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计划转型文化传媒领域的中南文化,眼下似乎陷入了窘境。
往前追溯,今年6月12日,公司因控股股东江阴中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南重工集团”)86.89%的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而紧急停牌。并在此后披露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
只是目前来看,自8月14日以来,中南文化已经历了包括董秘、首席文化官、证代在内的多位高管离职;违规操作引发多起诉讼;持股5%以上股东、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公司及子公司多个银行账户相继被冻结;先后收到深交所4份关注函的情况。
同时,公司在2018年中报中表示,公司董监高成员中,陈少忠、陈澄、田自强能够保证财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但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却并不在此之列。
在此背景下,中南文化于9月8日披露公告称,目前重组涉及的相关尽职调查工作已完成,将就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若问题不能如期解决,则重组存在终止的可能性。同时,若上述事项不能尽快解决,也将影响此次重组的进行。
截至9月11日,公司股票仍未复牌。
净利润同比下滑超六成
多位高管离职
根据中南文化于8月29日披露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下降7.48%;实现净利润4569.4万元,同比下降65.52%。
中南文化在财报中提及,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由原有的制造业务逐渐转型为文化传媒业务。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在于影视剧项目和版权项目未完成销售,及新游戏因审批原因上线滞后影响收入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中南文化前身为中南重工,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自2014年开启转型后,通过并购大唐辉煌、千易志诚、值尚互动、新华先锋等公司,不断布局艺人经纪、影视、游戏等领域。
但这样的跨界转型,显然不是易事。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文化娱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28.73%。其中,影视剧、艺人经纪板块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3.12%、72.49%。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中报披露前,8月中下旬,中南文化先后发布了副总经理、董秘陈光,以及董事、首席文化官刘春的辞职公告。此后在9月8日,披露了证券事务代表姜伟的辞职公告。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刘春可以被看作是中南文化影视业务的核心操盘手,此番三人接连离职,虽均未披露具体原因,但似乎与眼下影视行业并不景气、公司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脱不开干系。
身陷多起诉讼
多个银行账户遭冻结
事实上,在中报披露前,8月27日中南文化公告称,经初步核查,公司出现了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等情况。
具体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司未履行正常程序以公司名义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累计金额1.15亿元;对外担保金额累计9.81亿元;实控人占用的资金结余总额3.15亿元。据此计算,上述三项行为涉及金额达14.11亿元。
受此影响,中南文化于8月30日公告称,公司收到多家法院的签发传票、民事起诉状等材料,涉及6项诉讼,诉讼金额达5.6亿元。此外,涉及已开庭、结案、撤诉的诉讼达11项,涉案金额3.2亿元。
公告显示,原告包括江阴滨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芒果传媒有限公司、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等。其中,根据企查查平台信息显示,原告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本身为中南文化第七大股东,持股1.59%。
但这还并不是结束,9月6日中南文化再次公告称,除上述诉讼外,新增一起案件,即99年出生的自然人包轶婷,因借款及担保等事项,将中南文化、中南重工集团、实控人陈少忠等六方告上法庭,涉及诉讼金额3648万元。
在此背景下,8月27日-8月29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三份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前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具体进展及计划、上述诉讼对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影响、及公司是否存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等多项问题。
此后于9月3日,再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但公司方面表示,因回复问询工作量较大,无法按期完成全部回复工作,将延期至9月12日前进行披露。
在业界看来,一连串的负面消息已经使得中南文化面临着“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9月5日晚间,中南文化披露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江阴中南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重工”)部分银行账户存在被冻结情形,涉及金额6587.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52%。
此外,公司于当晚同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南重工集团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及司法轮候冻结。截至该公告日,中南重工集团共持有公司股票 3.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59%。
公司在公告中提及,上述冻结事宜的具体原因正在核实。若中南重工集团被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处置,公司将存在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风险。
同时,公告显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王辉,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截至该公告日,其持股数占公司总股本的6.06%,已办理质押登记手续股票占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为99.99%。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