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1年6月份,全球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74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24.63亿美元,总融资额环比上升约34%。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院长姜天骄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都在加速发展,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IVD(体外诊断)产业。
IVD三大细分领域受一级市场追捧
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6月份IVD领域完成2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5.91亿美元,其中有16起融资来自国内企业,说明资本看好国内IVD产业发展。医疗机器人领域产生4起融资事件,均是欧美医疗器械公司,披露总交易额达9.1亿美元,是6月份医疗器械里最吸金的细分产业。
姜天骄认为,IVD的投融资热也需要进一步细分去看,如IVD生化领域增速就较为平缓,因为其主要涉及普通疾病的检测。另一个细分领域是免疫诊断,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化学发光,这个领域一些龙头公司每年约有20%的业绩增速。
最突出的细分领域是分子诊断,特别是涉及核酸和基因测序,它主要受益于疫情的需求激增。最后是POCT(即时检验),则得益于基层医疗体系的发展,获得了市场空间。
“目前看,免疫里的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和POCT是受市场关注较多的细分领域,处于相对高增长的过程中。”姜天骄表示,这其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疫情对分子诊断的需求是否具有长期性。由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还在持续,因此目前还没有明显的需求衰退迹象,有的IVD分子诊疗上市公司2020年业绩已经翻了十倍。
众成医械研究院研究员杨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统计,今年医疗器械板块投融资除了关注度较高的IVD、心血管器械领域,医疗机器人和AI辅助医疗等赛道的投资热度也比以往更高,如手术机器人研发制造商精锋医疗获得了近6亿元融资。
杨雳认为:“从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分子诊断表现更为突出,这是疫情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IVD企业与国外在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如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基因芯片等。而医疗机器人产业目前尚处市场导入期,国内相关企业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
二级市场进一步助推投融资热情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今年以来中证行业分类医疗器械板块有11家公司IPO,其中5家属于IVD领域,3家属于植入医疗器械领域。
“在2014年前后,IVD上市公司还只有十几家,而到了2021年,IVD上市公司规模已经突破50家。今年上市的IVD企业的技术实力,相较过去存量上市公司又有了有明显的提升。”姜天骄表示,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投资的主要退出渠道,所以二级市场医疗器械公司上市频率加快,也会带动一级市场投融资的增长。
山西证券南宁营业部投研总监谭富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医疗器械板块IPO主要以科创板为主,科创板的设立目的就是为了扶持科技创新型产业。谭富文介绍:“科创板的推出给科创型企业的高技术带来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也为其快捷募集资金、快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便利,加速科创企业发展。在科创板、创业板的带动下,医疗器械、半导体等一批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愈发活跃,从而促进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