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养生出圈 药食同源引领消费新风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27





  吃健康餐、喝养生水,买零食饮品会先看配料表,办公桌上放着艾草槌,闲暇时会练一段八段锦……当前,追求健康养生已经融入了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在18~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保健养生跻身第3名。CBNData《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90%的90后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其中超过半数已经开始行动。


  洞察到年轻群体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以及药食同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企业也在通过跨界合作加速研发出新,抢滩这一食饮消费新赛道。


  药食同源市场潜力大


  药食同源指的是一批既能食用又有药用功效的食材。早在2002年,卫生部就明确给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将生姜、山楂、蜂蜜、杏仁、山药等一批常见的调料食品划入名录。“药食同源”也入选了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药食同源”市场近一年销售额达234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2.3%。这一消费领域蕴含的发展潜力也吸引着更多企业加速布局。


  近日,盒马与主营滋补食品的北京同仁堂兴安保健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药食同源的养生下午茶新品,包括人参枇杷炖秋梨、桂圆五红汤、厚椰茯苓薏米粥等,同时上新了山楂煨牛排、香烤沙棘羊排等药食同源系列菜肴,以满足冬季进补的消费需求。


  “药食同源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把养生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我们在健康领域不断深耕,在低糖、零添加、引入药食同源食材等方面不断出新。”盒马即食部总经理宁强表示。


  在北京十里堡盒马门店,记者看到,在轻食、零食、生鲜、饮料等区域的货架上都能找到为健康“而生”的商品的身影,销量也十分可观。


  比如,配搭低糖食材、口味多样的500大卡暖沙拉系列几乎一直处于库存紧张的状态;配料表只有大米和水的预制鲜米饭,今年销售同比增长了119%,复购率达到30%;而鲜黄精、鲜灵芝、鲜当归、鲜天麻、鲜牛蒡、鲜人参、山丹野胡萝卜和铁皮石斛组成的“生八仙”产品,可以直接使用,也可熬汤做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选购。此外,之前在社交媒体引发年轻人“种草”和热议的陈皮四神水、苹果黄芪水,11月销售环比涨幅超100%。


  “现在买食品饮料我都会先看看配料表,关注是否低糖、低卡、零添加,也希望能对身体有益。”正在店内购物的90后消费者温女士对记者说,看到货架上的苹果黄芪水不仅零糖、零脂,还含有具有补气功效的黄芪和人参,她很想尝试一下,“感觉很养生”。


  养生食饮可以既便捷又好吃


  生活节奏快、学业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既希望通过新中式滋补养生、收获健康,又希望不用花太多时间成本,最好还能兼顾营养和美味,这也为药食同源的食饮产品提出了新要求。


  综观当前市场,很多药食同源的商品以汤料、调料的形态出现,消费者购买后也多用作煲汤,制作耗时较长。“不少年轻消费者都有‘健康焦虑’,但由于平时生活节奏快,很难抽出时间自己做养生餐。所以,我们研发商品的逻辑就是要在保证配料表干净的基础上,把适合做成日常饮食的食补配方直接替大家做好,既有开盖即食的甜品,也有只需简单加热的菜肴。”宁强说。


  在食用更便捷的同时,如何把药食同源的商品做好吃,也是更多企业需要攻克的难点。对此,北京同仁堂渠道供应商之一的北京农垦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大健康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嘉棋表示,此次与盒马合作推出的5款药食同源系列新品,通过选择合适的食材、创新烹饪方式以及巧妙的调味搭配,实现了让药食同源产品既健康又美味的体验,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在食材选择方面,如红枣莲子阿胶羹产品在精选红枣、莲子、阿胶等优质食材的同时,加入了糖玫瑰来丰富味道,使得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独特。在创新烹饪方法方面,传统的烹饪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出药食同源的风味,还会不可避免地带入一些食材本身奇怪的味道。对此,如厚椰茯苓薏米粥产品在制作工艺上采取了当下前沿的冷萃取技术,将椰子、土茯苓、金银花进行特殊加工处理,不仅能保留较高的营养价值,也使产品口感更加细腻、更加适口。此外,调味对于提升口感也十分重要,如红茶牛乳青稞粥精选了大吉岭红茶作搭配,产品不仅茶香浓郁,同时保留了山药、玉竹的滋补功效。”王嘉棋介绍道。


  业内人士认为,从中式养生水成为今夏水饮消费市场的爆品,到不少老字号和新品牌积极跨界做起药膳生意,这为食饮领域带来了消费新增量。不过在供给端加强产品研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的同时,更需注重产品品质,坚持好食材、精工艺、无添加的首要原则。只有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才能让药食同源产品不仅是健康的代表,更是安全的象征。(记者 李子晨)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