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在重庆的街头,
董桂林经常因这座城市空气湿润而感慨。
在他的家乡山东济南,
秋冬季雨水很少。
2018年7月,
作为山东扶贫协作重庆挂职干部,
董桂林从原山东省文化厅来到重庆,
目前挂职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共服务处副处长。
两年多来,
家里老人生病,他顾不上照顾;
孩子就读高中,他鲜有时间辅导。
董桂林说:“对家人,我心中有愧疚。”
现在他最开心的事,
不是哪天可以回家乡,
也不是获得什么荣誉,
而是接到重庆脱贫群众的电话。
“他们在电话中告诉我,
非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了业,
文化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美好。
听到这些我特高兴,感觉特有成就感。”
跨越三千里,他在巴渝大地
贡献文化扶贫“金点子”
▲ 2018年鲁渝非遗扶贫成果展上,董桂林(右五)与非遗扶贫培训班学员合影
从跨越3000里落地重庆的那天起,董桂林就忙起来了。刚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时,董桂林的办公室与非遗处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对门。两人每天去单位都挺早,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还一起去食堂吃早饭。聊着聊着,重庆非遗的情况就在董桂林心里扎了根。
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学习、调研后,董桂林初步确立了努力方向——以非遗助力脱贫。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得让他们有一技之长,非遗产业化运作的理念提供了契机。
原来,他在调研过程中陆续发现了重庆市万州区、巫溪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4家非遗企业。这些企业都从事蜀绣技艺传承,企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企业负责人对非遗项目有感情,且经济效益不错,加上蜀绣技艺的门槛不太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一批稳定的就业岗位。
这4家非遗企业很快被列为非遗助力脱贫试点单位。董桂林协调争取到120万元资金,每家企业给30万元,让当地群众去接受培训。培训时不光管饭,还提供“误工补贴”,这大大激发了大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 重庆市贫困山区民众参加蜀绣技艺培训
一个月时间,4家非遗企业培训班招收了近200名学员,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60%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技艺,学员从蜀绣最基础的针法学起,一段时间后重新分组,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挖掘每位学员的潜力。
培训进行到一定阶段后,部分上手快的学员成了熟练工,公司跟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保险。因为蜀绣可居家制作,公司对距离远的学员实行“弹性工作制”,让他们既能增加收入,也方便照顾家庭。
今年54岁的陈碧海就出生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该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武陵山区腹地,是从重庆去往湖北、湖南、贵州的重要门户。陈碧海的人生可谓坎坷。20年前,他外出打工时遭遇事故,落下了重度残疾,走路需要拄双拐。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后,陈碧海10多年没出过乡镇,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他没想到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居然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8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非遗扶贫培训班开班。酉阳苗绣的传承人专程来到陈碧海家,劝他去参加培训,学一门手艺。
在乡邻眼中,陈碧海参加非遗培训后宛若变了一个人,不再像原来那样沉默寡言,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更关键的是,从参加培训的第二个月起,他就能通过苗绣作品挣一部分收入。如今,传统苗绣的上百种针法,陈碧海已学会了一大半。在董桂林的帮助下,他不仅入职非遗企业,还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激励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去主动接触一门非遗技艺。
董桂林在重庆策划开展的非遗助力扶贫培训,让很多像陈碧海一样的贫困户通过学一门手艺有了一份稳定收入,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些贫困户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这位从山东来的扶贫干部的付出,当面或者借助电话、微信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
重庆市城口县鸡鸣乡金岩村的村民胡安会,11年前因车祸致残。城口县被大山环绕,交通不便,素有“巴掌地、鸡窝田”“九分山、半分田”之称。“以前,孙子孙女回来,问我要钱买个作业本,我都拿不出。”胡安会说,参加非遗助力扶贫的培训后,她学会了布艺制作,如今每月有约2000元收入。
“真是特别感谢鲁渝扶贫协作,感谢你的热心帮助和‘金点子’。”一次,胡安会在跟董桂林聊天时说,现在她盼着孙子、孙女回村看她,给孩子们买东西吃、买衣服穿的感觉特别幸福。
培训陆续扩大规模。两年多来,董桂林在当地部门的支持下,在重庆举办非遗助力扶贫培训班29期,并打造了23个非遗扶贫工坊,累计培训贫困和残疾学员1250人,帮助其中的695人实现就业,就业群众的月均收入超过2000元。
▲ 群众在重庆一家非遗扶贫工坊内学习苗绣
也许2000元对很多城里人而言不算多,但对山城的贫困户而言,这是一笔足以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钱。比如城口县的一些贫困户以养猪为生,按一般的市场行情,一头猪从春天喂到冬天,到了年底也就卖到2000元。
非遗培训给重庆带来的不只是民众增收,还有非遗传承业态的丰富以及非遗企业发展的“新风口”。
今年10月,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重庆市云阳县的藤编传承人凌建云带来参展的藤编家居用品很快销售一空,现场还接到了不少订单。笑得合不拢嘴的凌建云拉着董桂林的手在展会现场聊了许久,他说:“要不是你给出主意,我现在可能还在济南的某个建筑工地打工。”
▲ 2019年,重庆市云阳县藤编手工艺培训班开班
藤编是凌建云的祖传手艺,野生藤从山上取下,被编织成筐子、椅子等生活用品。前几年,凌建云的藤编作坊难以为继,他决定外出打工。董桂林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给他出点子:创新样式,去展会找客户。因为董桂林的挽留,凌建云留在了老家,开始琢磨藤编新产品。如今,他的藤编作坊吸纳了当地大批群众就业,订单常年处于饱和状态。
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蜀绣制作的非遗企业,目前正加紧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建立自己的研发平台,创建“刺绣+家居”营销模式。该公司负责人史磊说:“这两年,董桂林在帮助企业孵化领域没少出力。他将自己的调研成果无私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坚定了在蜀绣领域做下去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开展扶贫协作的董桂林没有忘记“兴文化”的使命,在用非遗技艺为民众增收之外,他还想方设法为贫困山区的群众送去更多精神食粮。
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巫山县调研走访时,董桂林巧遇正在那里支教的一位山东老乡。老乡的一番话,让他陷入了沉思:“经过支教团队统计,巫山县有超过六成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有很多是贫困家庭里的孩子。这些孩子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学有老师看着,放了学便没人管了。”
得想个办法让孩子们放学后也有人照顾啊,这个念头出现在董桂林的脑海里。经过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董桂林提出打造“留守儿童梦想驿站”的想法,很快得到支持并实施。“留守儿童梦想驿站”主要设在深度贫困乡镇,依托乡镇既有文化场所,设立县图书馆分馆,整合妇联、教育、科技等部门资源配备适合留守儿童的书籍、学习用品、桌椅板凳等。
董桂林还协调相关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为“留守儿童梦想驿站”配备兼职老师,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帮助留守儿童学习舞蹈、唱歌、绘画等才艺。“驿站”设立之前,很多孩子放学后喜欢给在外务工的父母打电话。电话两端,妈妈在那头哭,孩子在这头哭。有了“驿站”,孩子通过视频将自己的生活分享给爸爸、妈妈,大人在外地也放心了。
董桂林还与中国孔子基金会联系,邀请后者在重庆设立16家“孔子学堂”。“孔子学堂”被定位为群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场所,也是在贫困山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
▲ 2020年7月8日,“孔子学堂”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举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重庆两年多,董桂林跑遍巴渝大地的山山水水,跟很多贫困群众处成了好朋友。有时,一些受过董桂林帮助的重庆民众会跟他说:“董副处长,回到山东可别忘了我们。”这时,董桂林总是憨厚地笑笑,用一口不太标准的重庆话回答道:“要得。”
—记者手记—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董桂林将于今年底结束在重庆的扶贫协作挂职,回到山东。在巴渝大地待了两年半,走遍山山水水,结交了不少朋友。他说:“要说不想回山东,那是假话,毕竟亲人都不在身边,但现在让我准备行李返程,又有点舍不得。人就是这么矛盾。”既想长久地为贫困群众服务下去,又期盼着多陪伴家人,董桂林的想法也是众多扶贫干部的真情实感。
董桂林的微信里有上百位重庆贫困群众好友,他用真心换得了与大家的交心。有群众说,自己就愿意听他的建议,因为他没私心,就是为了大家好。扶贫协作干部干到这个份上,可谓“不虚此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以万计的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带着崇高的扶贫使命奔赴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方法成百上千,但核心理念不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难题。董桂林在重庆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增收,通过非遗培训让群众掌握一门技艺;二是扶志,给贫困群众加油鼓劲,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核心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自然会被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如何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当地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是需要当前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深入思考并拿出更多“金点子”的新课题。(苏锐)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