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释义,“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也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风,正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长辈在潜移默化的行动示范中,或苦口婆心的言语教诲中,不断形成的氛围与风气,是每一个家族独一无二的精神烙印,关乎教育,也关乎品格。
历数华夏文明五千载,有些人,有些家族,有些姓氏,不断地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光发亮。我国古代先贤的家风,是他们的家族独特的图腾,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先贤的家风,可在后世流传的书信作品或诗篇故事中窥见一斑。
先贤诸葛氏,文学上有《戒子书》,历史中又有诸葛孔明负盛名于天下,流传于后世。再观诸葛满门,诸葛丰开创诸葛氏之端,世代为官,至三国时期为鼎盛,瑾作吴国大将军,亮仕蜀国丞相,诞为魏国征东大将军并迁司空,一门三方为冠盖,并有盛名。细观诸葛氏家风,便可见其家族代代辉煌的因果。诸葛氏代代延续着刚直不阿、宁死不屈的品格。先有诸葛丰维护法制,惩治皇亲,倡言“伏节死谊”,痛斥“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后有诸葛亮为不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在国难当头之际舍身为国,不惧牺牲,战死沙场。代代相传,便有了诸葛氏血液中流淌的忠肝义胆,热血赤诚。
诸葛氏代代流传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先辈训诫。《戒子书》通篇八十六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观诸葛氏一门,以其清冷淡泊的气质示人,也教给人们处事的智慧。世人皆折服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智慧,而他的智慧,大抵来自诸葛氏耳濡目染赋予他的静中思索,临危不乱。于是有了空城计,孔明在城楼上一琴?一扇击退了司马懿几十万大军,实则击退敌方所依靠的,不是羽扇纶巾,不是左右童子,而是临大敌而不乱并能一发击中敌方的弱点,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宠辱不惊的气质和气场,使得敌人铩羽而归。这般与生俱来的,便是他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家风。
诸葛氏代代发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世代积极接世、入仕,拥有着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诸葛亮一生五十四载,前二十七年修身成学,立志济世,二十七岁遇刘备三顾茅庐,便自此忠心为主,半生操劳,尽瘁王室,只一颗从热血沸腾到老泪纵横的“两朝开济老臣心”。据碑文记载,诸葛氏后世的万千子弟子孙皆有一颗赤胆忠心。在临沂出土的北朝造像碑与石碑,记载着从政从军的诸葛氏族人们的丰功伟绩。于是我们看到一颗颗忠肝义胆,济世英雄的闪亮的心。
家风的传承重在教育,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先贤常以书信传达感情,于是在一封封家书中,凝结着父辈的一颗颗炽热的教子苦心,可能是严格的要求,也可能是殷切的希望。诸葛亮写《戒子书》《戒外甥书》《又戒子书》,以文字的形式体现育人细无声。以这样的方式把上一代的品行观念,传递给下一代。《戒子书》里,诸葛亮告诫子孙,要做品行高尚的人,加强道德修养,要学习静思,淡泊名利又不骄不躁。诸葛亮本人正是如此,诸葛氏家族也正有无数这样的子孙,刚直不阿且宁死不屈,淡泊名利却积极入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便是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时光的车轮不断辗转,历史的闪光点从不会被遮挡住光辉,诸葛亮是永垂不朽的,诸葛氏家风永远是他的力量支柱,优秀的家风代代流传,才能有一个家族经久不衰的顽强生命力。而先贤家风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他不断被流传,不断被完善,不断被效法,不断被创造。
后世历代先贤也多仿效诸葛氏家训,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有《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有《家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诸葛家训的启发影响。代代流传下来的,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发扬光大,更带动着更多的家族兴盛壮大,繁衍出更多的先贤家风。
而今,诸葛家风已然融入了华夏儿女的骨血,被吸收并入到更多家族独一无二的烙印中去,成就更好的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家风即是灵魂。无数的家风铸就了国风,要塑造好国风,首要任务便是营造好家风。而先贤家风,在经过了历史的冲刷与积淀后,更加闪烁,更加熠熠生辉。当先贤家风被广为人知,被学习和吸收,好的家风就变成了良好的国风。所有宝贵的美好品质,便一步一步地成为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这大抵是我们学习和发扬先贤家风最大的意义所在。(陈仲谋 詹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