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扩容 积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重庆经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3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添新成员。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等六部门发布《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标志着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启动,将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积累“重庆经验”。


  “2017年以来,央行先后指导了六省(区)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积累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地方经验。”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扩容是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斐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验区范围,不仅将继续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还将持续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


  重庆肩负四项主要任务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责任重大。在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重庆绿色转型、引领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毅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重庆很早就开始进行绿色金融创新试验,此次正式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体现出其围绕“双碳”目标转型的决心。


  在方怡向看来,“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投资引导到低碳产业赛道,通过试验区可推广的经验和绿色金融力量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此次启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重庆可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政策机制推动环境持续改善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根据《方案》,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要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努力,在重庆市基本建立组织多元、产品丰富、政策有力、市场运行安全高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围绕这一目标,《方案》提出四项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立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数字化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加强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


  在具体的任务部署上,《方案》特别提出“培育优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依法依规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林权等环境权益和资产交易,探索建立环境效益和生态价值市场化交易机制”。


  方怡向认为,作为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重庆可在碳质押贷款、碳排放交易、碳排放计量和认证等领域进行探索与跨区域合作交流,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成果与经验。


  带动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在此之前,央行陆续指导六省(区)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2017年6月份,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审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部分地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9年11月份,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是唯一处于黄河流域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五年来,六省(区)九地的绿色金融改革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地宝贵的改革经验,不仅支持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还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带动全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1.7%;绿色债券余额2388.32亿元,同比增长41.18%。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3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万亿元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2%。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位居全球前列。


  有从事绿色产业研究的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可以有效解决需要低碳转型或绿色金融支持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问题。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灵活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实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其未来的转型发展助力很大。


  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六省(区)九地一脉相承,但又有自身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四大特色”,一是全域覆盖、二是双碳导向、三是产融协同、四是科技赋能。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是首次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的省级经济体,更加重视整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新举措。


  助力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绿色金融的“三大功能”,即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也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方怡向看来,绿色金融改革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功能上,通过金融手段促进资金融通和产业融合,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资源投入到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保障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绿色企业的生产发展,同时提高“两高一剩”行业的成本,进而促进产业升级调整。


  “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五年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广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形成了显著的区域特色,发挥了绿色金融的‘三大功能’。”方怡向表示,试验区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多项金融创新突破,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确保绿色金融改革成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绿色金融居第一方阵 绿色债券存量接近6000亿元

    中国绿色金融居第一方阵 绿色债券存量接近6000亿元

    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存量接近6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源倾斜力度,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化发展。
    2019-05-24
  • 吹响“绿色”集结号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发力绿色金融

    吹响“绿色”集结号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发力绿色金融

    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今年重点实施县域垃圾、污水处理“百县千亿”工程,支持建设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2021-07-26
  • 支持低碳发展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断优化

    支持低碳发展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断优化

    监管部门人士10月20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正在不断优化,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预计我国外汇市场受本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可控,跨境资本有望继续双向流动,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2021-10-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