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既符合目前货币供应和金融市场运行的情况,也能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来源。
-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已经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 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就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继发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还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政策的调整意图均指向实体经济,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多方分析指出,经济政策并未发生转向,不是搞大水漫灌,而是通过定向调控为实体经济护航,通过政策预调微调稳定市场预期。
偿还4500亿释放7500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央行此举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降准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和高级经济学家钱智俊则认为,本次定向降准采用了“调结构+补增量”的组合拳。其一,释放约4500亿元的流动性置换到期的MLF,有助于破除 MLF 对中小银行造成的资金供给“歧视”,针对性地舒缓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其二,7500亿元流动性增量可激活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有助于稳固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底线。
全年减税降费将超1.3万亿
一边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另一边则为实体经济降成本、轻负担。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我们还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
今年以来,大力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
减税力度加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9%,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为36.8%;2016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8.2%,2017年为27.2%,连续两年下降。今年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下,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如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从5月1日起下调,国内增值税前5个月平均增速为19.5%,自6月份以来逐渐下降,8月份已降至2.1%。
降费步子不停。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聚焦降费措施,为企业减负。其中,9月上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认为,近两三年减税降费出台了许多举措,上半年企业减负呼声依然很高,一方面由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则由于征缴环节有所加强,未来在减税举措和预算编制协调性上还可进一步加强。不过,今年七八月份财政收入增幅已回落至6.1%、4%,政策调整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
在助力实体经济的同时,两部门同时强调,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
央行负责人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财政部也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接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加力减负、补齐短板、促进消费、节用裕民4方面发力。
同时,政策的预调微调也在形成合力。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既要促进总量增长,又要实现结构优化,这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来实现。”张永军说,通常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上发挥更大作用,财政政策则通过差别税率、财政支出方向等在实现调结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期政策调整兼顾总量和结构,货币供应适度放松,并通过利率等工具实现对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引导;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减税降费落实得更好。各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开展政策预调微调,为实体经济护航,为市场稳预期。
程实和钱智俊也认为,当前至今年末,更多的“稳预期”措施有望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改善,进而巩固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和金融系统稳定性。(作者:李婕)
转自:中国政府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