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引擎”保持中高速增长


作者:刘颖 陈济朋    时间:2015-04-20





曾几何时,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被认为创新不足。而今,中国在继续推进传统产业向更高层级发展的同时,从技术到管理等不同层面的创新也受到全球关注。熟悉国内外创业环境的投资界人士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创新首先在中国出现,中国的创业氛围也是全球最佳之一。

“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国际智库东亚论坛研究员德赖斯代尔说。

创新正成为抓手,促成许多不同领域改革的突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改变了许多产业面貌,从金融业到出租车,再到中介行业,都在迅速发生变化。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陈抗说,这让人想起中国曾经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当时的经验表明,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一条新轨道一旦出现,产业资源自然会向新轨道迁移,并且迁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从而平稳地完成转换过程实现改革目标。

中国政府顺势而为,鼓励创新和创业,简政放权,优化创业环境。过去一年,中国的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

发展思路的转变,对应的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提质增效,增长动力转换成为必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将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的“双引擎”,从而保持中高速增长。

两会之后的第一个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打造“双引擎”的政府工作部署:把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改革推向纵深,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推出减少审批、降低门槛、减税降费等新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抓紧中西部铁路、重大水利、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改善民生补短板,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增添发展新动能。

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在培育打造新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则是希望传统引擎能够继续轰鸣,“双剑合璧”方能让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完成转型升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增长点也需要提质增效。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传统增长引擎失去动力,原有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转型仍能发挥作用。”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陈兴动说。

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两个“引擎”之间有关联,鼓励创新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经济在转轨过程中保持平稳,还可以为创业提供保障和支持。

他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需求,可以抵消出口等增长动力放缓的影响,也是支撑中国经济前景稳定的因素。许多需要公共投资的领域令人关注,如教育和医疗投入需求以及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对于地铁网络的需求。

目前中国公共设施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认为,“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增长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广阔的国内需求、更高效的投资以及不断上升的劳动生产率。

刘利刚认为,中国经济蕴含着令其他经济体羡慕的巨大需求,而且储蓄率也较高并不缺乏资金。在经济发展策略上,中国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弱刺激、强改革”,底线要守住,而投资仍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增长没有问题”。(刘颖 陈济朋)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