家将裤头脱下来,绕缠在头上,免得被水泼湿,一个个像是带着彝族青年的头饰。然后,顺着潮流在水中将线撒开。

       根据个子的高矮,大家撒线的位置自然不一样,我个子最小,撒在最外边,水深大约刚没过屁股。

       在大同学的指点下,先将脚石浮子放下,一边放线一边后退。放完后,将线头拴在竹杆下端,将竹杆插进沙里。与我相邻的是大个子怀倩,我的一切程序与他同步。

       大约三分钟后,便开始溜线。左手提起线向前溜,右手端着捞笠,当左手觉得重了,即证明已有蟹子咬食了,线离水之前,将捞笠插入水里,将蟹子接进捞笠,煞是有趣。当溜到脚石一端,等三到五分钟再溜回到竹杆一端,一个  来回下来我已有了十几只蟹子的收获。将它们倒进网兜,把网兜口扎紧,准备再溜下一遍。随着潮水的落退,还要不断地拔起竹杆,拉着线换地方。

       溜线时突然觉得特别重了,心里紧张起来,可能是大个的“彤蟹”(梭子蟹)或“马蹄”(鬼脸)咬食了,因而特别紧张。根据大同学的交代:“轻拉线,快下手,免得它跑掉。”当蟹子进兜,果然如此,一个圆圆的马蹄蟹足有半斤多重,心里美得不得了。

       当溜线时脚下踩到硬东西,千万不要挪脚,因为你踩到的不是蛤蜊就是蟹子,这时要慢潜下水去,用手将脚下的东西摸上来。

       突然发现钓线附近有一团透着亮光的东西漂来,大家立刻警惕起来,这是一个在水中游动的海蜇,你如果不懂事去抱它,三秒钟后就是一场悲剧,因为海蜇的触须(海蜇红子)有毒,而且专咬你不能见人的地方,当你一下抱在怀里,捂在腿裆,正好被咬。山里人上海被咬后,会双手捂住腿裆在沙滩上翻滚、嚎哭一个上午。海边男人上海没有不被咬过的,那个钻心的疼是无法忍受的。因而发现海蜇,只能远距离地将它引到浅水,当腿裆露出水面就不怕咬了。沙蜇更厉害,它会咬破你的皮肤。

       当潮落已了,水流已渐趋平缓,溜线之余,伏身在水中,周围的小虾会蹦到你的身上来,痒痒的,不得不全身伏在水中,当你张开口逆流贴近水面,会有许多小虾蹦到你嘴里,嚼一下,带着几分腥气,却非常鲜,我们这里有“生吃蟹子活吃虾”的口语,即指此。

       潮水返涨了,“哗哗”的涛声立刻变大了。此时,蟹子却多了起来,溜一遍线是原来的一倍,我们的溜线加快了速度,而且蟹子开始有“爹抱孩”出现了。“爹抱孩”是刚生成的小花蟹觅食怕被水流冲跑,往往有大的公蟹用大螯钳住带着,此现象叫“爹抱孩”。又因为二者是组合出行不便,所以“爹抱孩”只有返涨食多的时候才会出现。也有的一块食上有两个蟹子争吃,但大家却紧张起来,不能恋战。有经验的人立即招呼:“马上收线上岸,涨潮很快,走晚了,会被水围在海中,过不去‘流子’(海沟)。”于是,匆匆收线,匆匆上岸,往回走简直是在跑。回到岸上,总算是松一口气,两腿酸得不行。

       回到家已是下半夜,月亮已升起来了,看到爷爷仍坐在门口,摇着蒲扇没睡,父亲在一边踱着步子走来走去,我知道这是在等我。爷爷望了望我:“往后下海要跟大人说一声啊。”爸爸不冷不热地说:“下海的滋味怎么样啊?!”我听出他是在强压着怒火。我望了他,不敢吱声,匆匆把蟹子倒进盆里,母亲在屋里招呼我吃饭,我借机溜进屋里。听到父亲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地说:“锻炼一下也好。”我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

       事情已过去五十多年了,但每当想起钓蟹,那情景历历在目。

       2.照光鱼

       光鱼亦叫狗光鱼、沙光鱼,属虾虎鱼科,矛尾刺虾虎鱼种,为海水及咸淡水产大型虾虎鱼,它还叫推浪鱼、地龙鱼、天浪鱼等,学名是矛尾刺虾虎鱼。

       沙光鱼嘴大贪食,小鱼、小虾、沙蚕之类,凡能吞下的东西都吃。因此,它长得特别快,每年清明时节产卵,孵化后生长迅速。待到霜降时,有的可长近一尺,重四两多。尽管沙光鱼长很快,却只能一年一换代,只能尺把长。

       光鱼是沿海地区最常见的鱼类,照光鱼是捕捉该类鱼最常用的方法。照光鱼需在夜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利用夜里照光鱼,算是加班挣些零花钱,补贴家用,给孩子挣些书费。照光鱼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偶尔被批准同去,也只是跟着玩。

       每年七月十五以后至九月初,是照光鱼的最佳时期,因为光鱼是一年生鱼类,七月十五之后身体开始长成,九月十五后水凉了,它一般不到浅水边游荡了。

       据说光鱼原来生命周期很长,改为当年生当年死,缘于它的一句狂话。传说每年龙王老爷生日那天,海中鱼类都要给龙王拜寿。光鱼原本海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有一年光鱼前去拜寿,龙王称赞道:“你长得好快呀。”光鱼异常高兴,中午的分桌宴会上,其他鱼类都为光鱼受到龙王爷表扬祝贺它,谁知光鱼三杯酒下肚竟忘乎所以,扬头说道:“我一年长一尺,十年长一丈,不用三十年,赶上老龙王。”话一出口,大家都吓了一跳。果然,宴会没散,就有小人向龙王做了汇报。龙王一听,龙颜大怒,当即宣旨:“赐光鱼当年生死,包括它的子孙!”真是祸从口出!“为人不可以太挓挲(田文阁注:日照方言,太张扬,忘乎所以之意)”,狗光鱼不懂这道理。自此,光鱼成了当年生鱼类,只能活十二个月。可怜的光鱼每年春季产卵后,逐渐消瘦,直到慢慢死去。鱼卵孵化后,小鱼生长很快,7月上旬初长成,8月已长成成鱼,这时便是照光鱼的最好的时候。

       照光鱼,需马灯一盏、箧子一个。箧子是一个元宝型篾篮,肚大口小,用来背在身上盛鱼。

       光鱼生活在淡咸水相混的阴阳水中。传说,光鱼失言后,后悔不迭,连忙找龙王认错,然而龙王并不原谅它,仍把它驱逐出大海,不准再回到深水海域,让它生活在浅滩中,冬天靠钻洞御寒,因而海口周围的地方特别多。照光鱼的场地是落潮后,海口附近的海滩低洼处有水的流子边和海套的边上。人们手提马灯,弓着腰,匆匆前行。光鱼见到灯光,立刻在水下伏下身子不动,人们伸手将其捉住,放进背上的篮子里。

       抓鱼是有经验的,将大拇指张开,其余四指拢在一起成半握拳,然后在距离鱼头二十公分处迎着鱼头下水,鱼儿听到水声,快速钻向手掌遮起的暗影,人们捂住鱼头,鱼儿一挣扎便钻进手心里。反之拿不好,鱼儿会迅速跑掉。技术好的人,是十拿十准。

       照光鱼由于行走很快,不允许小孩跟随的,偶尔跟着,也要远远地跟在后边,免得将鱼惊跑。有时大人高兴了,会让你练习一下抓鱼,那是很令人兴奋的事,只见鱼儿伏在水底,一动不动,灯光已照花了它的眼睛,它已看不到外边的情景。根据要领,将手在鱼的前边迅速下水,捂住光鱼的脑袋,小家伙挣扎几下,便乖乖地钻进你的手心,被抓了出来,那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照光鱼也会有别的收获,如照到蟹子或捡到香螺等。

       照光鱼是个累活,因为要不停地走动,而且老是弯腰、低头,身体弱的人是不行的。但虽然累,一个潮水下来,好的时候往往有几十斤的收获。

       第二天的清早,小市(早市)上,便有了一溜的卖光鱼的篮子。光鱼大大的脑袋,肉滚滚的身躯,鲜美肥嫩,夏季光鱼炒辣椒,那是渔家最美的佳肴。附近的居民早上总是早早来到市上等候,谁都想买最新上市的光鱼,作早餐下饭的小菜,夹仓、涛雒、安东卫专卖光鱼的早市至今还很有名气。

       3.捉泥蟹

       在海边的渔村,儿童们在七八岁之前,大人是轻易不准他们到海里去的。于是,小伙伴们便常常聚在一起,到江边去捉泥蟹。

       老家的村西,便是一条蜿蜒的大江(通向海里的河口),两岸广阔的泥滩上有各色各样的小蟹,因为它们长在泥滩,海边的人都叫它泥蟹。每到夏天,一群群男孩,提着竹筒,便在这里捉泥蟹。

       泥滩上的泥蟹,有好多的种类,因而捕捉的方法也不相同。泥蟹中最耀眼的一族,要算大刀蟹,它是泥滩上数量最多的一类。虽然它的个头只有红枣那么大,然而雄蟹的彤红的独螯(大刀)却是它身体的几倍。当太阳出来,泥滩上的泥蟹子都出来晒太阳,无数大刀蟹举着独螯耀武扬威,江滩上便红成一片。大刀蟹的雌性并无大刀,两只螯退化成麻线那样粗细,我们叫它小刀蟹,也叫它娘子蟹。大刀蟹机灵得很,洞打在硬硬地泥地上,当出来晒太阳时,都游荡在自己的洞门口,两只眼睛很像两只火柴,竖起来看得很远。当被晒得慵懒时,也会把两只眼睛伏在两个眼槽中,作短暂休息。但每当发觉有人走近时,便会迅速跑回洞里,因此很难捉到。我们这些小孩子捉大刀蟹用的是扔泥的办法,用两手交替玩好一团稀泥,望着不远处的蟹群高喊:“大刀——糊涂门(儿),小刀——去赶集(儿)喽——”并趁大刀蟹受到惊吓乱跑之际,迅速将泥团扔出去,“啪”的一声,便有不少蟹子被泥击中。还有的真的转了向,找不到洞口,在原地打转。于是,大家一齐跑上去,每个人每次都会有二三个的收获。

       身体扁扁的马爬蟹和浑身长毛的毛蟹子,是泥蟹中最无能的一类,它们的螯钳人并不痛,打洞只能打在水边泥软的地方。于是我们对付它的办法便是用手掏,叫作摸蟹子,找准了蟹洞,顺着洞的走向,将手伸进去,将蟹子掏来。
  
       泥蟹中最好的蟹要算嘟噜蟹,它硬硬地壳泛着青光,样子像螃蟹,但个头要比螃蟹小许多,两只黄白色的螯十分有力气,钳到人的手指,非至出血而不放松。由于它的味道好,很受人们青睐。它的洞打在硬硬的泥地上,很深而且很直。也有的生活在海边的石缝中,逮住它不太不容易。

       农闲时,很多山里人来到海边,用专用工具——蟹钩来钩蟹,即专门钩嘟噜蟹。我们小孩对付嘟噜蟹的办法是用莠子(一种长有毛穗的野草)钓。嘟噜蟹有睚眦必报的特性,当你触怒它,它非报复不可。于是我们就将莠子伸进洞里一戳一戳的将它激怒,嘟噜蟹一怒之下便将莠子钳住,于是便被拽出洞来。嘟噜蟹用盐卤炝出之后,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口味,可上市销售,在内地一些地区很受欢迎。

        赶海捉泥蟹的收获,家里大人是不太在意的。收获少,我们便将大刀蟹一个个拴上线,让其在地上爬,玩“放牛”游戏。收获多时,大人会把它剁成酱,放上盐发酵,做成蟹酱,用来做咸菜,浇在刚出锅的面条上,更是别有风味。

       4.推虾皮

       虾皮是日照的特产,日照虾皮以形体完整、色泽黄润鲜亮、味道鲜美广受人们青睐,涛雒、岚山一带的虾皮远销全国各地。海外侨胞回来,总也要先来一个虾皮、大葱卷煎饼,以慰乡情。
晒虾皮的小虾,学名叫毛虾,它壳软、体扁,通体洁白透亮,人们习惯将这类小虾叫虾皮。春秋两季,推虾皮是日照沿海渔民赖以养家糊口的产业。岚山潘家村一带,涛雒地区的栈子、沙岭、刘家湾等最为出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虾皮的捕捞工具叫推网,又叫大叉网。推网用生丝线编结,眼小,网轻,用两根五米多长的竹杆将网撑起呈三角形。竹杆的选材很讲究,根部一拃粗细,去皮打磨刷上桐油晾干。每根竹杆的粗头钻上眼,用细绳穿过两根竹杆上的眼,结实地扎在一起,张开时成簸箕状。在竹杆大头的一米处,绑一根一米长的木棍做撑子。网片固定在撑起的竹杆上,前面的网纲上拴十个左右的锡网坠,以便捕虾时使前面的网纲与地面紧密接触。在两根竹杆的前尖头上,绑上两个刻好的前边翘起、后边着地的木片,俗说穿上网鞋,以免使用时竹杆插到海底的泥沙中去。捕虾时,网的前面的簸箕口紧贴着海底。人在网的后面推着网向前,将小毛虾收进网内,故而叫作推网、推虾皮儿。

       推虾皮,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虾篮。虾篮用竹篾编制,圆形,肚大口小,可装鲜毛虾一百余斤。虾篮的上口周围匀称地拴着三个大干胡芦,推虾皮时虾篮拖在捕虾人身后的海水中,既是盛虾皮的工具,又是重要的救生设备。三个葫芦中,要选一个结实的将上头锯去,然后经过加工,并用不漏水的塞子塞住,出海时,内装衣服和食物、淡水。三个葫芦修好后,用桐油油过,晾干,拴在篮上即可。

       推虾皮,另外的工具是一副高跷,高度一米左右,当海水较深时,捕虾人便可以绑在腿上增加高度,需要时还可以在再接上二三节,总高大约二米左右。高跷越高费力越大,因而一般以两节为宜,如不是确实需要,不会使三节。抬网时切忌迎风,防止大风把网刮翻,扣在自己头上,踏上高跷,尤其需要注意,一旦大风吹翻了虾网,往往会出危险。

       推虾皮最好季节是麦收后和秋季,沿海地区渔家一些置不起船网的人家,是专靠推虾皮来养家糊口,一些虽有农田,但家居海边的农民也要以推虾皮来补贴家用,因而每当汛期到来,推虾皮便成了沿海村民的一件大事,有的人家一家甚至有三把推网。

       推虾皮一要用力气,二要有技术,三要会看潮汛。虾皮不是每潮都有,也不是每个水域都有,它是成群的集游,游到哪里,哪里便形成一个密集的团(立体虾群)。每当虾皮的旺季,潮水尚未落完,海边便集合了一群群扛着推网来推虾皮的人。什么时候下水,朝哪个方向进发,大家都静静地等着有经验的人发话。当发现海鸥群集,在海面上翻飞,无疑那里便是出现了虾皮,人们便争相下水,涌向那里。虾皮密集时,推网下水不多时便觉得网沉推不动,稍稍抬网,便见密密的虾群从网口向网里涌。这时一边抬网,一边用瓢向篮里舀,有时一网能装一篮。这时人们顾不得疲劳,迅速收网,往岸上送货,体力强的人一潮可推两趟。

       每当出了虾皮,村上便热闹起来,凡有网具的家庭,全家出动,男人推网,女人在家将虾皮煮熟晾干。还有的要到海边接海,帮着往回担。

       虾皮有时会在深水里出现,于是人们需要绑上高跷,进到深水去推。虾皮少时,每网只能推一二斤或更少,有时甚至是空篮而归,但渔民怕错过了出虾皮的时候,在夏秋季节,总要每天扛上网到海边转一圈,叫作“有利无利常在行(音hang)”,都想碰运气遇上个丰收潮。

        虾皮是用力气推来的,接海的人们倍加小心,将虾皮轻轻从虾篮里舀出,放到预先铺着包袱的竹筐里然后担回家,将虾皮放到锅里用水“炸”出来(这里所说的“炸”,其实是煮)晾晒。炸虾皮是很有讲究的,放多少水,多少盐,什么时候将虾下锅,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定数,马虎不得。

       虾皮炸熟后,捞出控干,再放在芦席上或薄帐上晾开,撒虾要均匀、疏散,晒虾皮一气干透收起来为最好。存放必须放在缸、坛、罐子里,取其不透风、不漏气,这样能保鲜、保色、保质,到卖时仍然鲜白,拿到手里觉得轻干,吃起来味道鲜美。  

       日照沿海地区的推虾皮,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沿海渔民赶海的一项重要内容。

       5.拾海旋儿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渔家靠大海生存,单是那广阔丰饶的海滩,就不知养活了多少渔家儿女。

       老家的海滩广阔,南北长二十余里,退潮后从岸边向海里直走五里都不到潮边。每到春末夏初,太阳升高,退朝后的海滩上飘着袅袅升腾的水蒸气,像雾又像云,那是美丽的奇观。水蒸汽中,远处停泊的渔船和那赶海的人群,都像漂浮在半空,虽不是海市蜃楼,却又像海市蜃楼。

       老家的海滩丰饶,那各色贝类、蟹类总是取之不尽(80年代尚且如此)。住在海边的渔家,中午做熟午饭没有咸菜,逢潮水适合,提着篮子下海,二十分钟回来,所获得小鱼、小虾、海蟹便可炒几盘海鲜小菜。因而,每当落潮后,妇女儿童便是海滩的主人。海边的人都会赶海,都要赶海。

       渔村的孩子们初次赶海,最容易的事就是拾海旋儿。海旋儿是一种圆锥形的小螺类,个头比黄豆粒大,比花生米小,外壳坚硬,带有花纹,非常美丽。因而,它的学名就叫塔螺。海旋儿生活在潮间带的海滩沙地上,以泥沙中的微生物为食。它繁殖很快,因而海滩的水边特别多,退潮后它在浅浅的水洼里慢慢爬动,后边拖起一道浅浅的沙痕。一脚踏上去,有时能踩到几十个。儿童们提着篮子,在众多的海旋儿中拣大个的装进篮,一个潮水就会捡到小半篮。

       海旋儿壳硬,肉鲜且香,因而虽小却很受人青睐。煮熟后用别针、牙签之类将肉挑出来吃,很美。夏天的晚上,海边的人们坐在小板凳上边聊天边挑海旋儿,像是庄稼人嗑瓜子一样惬意。记得小时候,爷爷讲了一谜语让我们猜:“花花的外皮尖尖的顶,生是一斗熟十升,大人小孩吃一顿,剩下八升加二升。”如此直接的谜面,海边的人一猜就知道是海旋儿,因为它的外壳上有花纹,且顶是尖的,人们吃它的肉,壳子是不会少的,用升斗来量,自然不见少。

       旧时,海边的儿童会在周日去拾海旋儿,到市上卖掉,攒钱可以买铅笔、买本子。遇到潮水合适,上午去拾海旋儿,下午便可到集市、街头去卖,许多儿童手提小篮子叫卖,“海旋儿,海旋儿,二分钱一茶碗”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个周日可赚几毛钱,但那时却是一份不错的收入啦。

       海旋儿浑身是个宝,它不仅肉好吃,而且壳亦是海洋工艺品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它的壳满是花纹,尖尖的顶端有一红点,人们用它粘成小鱼,生动、可爱。用它粘成的的小花篮,精致美观。用它做一些贝类雕塑盆景的支脚,坚固结实且永久不会变质。海边旅游景点的卖海洋纪念品的小摊上,到处都可见到它的影子。

       住在海边的渔家儿童,每人都有拾海旋儿的经历。记得小时候每当约好同伴准备出发,母亲总是叮嘱“涨潮快回家”,有时会附加一句“拾些泥溜儿回来,晚上吃面条”。

       拾海旋儿,也可以拾到泥螺儿,老家的人叫它泥溜儿。那时,海滩上遍地皆是。平时人们并不把它当作要捡的对象,但用它煮汤下面条,鲜得很,因而人们在做汤面之类的饭的时候会想到它。秋天的泥螺很肥,煮熟后,它的背壳的两边鼓起黄黄的脂肪,汤可做饭,肉可食用,味道很美。80年代前后,海边的人做饭用海鲜调味,很少有人买味精。

       拾海旋儿偶尔会捡到香螺,香螺爬过的辙很明显,在弯弯曲曲的泥辙的顶端,有一个香螺藏身的鼓鼓的小沙堆。尽管它隐身于泥沙中,像鸵鸟一样自己看不到别人,就认为万事大吉,但那鼓起的沙堆就像鸵鸟的屁股,恰恰暴露了它的藏身之处。

       拾海旋儿,也会捡到官人脸蟹和千人捏蟹。官人脸蟹,样子扁扁的,很丑,落潮在浅水中可捡到它。它的背壳上的纹络,活像一个京剧花脸的脸谱,吊眉竖眼,形象奇丑,因而渔民们也称其为鬼脸蟹。千人捏是一种圆圆的小蟹,爪很长,圆滚的壳非常坚硬,千人捏不碎,因此得名千人捏。煮熟后全身黄里透红,用锤子敲碎才可吃,肉极其鲜美。

       拾旋儿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年前听人说,海旋儿可以作为养虾的饵料,碾碎用来喂虾,于是人们都去用网子扒海旋儿卖给虾池赚大钱。如此一来,海旋儿渐渐地减少了,远不是当年随处可捡的景象了。但每当在市场发现了用海旋儿做成的的工艺品,或偶尔看到人们在挑食海螺儿,总会记起儿时赶海的那些美好时光。
  1. 排船
       在日照,造船称排船,这有着悠久的历史。王莽天凤四年(17年),吕母在崮河崖(故址今在奎山街道)起义,攻取海曲县城,“引兵入海,其众浸多,后皆万数”。(《汉书·王莽传》)起义军万人出海乘船,足以证明汉代日照已有了造船业。唐宋两代,日照的造船业已经颇具规模。然明清“海禁”,“片板不许入海”,日照的造船业由萧条到消失。直到清末开海(田文阁注:清朝取消禁海时间应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故应是清朝前期即已开海,上折者之一即有涛雒进士丁泰),日照的民间造船才开始渐渐兴起。根据1931年《山东农村报告》刊载,日照七个海口渔船数目为:金家沟口21只、涛雒口43只、夹仓口18只、张洛口18只、岚山头24只、石臼所26只、王家滩口18只。(1987年日照水产局《渔业志》初稿)

       在那个以海洋捕捞为渔业生产基本方式的年代,渔民视船如家,造一条船不但耗资不菲,而且兴业败家往往系于一船,因此旧时大户人家对决定造船与否慎之又慎,那些寄托着渔家美好愿望和有浓重的海神崇拜色彩的造船习俗便应运而生。

      古时造船前首先要做好五件事:相面、择匠、择地、择日、祭祖。

      相面:这是船主在造船之前所做的首件大事。古时船主在决定筹划造船之前都要先请相面先生相面,如面相“宜于造船生财”,就可大胆准备造船。反之,则放弃此念,等时来运转再作筹划。

      择匠:造船准备期间,船主要选好三大匠(木匠、铁匠、捻匠),标准是技术好、人品好,工头(技术总负责人)生辰八字要与船主相合。如相冲,必须另选工头。

      择地:既要考察便利因素,又要考虑安全因素。标准:一是临海的高地,船造好后易于滑到海里。二是在海滩上围一个干塘,俗称旱坞。周围用堤圈起,防止潮水冲灌,等船造好后,掘开堤坝,挖一道沟(俗称龙沟),引水使船下海。三是在龙王庙附近选择场地。船造好后在地上铺高梁秸、海泥,泼上水,将船拉下水。据说在海滩造船有海神保护,在寺庙周围造船有庙神保护,任何妖邪近前不得。

      择日:一切安排就绪,要请识晓周易的风水先生或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查一个好日子,然后开始收拾场地。收拾场地要先安排好各作业场,围好周围堤坝,确定好船的主体安放位置及朝向等,并安排好工人的食宿房舍。
祭祖:是在动工的前一天举行,被称为谢祖灵。意思是因为祖宗有德,子孙才有财力、有志气造船,祈祷祖上保佑平安。祭祖时,船主备三桌酒,照例是鸣炮、点烛、烧香、敬酒、焚纸、三叩九拜。这三桌酒宴在祠堂内或家中举行,宴请族长、房长等地方权威人物和近亲,为的是得到大家的支持。
造船按工序进行,先要备料。一条大船(二桅)建造需要半年时间,木匠备料就得几个月。因为造船用料很讲究,做肋骨、拉木,要用硬木中的槐树、柏树、榆树、柳树,做船外壳和舱板等要用软木中的松树,桅杆要用杉木,舵杆要用家槐。

      造船要先制作船的大部件,然后组装。做料工序进行一段时间,便举行上墩仪式,亦叫铺墩,三桅以上的大船叫支龙骨。这是船体组装的开工仪式,因而要择吉日。是日,船主摆供,上香焚纸,燃放鞭炮,向海而拜,祈祷诸神保佑造船顺利。木匠将中心肋骨按要求固定在船底板上,将船的基本轮廓摆布出来,此为铺墩。肋骨安好,船体的组装正式开始,这一日船主要设宴宴请木匠及铁匠、艌匠以示庆贺和勉励。

      以上工序完成,便是上拉。拉,是木船两舷起拉力作用的从船头拉到船尾的整根圆木,每边三根,从上往下依次为二拉、大拉、三拉。大拉在中间吃力最大,二拉在上边亦叫顶拉或锁口拉。上拉一要有力气,二要有技术,拉安装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船体结实与否,因而上拉时船主要到现场分烟、分糖、放鞭炮,晚上也要设宴庆贺。

       上拉之后便开始做船面与舱。先安前后拱梁,拱梁用于支撑蒙子(甲板),后舱三道,前舱两道,浅弧形,硬木制作。并固定桅杆面梁,以稳定大桅,还要做好舱下的金刚脚(船底插桅杆的窝槽,金刚脚前后与两个脚梁紧紧相扣,用以固定桅根)。然后,在船的后尾上端安装上舵梁子,舵梁子中间有凹槽,可以稳固舵杆。


      接着铺设甲板,叫压蒙子。甲板铺好,要安虎头。虎头是安在船最前沿上端的横木,上面装有虎牙用以稳固锚缆。稍大一些的船,有后艄楼子,因而要装山座。山座也叫燕翅,在船尾两侧,三角形,向上翘起,由后梢板和后护水板组成。两山顶端,有横木连接,此横木叫担梢梁子,用以搁放大桅。担梢梁子之下装绞关,用来提舵与下舵。接着要安兜腚板子,兜腚板子用多块竖板拼排而成,吊在担梢梁上,成一悬空小平台,为掌舵、坐息之用。然后做舱盖,舱盖俗称锁封,两舱盖之间要有流子,便于排水。


      船体基本组装成型后,便上金头和雕龙眼。上金头,即钉上船头迎浪的面板。金头是斩风劈浪的“出头椽”,因而必须是木质坚硬的槐木或榆木板。金头在最后组装,上好金头,船的主体即算基本完成。

木匠最后为船做眼睛——雕龙眼。金头,即两侧船的一双眼晴,称之为龙眼。龙眼要用黑白色彩涂描,中间涂从公鸡冠子上取来的鲜血。龙眼中心各钉一个钉子,谓之元宝钉。做龙眼要选择吉日,时间不能与船主生肖八字相冲。


      做龙眼的树木古时必须是乌龙树,据说此树原是龙王手下的龟将,用它做的眼等于有龟将引航。龙眼内必须垫入有帝王年号的银元和铜钿,表示龙眼已受帝王封敕,龙王也无法刁难。钉龙眼必须在上午辰时。龙眼钉好,还要用船主从庙里求来的开光牒贴在船眼上五至七天,为木龙育眼神。最后,船主在船上摆供,祭拜观音,祭毕把观音像移入新船舱的神龛中,每日香火不绝。龙眼必须是工头亲自雕刻,别人不得插手。龙眼大小要与船体比例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龙眼钉好后,船主要给工头一个重重的红包作为褒奖。


      船体基本完工,木匠师傅开始立船桅。桅杆有大小之分。造大桅俗称请大将军。大桅一般高11~12庹(tuǒ,人张开双臂的长度为一庹),造船木匠以一竿子(1.67米)为一庹。桅根为四方形,安坐在桅窝子(金刚脚)里,前面依靠大面梁、二面梁,后有大档、二档和桅夹子支撑。在金刚脚处填进缝隙之间作塞子用的木块叫点,亦叫好汉子,因吃力最大必须选用结实的枣木、槐木,以固定桅杆。桅顶部置滑轮,便于升降船帆。桅最顶端设桅旗(龙旗),旗飘可辨风向。


      船的小桅俗称二将军,亦称头桅,树立于船前首,以圆杉木为之,无桅夹,有桅窝。行船,跑长途,风力适宜时,在大桅张帆;短途、拉网作业和大风时,在小桅张帆。


      编舵,是造船过程中木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船舵是船的根本,渔家特别看重,俗话说舵是船的根,又说“秤不能离砣,船不能离舵”。船舵由舵扇、舵杆、舵牙组成。舵扇由数块板拼作,用铁扁担(横穿在舵板中心起拉力作用的扁长铁筋)配麻坯和枣核钉暗接。舵杆要用家槐,分别用四五道铁箍套紧。舵牙用以左右扳舵。普通舵牙为弧形,短而弯,使用时不妨碍摇橹。太平舵牙粗大,用于有大风和跑长途时之用。


      当木工开始做桅、舵的时候,艌匠师傅便开始了紧张地艌船工作。艌船是用桐油拌生灰和麻丝,将船缝艌紧,使其不漏水。并把船体上的钉眼处理好,做好防腐。一条船木工很少用卯榫,几乎全用铁钉连接。到底用了多少趴头钉、扒钜钉、枣核钉、长短直钉,谁也记不清,故有俗语“天上多少星,船上多少钉”。这些钉头都不能暴露在外边,木工要把这些钉子头作暗处理,艌匠则要用桐油将这些钉子涂好,然后将缝隙用麻丝艌紧,用石灰膏将缝隙抹平,使钉子头隐藏在船体内。艌过的船体上,除了横缝,一排排的竖缝也错落整齐,用石灰抹过后,远望如新砌的砖墙一样美观。


      艌匠用的工具是斧子和凿子,但斧是钝斧,不能砍,只能砸。凿是钝凿,不能凿木,只能艌缝。他们的拿手绝活是排子斧。当新船体造好后,一溜排开十几个艌匠,围住船体,开始艌船。这时,领工艌匠首先用斧轻敲艌凿“砰砰”两下,接着十几把斧便一齐和着节奏敲击艌凿,“咚咚咚”,将麻丝和油灰艌入船缝。就这样“砰砰”“咚咚咚”反复进行,而且不断变换着“鼓点”,像是劳动号子,又像是铿锵的音乐,飘荡在造船场地上空,令人格外振奋。艌船完成后,再进行最后一道工序——船体刷油,一艘新船即宣告竣工。

新船落成,要起船名。起名一般在落成典礼的酒宴上,请木工工头命名,也有请懂文墨者查阅资料定名。但不管怎样,新船一旦命名,哪怕几经翻修或拍卖,名字都不可改变。


      新船落成,照例要举行下水仪式,在日照沿海这叫开光。开光,要择吉日。是日,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纸、烧香、放鞭炮,将红绿布条悬挂船头,向海龙王致敬。备两只大公鸡,一只在船头处开刀,鸡血从船眼流下,染红船头,这叫开光,又称挂红。岚山一带称此举为灌带,也称染龙眼,表示该船像龙一样睁开大而亮的眼睛,保佑渔家平安吉利、生意兴隆。另一只公鸡放掉,谓之放生,意即遇上海难也可免于一死。


      开光后,即可试船,俗称下河。下河时,除上香、焚纸、大放鞭炮外,还要在新船上插上亲朋送的旗,或插上“摇钱树”(带叶的青竹子)。亲朋邻里聚集岸头,欢送新船下水。开光的另一内容,则是宾朋贺喜,新船试航。新船下水,就跟儿女结婚一样,要事先发请柬,诚邀亲戚朋友前来贺喜。古时有的送贺款,有的送幛子(六尺花布,表示六六大顺)。船主同时邀请村内有名望的族人与亲朋一起共同参加开光仪式,然后一起登船出海试航。在近海试航几圈后,大家上岸,船家举行隆重的家宴,庆祝试航成功,致词答谢匠人师傅,并向亲朋宣布新船名字。晚上,船主要到海边祭海,敬龙王、海神娘娘、风神、鱼神,并在新船上住一宿,这称之为“压船”。

       自此之后,这艘新船便可乘风破浪,加入了渔业生产行列,与渔家一起,开始了扬帆耕海的生涯。
 
  1. 艌船
       每年春节过后、春汛开海之前,老家的渔民便开始了出海捕鱼的各项准备,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艌船。艌船,也叫渔船上护,旧船隔几年要进行一次。新船排好后,艌船是最后一道工序。

      沿海渔家对艌船特别重视,每当艌船,首先要选择匠人。艌匠一般由一个笮头(工头)带领的一伙人。名声好的笮头带领的团队,每年的活儿都排得满满的,往往得早早预约。约好后,还要看笮头的生辰八字是否与船主相合。如果相克,则辞掉另约。

      艌船前,备料讲究一个精字,艌船用的料是桐油、石灰和麻丝。桐油,要选好的。石灰要选上等的灰块,在干净的地面上加水泛开,还要筛选。最后,在石碾上与桐油和在一起反复碾压。

      旧时,老家村前土地庙一侧的空地上,有一个平整圆滑的大石盘,中间有一个臼形的石槽,大约有40厘米深。石槽里有一个中间厚周边薄的大石轮,直径有1.5米多,中间穿一木杆,宛如大中药碾子。备料时,人们将白灰、桐油和在一起,在槽中来回碾压,使其成为糕状,直到碾到很黏为止。每天早上,碾灰的人要排号等候。

      艌船第一步工序是将船搬吊,当地俗语:“艌匠好学,望眼难凿。”意思是钻到船下仰面朝上的艌船难度太大。因而人们为避开仰凿,便须将船侧立起来或翻转过来,在沿海忌讳说“翻”字,于是这个过程就叫搬吊。

      搬吊需要多人协作,先在船上扎好架子,拴好绳子,然后由一人指挥,大家一齐动手拉绳,吆喝起搬吊号子。当领号的“哎——咳——”一声响起,大家齐声和号,搬吊开始。搬吊号子是多种渔家号子的一种,只有简单的带有指令性的词句如:“齐用力呀,劲使匀呀”和“哎——咳——哟——嚎”之类的虚词,但在整个过程中,作用却很重要,人们用它来凝聚力量,控制节奏,号子打得好,搬吊才会顺利。渔船搬吊后,要用架子及多根木桩固定,由船主焚纸放鞭,举行祈祷仪式,算作开工。

       艌船的整个工序中艌缝是关键。缝,又分板缝和钉缝。艌缝,是将麻丝沾上桐油,用钝凿嵌进缝里,用斧子轻轻敲击钝凿将其砸紧,每道缝填若干麻丝直到填满,然后用桐油石灰泥抹平。每处船缝都艌好以后,最后上一遍桐油,艌船就算完成。

      艌船要先搓麻,用桐油均匀地把麻丝浸透。然后是搭油(刷油),用小刷子均匀地把桐油刷在木板缝中。而后是抹灰,把调好的灰泥抹进板缝。再后是艌麻,用凿子一层层把麻丝艌到木板缝隙的深层。在艌麻过程中,要一层一抹灰。最后是用灰匙反复地在活面上敲击,如修路的压路机反复碾压一样,使艌出的活浑然一体。老工匠说,要“九叠十八艌”。

      艌缝是个细活,又是个技术活。古时大户人家艌船特别讲究,传说有一大户要求每个艌工每天只艌三尺缝,要以锥子扎缝验收,以针扎不进为准,为的是保证艌船质量。

船缝艌好后,要求石灰抹得平滑、结实,有的把一个黄豆放上去,要一气吹着黄豆从这头滚到另一头。“眼里藏不得砂,船上容不得针”,意思是艌船时要连针尖大小的缝隙都不能遗漏。

      艌匠们的拿手绝活是排子斧。当一条大船艌缝时,一字排开十几个艌匠,笮头空斧敲两下凿子“砰砰”,众人一齐和音“咚咚咚”,这样“砰砰——咚咚咚”“砰砰——咚咚咚”,整个工地响成一个节拍,节奏整齐、响亮。当笮头变换节拍,众人又一齐跟着变化,整个工地响着铿锵而优美的旋律,既是艌船号子,又是劳动的乐章。

      排子斧的鼓点还可根据不同的工序变换节拍,艌小缝则“咚,咚—咚”“咚,咚—咚”,还可变换为“咚,咚巴咚”“咚,咚巴咚”,中间敲一下空斧,整个工地弥漫着石灰、桐油的芳香,加上劳动的音乐,和谐而热烈。

      新船艌缝从船底开始,最后艌船里、船面。当船底艌好后,再将整个船体刷桐油和漆。至此,算是全部完成。此时,船主要宴请众匠人以示感谢。
艌船,是古老的传统工艺。从有造船开始就有艌船这个行业,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工艺、用料及某些程序已有了不少改进。但艌船的绝艺——排子斧,以及艌缝那认真细密的工序、那充满活力和韵律的艌船号子,却是一直保留下来,成为日照沿海渔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染网

      渔网,如同渔船一样,是渔民最重要的捕鱼生产工具。在我的老家,旧时有一种常见的渔事活动——染网(亦称血网),即用猪血定期浸染渔网以作防腐。

      在渔网是用麻线或棉线编结的时代,每年春天渔网下海前都要做一次防腐处理进行维护,而染网就是渔网维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不然,渔网在海水中十几天就会长海苔。夏天解上网,如果遇上连阴天,渔网无法晒干,就更容易霉烂,渔民们费全家之财结成的渔网用不了一年就会坏掉。因此,沿海先民在千百年的捕鱼实践中琢磨出这个用猪血染网防腐的方法。

      我小的时候,记得老家的南墙根常年斜立着一个椭圆的大木盆,爷爷叫“大木樧(sha)子”,这便是专门用来染网的主要工具之一。木盆的楠木板被猪血多年浸透,尽管早已晒干,仍发出浓浓的腥气。这木盆底窄处恐怕也有一米多。记得我们常跑到里边站着,量一下身体长了多高,看能否扒到上沿,因而也常常遭到大人的呵斥,他们是怕我们将木盆弄翻,砸伤身体。

      染网用的猪血要在春节前筹集准备,因为春节前是农村杀猪较多的季节。大户人家和新办网的渔户,每年染网所用的猪血数量较大,不得不到四乡托亲戚帮忙收集,用油篓或木桶送来,存在一个大缸里备用,地方上的渔行也会从外地购进猪血,卖给渔户使用。

      每到染网的日子,渔户家里都很忙活,先要场地上支一口大锅,为蒸网做好准备。支锅的锅台,要用石块砌成,因为它要承载网的全部重量。

染网时要用一个大缸来盛猪血,并用一个直径约1.5米、高约2米的大木桶来盛渔网(木桶的功用相当于蒸笼),染过的网放在一个大木盆里以便将猪血控干。

      染网的渔民,身穿不透水的“油衣”,只露出两只胳膊。先将猪血用细眼的网片过滤,筛出已凝固的血块,并将血浆在大缸里调匀,然后将渔网一缕一缕放进缸里浸泡(像染房里染布一样)。当渔网浸透后捞出来,在大木盆里控干,装进大木桶。一条大网,一下子能装满一桶。小点的网,一桶也只能装三四条。因而大户人家染网,要装好多桶,分多次进行。装满桶后,将桶口用绳子和四根木杠子封紧(木杠两端要出一块),将锅里加满水,放上一个用竹片做成的篦子,然后众人一齐动手,将木桶倒立,抬起封桶口的木杠,将桶抬到锅上。桶口要比锅大,加之有四块木杠支撑,重量完全由锅台承受,使渔网不与锅接触,并将桶口周围用泥土封好,防止蒸气漏出,然后开始生火蒸网。蒸网过程中不时有人站到锅台上试试木桶的的底热了没有,烧火的人要听锅里的响声,防止锅里的水烧干,直到蒸透为止。

      蒸网时,网纲和关键的绳索如捆筏子的麻绳等,都要一起染好放进桶内蒸透。

      新网染网之前,要进行拽网和油网。

      拽网是为防止新结成的网还(松)扣。方法是在空阔的场地,两端扎好架子,用铁棒将网的两端串起来,用滑轮将渔网拉紧,用木棒敲击,有时还要站上去人来回走动踏紧,使新结的网扣紧死。油网是将拽好的网用桐油浸泡一遍晒干。这样的新网染过之后,才会结实耐用。

      当渔网蒸好,要从锅上把桶抬下来,这叫下桩(zhuang 读去声)。然后大家一齐动手,把桶正过来,将渔网扯出晾开、晒干,染网的工序就算完成。

      用猪血染过的渔网,线条硬实、透水性好,不长青苔,夏日不怕腐烂,且带有浓浓的猪血的腥味,很多鱼类亦闻腥而至,蜂拥而来,捕获的效果更好,因而旧时渔民们每年都要将要血染几次。夏秋两季,大网,大方网,每一汛都要染网一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渔网材料的尼龙绞丝化的推广,麻线、棉线织网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因而老家一带渔民用猪血染网的渔事也早已成为历史了。

      9.纺缆

      旧时的沿海渔村,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季节,靠大海谋生的沿海渔家,过了正月初三,便要考虑和安排一年的渔事,谋划好一年的渔业计划,开始紧张的渔事准备。


     纺缆,日照当地沿海渔民习惯称之为放缆(大概是谐音之故)。上世纪70年代之前,这是日照沿海渔村春节过后渔事准备工作的第一件事。


     缆有多种,分大缆、根缆、叉缆(叉子)、系子缆、脉缆、虾须(坛子网拴在网上与根缆连接的两根缆绳)、锚缆等,渔家根据各种缆绳不同的功用决定其粗细,又要根据当年出海作业的网具来确定各种缆绳数量的多少。
那时,除锚缆用红麻外,其余缆绳均用稻草和芦苇合成。

      纺缆的第一道工序是将纺缆用的稻草或芦苇压软,这样,一则便于纺绳,二则经久耐用。压草时,先将清水润好的草铺开,均匀地排成一长溜,从场的一端铺到另一端。然后由四至六人拉着大碌碡(大石磙)在草上来回碾压,状如压路机在压平路面。因压草最忌刮风或烈日暴晒,所以压草多在无风的清晨,一般从拂晓开始,直到朝阳初出,此时一场稻草基本压好。

      纺“柴缆”前则需要压芦苇,只是要在压好后逐根用竹片去掉苇叶、苇裤,其他程序与压稻草一样。
缆分纺坯和成缆两个部分。纺坯是纺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由两人操作,一人纺坯,一人拧坯,技术要求较高。纺坯的好坏直接决定缆绳的寿命与质量,因此,纺坯者多为有经验的渔民,拧坯者(俗称打小吊子的)则多为儿童或妇女。

      纺坯通常是在一条宽绰的胡同里或较为宽阔的场地上进行,一端在地上楔入一个木橛,放坯者左脚紧挨木橛,踩住坯绳,当觉得脚下有力了,轻轻抬脚一放,随之添一把草,松一下手,坯绳即延长一段。拧坯者身上背着吊子,一边拧,一边后退。放坯者随放随添,拧绳者边拧边退,一直到退到规定长度,将坯绳卸下,两端都拴在木棒上。

      放坯质量的好坏,主要看放坯者握草的手上功夫,既要把草握紧,又要凭感觉将草理匀。因而,放缆最怕放柴缆,因为芦苇硬且有刺,每放柴缆,放坯者尽管要用坏几副手套,每次下来,手虎口还是血迹斑斑。

      成缆是最后一道工序。当放坯全部完成之后,在放坯的场地一端楔进两根1.5米高的木棒,中间绑一横板,木板中间安装三个吊子(摇把,又叫旋子),三个吊子的弯曲的摇柄又分别穿在另一条木板的三个孔中,可以使三个柄同时摇动,由两人操作。另一端则是一个“拖子”。拖子由五根木棒连成的两个锐角三角形组成。一个三角形平躺在地上,尾部压着一块石头,另一三角形竖起,底边绑在一起。两个三角形的顶角用一长木棒或绳子连接固定,竖着的三角形中间横一木板,中间穿一个大吊子,由一人操作(纺柴缆时两人)。

      成缆开始,一端的三个吊子上拴三根坯绳,另一端拖子上的大吊子将三根坯绳的另一头拴在一起,由一个叫“瓜”的木制器具控制成缆速度。这瓜是由一块槐木做成,扁椭圆的瓜体上有三道弯曲的导沟,中间穿一横木,由两人抬着移动。两头吊子手按相反方向转动吊子,坯绳经过瓜的调节,三股合成一股。

此时,两头打吊子的渔民唱起了成缆号子,拖子慢慢随缆绳的拧紧向前移动。

      那成缆号子虽然没有表示意义的词汇,只是些“哼吆哎嗨”之类的虚词,但曲调很有特色,开始舒缓,随着缆绳越拧越紧,节奏越来越快,直至缆绳拧成。当抬瓜的两人,从拖子一端走到另一端时,一根缆绳即宣告完成。

      随着渔业工具的改进与发展,今天,传统的缆绳已被钢丝缆或尼龙缆替代,稻草、芦苇纺缆工艺也已不复存在了。但那光滑滚圆的大碌碡,那小吊子“吱吱呀呀”有着音乐节奏的叫声,成缆时渔民那“噫哟哎咳”的号子声,却依然留在沿海渔民的记忆之中。

     10.结渔网

      生活在海边的渔家儿女,大都有过结网的经历。因为古时渔网都要靠手工编结。每到冬闲,有船网的人家要添新网,必须全家一齐动手结网,没有船网的人家,要到别人家揽结网活儿,为的是挣几个工钱,补贴家用。
结网的准备工作是雕梭、缠线、拔网头。

      梭子是结网最主要的工具,用长约二十公分的竹片雕成,一端是一半圆形梭尖,尖部雕一方孔,方孔中间留一小柱叫梭舌头,用来挂线。梭的下端有两个脚,用来挡住线不脱落。

      雕梭是个技术活,先将竹子截成跟梭差不多的竹片,放在水里浸泡一昼夜,将竹片泡软。泡软的竹片,一是容易雕刻,二是竹子不裂。然后用斜刃的刀具,将泡软的竹片雕出梭舌头和方孔,再根据网眼大小,雕修成相应(大、中、小三个型号)的梭子。

      雕梭的同时要雕塞子,塞子是用来控制网目大小的竹片,中间厚,两边薄,长约十公分。结网时,将线绕在塞子上,以使网目的大小与塞子相同。

      拔网头,是结网的关键,要根据网的规格确定网眼的多少、网扣的大小。只有经验丰富的老行家,才有资格拔网头。拔网头同时用两个塞子,每个塞子的后边拖着一条长长的线。人们将梭上的网线绕在脚上拽住,左手同时握住两个塞子,一次要结两趟网。每结一段,要数一数,每一百扣系上一个记号,便于记忆,直到结完规定的扣数为止。

      结网是沿海渔家年头忙到年尾的活。每年都要添新网,就得全家动手,男人闲时帮着缠线,小孩上梭,老人做饭,姑娘和媳妇们结网。

       在沿海地区,评价一个姑娘如何,结网手艺的好坏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一个从山地嫁过来的媳妇,必须在短时间内学会结网,否则就会被人瞧不起。

      小时每到放学,都要先上梭,再做作业。

      结网有很多学问。一要快,俗话说熟能生巧,熟才能快。看一个手艺娴熟的姑娘结网,就像是在观看艺术表演:只见她手臂起扬,梭子翻飞,令人眼花缭乱,梭线穿网的“嗤嗤”声,像是有节奏的音乐。她们完全凭感觉在织网,而几乎不用眼看,哪怕晚上不点灯,月光下结网的速度照样不减。

      二要认真,还要有好记性。因为结网不是一个路子到底,有时隔几趟,隔多少眼要有变化。如什么时候要生(多出一扣),什么时候要煞(减少一扣),都有规定。如果忘了生或煞,要拆掉多结的网扣回到原处。这样一来要费几番的功夫,而且改过的网接头多、网眼乱、质量差,往往要受到家长的指责。因此,人们结网时在那些生或煞的地方都要用红墨水记出来。

      结网要先学会接线。接网线,要用专门的结网扣,不同的网线,要用不同的网扣。

      结网还要学会补网,因为结错了的地方,难免要修改,修改后的渔网要重新补好。补网的要领就是要做到每个扣与周围的网扣必须用四根线相连(俗称四条腿),这个过程要比结网难的多,因此,很多人只会结网而不会补网。

      一条大网,要结半年,当男人出海时,渔家的姑娘、媳妇们便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每人带着一个拴网的陶罐(陶罐是用来拴网的最好的器具,结好的网放进罐里,不占地方,结网时,罐作为一个拉力点,很实用),边结网,边谈笑,乐趣横生。姑娘们要谈新衣服做了多少,谁的衣服孬,谁的衣服好;媳妇们要谈丈夫回家勤快还是懒惰,孩子淘气还是乖巧;一些才嫁来的山里媳妇则讲一些内地的笑话、民间传说和枕边听到男人讲的那些海上新奇的故事。

      一条网结好,要择日杠网。杠网是把网片连缀到网纲上的过程。在天晴日朗的日子,渔民在广阔的场地上把网铺开,把网纲拉直,两端固定,然后把网片一段一段往网纲上连接。杠网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渔民操作,因为杠网不能杠偏、不能出错。有人说,大网杠错一扣就拿不到鱼,足见杠网要求之高,所以有的人家要专门请有经验的外人帮助杠网。大网(坛子网)杠网,则要同时做好网片的连缀。小生、中生、大生、密闲、朗闲、小煞、四煞(网片名)等各有固定位置,不能错位,不能颠倒。一切做好,即可择日染网备用。

      11.祭海

      日照渔家,最讲究的要算祭海习俗。祭海是在渔汛前或渔汛结束渔船回洋后举行的祭拜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的海神是人们崇拜而敬畏的龙王和海神娘娘。日照地区祭海风俗历史之久,参与民众之广,影响之大,在渔家众多习俗中独树一帜,是最具文化个性的民间风俗。

      (1)祭海的由来

      日照沿海,有“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求雨靠龙王”的习俗。人们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鱼货满舱,海上平安。日照地区的祭海风俗,正是源于对海神的崇敬与信仰。清代,康熙、雍正曾先后下旨祭海,更加推动了民间祭海之风的盛行。每逢开洋、谢洋时节,均要举行祭海仪式,渔民称行文书或谢龙水酒。礼仪定式讲究,程序完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日照沿海渔民沿袭这一传统民俗,保留了祭海的粗犷、纯朴的原生态风貌和独特传统习俗的深厚文化内涵。

      (2)祭海形式与内容

       日照民间祭海,形式多样。最初,小户人家多在自家船边设祭,焚纸、上香、奠酒、祈祷,然后向海上撒祭品。祈祷龙王爷海不扬波,渔船出海丰收,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平安。大户人家则要到庙堂或海边设祭场,到龙王庙举行仪式。开洋祭海,时间多为正月十六或谷雨前后,渔网“下河”之前,谢洋祭海多在六月。祈祷内容多为求龙王保佑渔船满载,求娘娘保佑人船平安。

       准备祭品:祭海活动的祭品很讲究,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供品,就是必须宰杀一头猪,整猪洗涤干净后还要精心打扮,嘴衔红花,身披彩绸,特别是猪背上还要蒙一层形似渔网的板油脂皮,寓意是一网下去,可以捕到肥猪般的鱼。准备期间,妇女们要用自己高超的技艺精心制作各种面食供品,其中主要是馒头(也叫饽饽)。做馒头要有技巧,不仅做得大,时间长了也不裂,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对其加以绘饰,即在馒头上描绘古朴典雅,非常具有传统风格的图案,如:丹凤朝阳、并蒂莲花、对蝶飞舞、双鱼戏水、金龙盘柱、双龙戏珠,还有花草图案“梅兰竹菊”等,形态逼真,令人叫绝。还有用面塑出神虫、鱼、虾、蟹等动物造型,堪称一绝。这些供品馒头之大(重达两公斤以上)、之美,都称得上是非常有价值的观赏品和精美的艺术品。

       祭海时间和人员:日照地区的祭海活动时间各地不一。董家滩、裴家村一带,每年六月十三日在夹仓海口北侧,龙王庙和海边沙滩上举行。岚山一带,每年六月初六,地点在海边“海上碑”一侧。涛雒周围村落,则在正月十六和六月十三每年两次,地点在鱼骨庙前海边。参加祭海的有渔行当家人、船主、船老大代表、渔民代表及负责祭祀仪式筹划的有关人员。

       祭海仪式:旧时祭海,形式并不统一,有时以船为单位,或以渔行为单位,大的祭祀则以村为单位。鱼骨庙前的祭祀,民国以前多以涛雒东联八村集体举行仪式。届时,以一村为单位筹办祭品。早饭后由渔民抬着装祭品的食盒和经过装扮的披猪等,与相关人员一起在各村负责者带领下,来到庙前,布置祭奠场地。而显达之家,则借此向庙内送匾送幛等。

      祭祀仪式的司仪,由村上大户人家德高望重者或村上识文墨者担任。

      程序是:先安放龙王牌位,上祭器、摆供品。人员到齐,祭祀开始,由司仪点燃红烛,燃放鞭炮。然后由司仪宣读祭文。

      各个海口龙王庙前的祭祀,清代礼部规定了统一祭文,据滕义常老人回忆曾用过的祭文为:“维神德昭寰海,泽润苍生,久寰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绩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遵祀典,式协良辰,敬布几筵,肃陈牲币。尚飨!”(大意是:神灵美德广布五洲四海,兴起雨露润泽苍生,辅佐水神土神保持永远均平,所有河流顺道畅通。常下及时雨贵于香油,给天下带来源源不绝的好处。功绩在于使江河湖海波平浪静,预告人民利涉河海。功绩在于资助万物生长,欣喜万物繁盛昌旺。仰借神灵庇佑,应该隆重报享。恭谨举行祭祀,共度美好时光。虔敬地设立灵座,庄重的陈列祭品。请享用。)
然后,由司仪宣布三献礼,三献是献高香、菜肴、黄酒。

      献高香时,主祭头戴礼帽,身穿长袍,在辅祭的陪同下来到供桌前,由辅祭点燃三柱香递于主祭。主祭双手将高香举过头顶,示意后插进龙王牌位前的香炉。然后跪在中央的拜伏凳上,辅祭跪主祭两侧后排,参加祭海活动的所有渔民等跪在后面,在司仪号令下行叩拜礼(一般三叩九拜),此过程又叫进香。

      献菜肴,由辅祭上前将祭品每样扯少许置于桌前地上(俗称献菜)。

      献黄酒,由主祭向龙王敬酒三巡(俗称奠酒)。祭毕,把桌上所有祭品扯少许放一容器中撒向大海,谓之“祭鱼神”。

      最后各船主往庙前照壁上贴对子,由于照壁小,好多对子都重叠罗压,看上去琳琅满目,内容都是预祝丰收,祈求平安的吉祥语。如“海不扬波”“满载而归”等。

      祭奠过程中,有大户人家许愿者可以叩拜许愿(如本家渔船满载,收洋唱戏三天等)。凡许愿,以后一定要兑现。

      一切程序完成,祭海仪式结束。清末民初,龙王庙、鱼骨庙前的祭祀,每年都有请戏的习俗。即祭祀结束,每年都要请戏班子唱戏,有的年份,会连唱几天。

      生产过程中的海上祭奠习俗:日照沿海渔民祭海,除了每年的集体举行仪式,平时海作业随时都有祭奠活动,以作为精神寄托。每年第一次出海前一天,渔民要到船上烧纸,祭告神灵,称“行文书”,即向各路神灵告知:“我们的船要出海了,请求保佑。”

      凡大一点的渔船出海,舱内都设有神龛。神龛有的供关老爷,有的供海神娘娘,左右置两小神像,一名曰千里眼,一名曰顺风耳。平日上香供奉,每遇风浪,祈祷保佑平安。

      大船在海上过夜,每晚都由伙夫烧几张纸扔到海里,叫烧水皮纸,目的在于结缘于海上诸神灵。此风俗始于黄花鱼船,后凡在海上过夜的船都沿袭此风俗。

      日照沿海有“四月八,过大鱼”的说法。每年四月初汛,常有大鲨鱼或鲸类大鱼出没于日照海域。凡船遇上“大鱼”,称此鱼为“赴龙宫赶考,浮出水面问路”。船上老大即撒小米于海,抛小红旗于水,谓“撒米施舍,抛旗引路”,并在船上烧纸谓“送盘缠”,目的在于祈祷它们赶快离开,免得掀浪翻船。

      祭海活动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人类生命来自海洋,人类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的自然天性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能量巨大,奥秘无穷,都使得人类视海洋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传统的祭海活动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海洋文化是指人类源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和物质文化生活内涵,是在利用海洋和社会实践过程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及行为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传统祭海则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现代祭海仪式在保持传统过程中的敬畏海洋主题的同时,突出了人类感恩海洋、关爱海洋的主题,由过去一味的向海洋索取,改为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反映了人类、自然、海洋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日照祭海活动,兴起于对大海的敬畏和对神的信仰,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沿海渔村还是以生产队为形式,逢正月十六、六月十三到海边或龙王庙上供,它是人们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过程中的精神寄托和依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祭海活动,作为重要民俗,在日照沿海地区被广泛传承,沿海地区的渔家节庆基本都含有祭海的形式和内容。祭海成为沿海地区渔民节日民俗文化的载体,有利于提高人类保护海洋的共识,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有利于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日照祭海活动,一直到民国末年都很盛行。1949年后,渐渐淡化,但始终没有间断,到“文革”时,庙宇被拆除,神像被砸毁,此活动消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日照沿海祭海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又逐渐兴起,但却由原来的虔诚膜拜已转化成礼仪性、娱乐活动。人们把祭海奉为重要的节日,但却又摒除了其中的迷信成分,注入了具有时代特质的新内涵,成为人们崇敬海洋、欢庆丰收、祈福平安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日照祭海活动已由当初自发的民间祭祀演变成区域性文化活动。
 
      编者注:

       滕怀森  1948年1月出生,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刘家湾村人。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历任中学语文教师、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中学副校长等职。1989年至1991年担任山东省高考阅卷教师。他出生于沿海渔家,童年及参加工作初期一直生活在渔村,居家紧临大海,长期与渔民生活在一起,多次随船出海,亲历和目睹了渔家的生产、生活和渔村的发展变化,有丰厚的渔家文化知识积累。退休后,致力于日照地区海洋文化探讨与研究,参与编写《山东省区域文化通览·日照卷》(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日照文化简史》(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中关于海洋文化的章节,发表作品25万字。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日照沿海饮食习俗

    日照沿海饮食习俗

    日照沿海地区受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形成一系列渔家生活习俗。这些习俗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厚的民俗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日照沿海渔家饮食习俗颇具特色,特殊的劳动环境和方便的海鲜鱼类,使这...
    2017-07-1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