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夕阳红艳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22





  记得,我在农村的时候,老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就是"人少好吃喝,人多好干活!"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在走进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幸福苑的时候,才明白这句充满生活哲理的俗话的真正内涵。


  在幸福苑,我了解到,这里事实上就是一家养老院,起其名,目的是要让老年人在这里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因此,我作为生活在这里的20几位老年人的同龄人,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很容易。他们都是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与他们一见面就能感觉出来。他们性格率真,大多数与我一样同出农门,有共同语言。他们习惯有什么说什么。


  居住环境怎样、伙食好坏、服务如何?这是他们最关心关注的三件大事。一天下午3点,我等他们睡完午觉,活动过筋骨,就与其中的12位老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座谈。我首先问他们在这里生活愉快不愉快?喜欢不喜欢这里?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在这里日子过的很开心!这里对我们很好,服务热情周到,我们很喜欢这里!他们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都非常优秀,属无忧无虑型的。接着,我问他们这里伙食怎么样?他们纷纷发表意见,争先恐后发言,集中到一起就是:饭菜五味调和百味香,天天不重样。什么米饭、馒头、花卷、面条、包子、混沌、鸡、鸭、鱼、肉、鸡蛋、牛奶,应有尽有,一天一个样,换着口味吃,吃得老年人"乐不思归"。他们中间有的是公职人员,有的儿孙满堂,回家两三天就返回来了,其原因就是这里一天三顿饭都有人管,而且到时就开饭,生活有规律性,非常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天天"坐享其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感到无比幸福快乐!他们把这种"心满意足"的生活归结为"人少好吃喝,抱团取暖乐悠悠",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初,经邢台市民政局批准,幸福苑创办人、投资者--乐善好施的邢台癫痫病医院院长张春风,不但斥巨资修建一座面积庞大的"四合院",院内有多种树木、花草、健身器材、游乐设施,院周边有20多个供老年人居住的房间,里面各种生活设施齐全;为了加强管理,办好幸福苑,让老年人在这里吃好喝好玩好,他还亲自当幸福苑负责人,并专门聘请一位从部队转业的高级厨师侍候老年人,为他们做"美味佳肴"。这位厨师名叫张建军,今年65岁,是老年人同龄人。他在部队当过3年厨师,拥有响当当的烹饪手艺,同时,他当年还下过两年乡,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对老年人抱有同情心,所以做起饭来,色香味俱全,合老年人的口味,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20230222194219955.jpg

图为座谈会现场


  老年人是"乐天派",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就会成为"知足者"。他们深知"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因此,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个个性格开朗豁达,他们执着地热爱幸福苑,主要是由这几个因素构成的。一是这里环境优美,靠着南水北调工程旁边,水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空气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二是这里住处为平房,面积大,进出方便,有利于老年人扎堆交流,聊天玩耍,过好每一天;三是这里有医院做后盾,老年人患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没有后顾之忧,这是这里吸引老年人前来入住的"金字招牌";四是这里居住的老年人来自"四面八方",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有退休人员,也有农村"五保户"。他们有的是经人介绍而来,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子女送来的,有的是子女上班,觉得家里寂寞到这里来自寻其乐的。但不管是怎么来的,他们一来到这里就不想走了,就爱上这里了。


  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不多,成分较复杂,但大家都能够友好相处,互敬互爱,像一个大家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大家高兴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逗得个个笑弯了腰。在这个大家庭还出了几个劳模、歌星、笑星之类的人物。他们之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老党员王勤书,他来自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是太行山里的农家人,爱说话,爱劳动,虽然年近90岁了,耳朵有点背,但当他看见别人说话时,看到有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就会凑过去跟人家一块儿聊天,念念不忘的是: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快乐地活着!总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土生土长在农村,忘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会拿起扫帚打扫卫生,使小院天天干干净净的。小院里有菜地有空地,他还帮助种菜拔草,栽树栽花,把整个院子打理得像个漂亮的大花园。工作人员见他岁数大了,经常劝他别干了,他却说,别的我干不动了,干干这些还是可以的。他常说,这里跟家里一样,拾掇拾掇就好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他的本色,所以,这里的人都愿意称他为"劳模"。起初,我以为他真是"全国劳模"呢,后来听别人解释才知道这是对他爱劳动的"尊称"。提起歌星,在这里,我也有发言权,因为在这次不拘一格的对话活动中,我听过他们唱歌。他们的声音高亢洪亮又朴实无华。在来自广宗县核桃园乡董里集村干"赤脚医生"26年、今年近78岁的王素云带领下,他们集体演唱了《东方红》。接着,来自信都区南石门镇现年72岁的樊成云率先登台演唱了《朝阳沟选段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和《朝阳沟银环下山》。在他的引领下,从信都区孔村来的81岁的王文政自告奋勇在座位和上台先后引吭高歌了四首:《十五的月亮》、毛泽东诗词《七律 解放军占领南京》以及《赵州桥》与《月儿弯弯照九州》。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又让我羡慕不已。他一米八的大个,身材很苗条,却能发出"天籁之音",真是不可多得的"农民歌星",如果早遇"伯乐",他一定会成为真正的歌唱家!

20230222194839940.jpg

图为樊成云在演唱

20230222194902341.jpg

图为王文政在演唱


  走出幸福苑,环顾四周,只见距离市区不远的这家民办养老机构,面对邢昔公路,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条件,是理想的养老宝地。一位来自农村的王姓老太太告诉我,她家有9间宽敞的房子,两个儿子可以轮流伺候她。但她还是慕名来到了这里,成为这里最早入住的一批老人,已有7年入住史。她原来腿不好,不敢来回转,现在腿好了,经常在小菜地里种点菜养点花。她高兴地说,我年轻时就喜欢这些,现在在这里还能收拾这些,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另一位来自皇寺镇今年80岁疫情期间刚入住的老太太介绍说,她育有3个孩子。他们因工作繁忙,把老人留在家里不放心,又鉴于老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老年病,一天三顿药不能间断,就把她送到这里来了。因为这里是医院创办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有医务人员,可以天天给她送医送药。老太太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没在别的地方住过,来到这里有护工给送饭送药洗衣服,照顾的非常细致,比家里好多了。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在家自己做饭,他们不放心,这下好了他们都能安心工作了。老太太年轻时当过老师,与其他老年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儿子们送来好吃好喝的,她喜欢与其他老年人共享。她说,在家没事儿了,就爱串个门,拉个家常话,这里的老人多,不用串门了,大家聚在一起就能高兴一天,跟家里一模一样。她一边说着说着,一边笑声不断。看来,这位老太太不但是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还是一个快乐生活的引领者。还有一对84岁的夫妇,一个是镇卫生院副院长,一个是乡村医生,他们腿脚不便,来这里养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居住的是"四合院"式平房,老两口行走方便,不影响出门晒太阳聊天"侃大山",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他们一来就不想走了,就在这里"定居"了。


  总之,这个由城里人创办建在近郊的养老机构地方不大,名气却挺大。乡镇、区、市各级领导均走访视察过这里,都对这里给过许多政策支持。他们也很争气,积极回报社会,服务于老年人。他们接收的老年人有不少是农村"五保户",唱主角的是农村老年人,城里老年人,社会上公职老年人只占一小部分。根据老年人的出身不同,社会地位差异,每个月收生活管理费标准大概在1500元至2500元左右,如果有的老年人居住生活条件有特别要求的,可适当高一些。这些钱如果在城市雇一个保姆都不够。他们经常给老年人改善伙食,加餐加菜,过节过生日,所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医院资助。针对老年人中间患有各种常见病,他们利用自有医院强大专家团队、科研人员为老年人研制出了一种"中药贴",通过调整剂量和配方,可治疗多种疾病,不但适合老年人敷用,也适合其他人群敷用,均具有实际疗效,深受患者青睐。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年龄大了,来这里养老,还能享受到这样乘心如意的美好生活,还能享受到这样暖心的医疗服务,真是人生"后来俏","老来红"!真是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人生最美美不过夕阳红!


  人老了,就像落山的夕阳,所以,常有人把老年人幸福生活比作"夕阳红"。不久,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大多数将搬进由邢台癫痫病医院投资建设的总面积近3.4万平方米共9层楼高的现代化康养大厦,他们的生活起居要实现新的飞跃,他们与幸福苑携手共同编织的人生夕阳红与天边红彤彤的夕阳红将交相辉映,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更加灿烂无比!(陈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