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讲“中国故事”——三问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10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如何推陈出新,描绘有“精神重量”的中国?如何打破语言藩篱,弥合多样性文化的差异?如何畅通渠道,搭建联接中外的桥梁?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全球读者对“中国故事”的好奇与期待与日俱增,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不断提升。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如何推陈出新,描绘有“精神重量”的中国?如何打破语言藩篱,弥合多样性文化的差异?如何畅通渠道,搭建联接中外的桥梁?
 
  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芈月传》的作者、网络作家蒋胜男发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书店里,中国网络文学译作几乎占据畅销区半壁江山。青年作家路内在英国觅得“知音”,书评人把他描写小镇青年成长史的《少年巴比伦》视为“中国的《麦田守望者》”。
 
  外国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个“千人千面”的问题有一个大道至简的答案:讲好故事。打动世界读者的中国故事往往既能直击人性的重大关切,又能展现民族独特的审美品格。
 
  文学作品应该突出本土性还是世界性?贾平凹说,文学创作既要拥抱世界,也要具备本土意识,书写中国人的经验。台湾科幻作家高翊峰说,不论台湾作家、大陆作家、美籍华人作家,在世界文学体系中“我们都属于亚洲文学”,在一个共同平台讲故事。不必纠结于身份地域,而应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妮基·哈曼(中文名韩斌)认为,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仍处在“缓慢构建认知”阶段。在作家徐则臣看来,一些外国读者依然习惯于把中国文学视为报告文学或社会学分析文本。让外国读者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
 
  如何破译“中国密码”
 
  最近,一批来自尼泊尔的出版人、媒体人和留学生汇聚北京,学习破译“中国密码”。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面向东南亚小语种翻译人才的培训项目之一。不少学员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有志从事翻译。
 
  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之旅中,有人把翻译称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独木桥”。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中国文学翻译出版工程,促成一批高质量作品在海外落地。
 
  妮基·哈曼说,她翻译贾平凹的《高兴》时,对陕西方言的处理小心翼翼,因为要让人感觉这个人物是中国人。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的英文译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说,“能在头脑里听到作者的声音”,才能精准传递原作的思想感情。
 
  在海外,一批知名汉学家构成中国文学翻译的主力,为中国文学“出海”保驾护航。然而从全球范围看,高水平译者依然稀缺,翻译短板仍是中国文学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之一。
 
  提升中国文学译介的系统性,需要政府、民间、学界等多方共同努力。一些学者建议继续构建覆盖全球的汉学家、翻译人才库,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借力海外华人译者,同时加强中外文学界、翻译界、出版界、评论界对话,打造多元交流平台。
 
  针对现有的汉学家研讨会、翻译研修班等项目,知名阿拉伯语翻译家薛庆国建议委托专业院校、专家学者授课,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搭建传播渠道
 
  让鲜活的中国故事抵达全球读者,需要立体多元的海外出版、发行、传播渠道,国际书展是重要平台之一。
 
  刚刚结束的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中国文学作品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王刚的《英格力士》、叶梅的《最后的土司》、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
 
  埃及出版人艾哈迈德·赛义德说,国际书展打开沟通中外出版界的大门,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丰富的主宾国活动、作家交流、讲座研讨等,让海外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国文学。几年来,赛义德还先后出版译介数十位中国作家的作品。通过这些文字,不少阿拉伯语读者开启对中国文学的“发现之旅”。
 
  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上,一家名为“尚斯博库”的书店墨香充盈,这是俄罗斯首家中文书店。俄罗斯民众在这里“浸入式”感知中国文学的魅力。
 
  亚马逊中国书店的电子营销平台则为海外读者打造了“网络高速公路”。
 
  “纸托邦”这一专门向英语世界推广中国文学的网络平台汇集优秀作者、译者和出版人,把一批中国青年作家推向国际舞台。版权代理人、文学经纪人的专业运作,帮助中国作家精准对接优质海外出版商,扭转其在国际版权交易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从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法国菲利普·皮基耶出版社,到英国童书品牌尤斯伯恩入驻接力出版社,再到中外机构对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的影视动漫改编,中外品牌合作、联合策划、共同制作的趋势越发明显。中方正着眼打通全产业链、实现全版权运营,让中国文学以更生动的姿态进入更多国外读者视野。(韩梁 史竞男)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成国际手机动漫规则制定者

    3月16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 621)。该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是中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这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2017-03-24
  • 网络文学出海 会成为中国的“新文化现象”吗?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数字阅读的门槛。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经过20多年积累沉淀,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一系列高质量网络文学作品。借助海外翻译的二次传播,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文创领域里异军突起,成为一种值得...
    2017-03-28
  • 2011年至2016年: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累计293个

    “2011年至2016年,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累计293个,文物入境展览累计116个。”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27日在京表示,文物进出境展览日益受到国家元首的高度重视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丰富文化外交、推动文化对话的“重头戏”。
    2017-04-06
  • 中国文化贸易与文化双创大会5月举行

    为了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推动全社会文化创新创业高潮;以构建文化产业全产业链为思路,打造文化生态体系。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将于5月9-11日举办中国文化贸易与文化双创大会。
    2017-04-10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