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使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好的激发文创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国家京剧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传文旅(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礼遇国粹”文化创意产品征集活动,于10月9日上午举办新闻发布会。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艺术司文艺院团指导处二级调研员袁璟,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处长张晓莉;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靳真,副局长孙丽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出席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主持。
“礼遇国粹”文化创意产品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使之成为广大观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而加快建设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
新闻发布会上,靳真在致辞中提到西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着力打造“京剧发祥地”文化品牌,以带有京剧标志意义的人、地、物为载体,丰富发展京剧艺术内容。靳真指出,“礼遇国粹”文创征集等活动聚焦品牌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引导广大戏曲爱好者、广大市民朋友触摸发祥地的历史遗迹,感受发祥地的人文底蕴,鉴赏发祥地的文化成果。
刘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组建以来,始终秉持“以文为媒、以文化人”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政策落地实施,致力于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积极担当。此次集团与国家京剧院、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礼遇国粹”文化创意产品征集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集团履行文化央企社会责任、深化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助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集团将以此次征集活动为契机,发挥集团媒体资源优势,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携手打造更多群众喜爱的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激发文创产品消费活力,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应有奉献。
王勇介绍了“礼遇国粹”文创征集活动背景及项目开展情况。他提到,“礼遇国粹”文化创意产品征集活动正稳步推进,将以新颖多元、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广大观众感受传统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王勇表示,国家京剧院将一如既往担当使命责任,坚持历史主动、文化主动,积极回应国家、民族、时代、人民的召唤,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新的力量。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文旅事业同样不例外。本场活动的承办单位中传文旅(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文旅行业单位数字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各文旅行业单位合作提供数字人、数字场景、数字资产的全产业服务,并聚合国内外百家一线元宇宙生态企业,打造文旅中国元宇宙应用场景新模式。持续促进和丰富沉浸式文旅产品业态内容,构建数字化创新、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文旅产业新格局,真正助力文旅行业在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据了解,此次征集活动时间为2023年9月至11月,围绕京剧文化的挖掘、弘扬和创新,广泛征集纪念品类、服饰配饰、文化用品、生活用品、IP形象、潮玩、消费电子、数字文创产品、家居用品、旅游产品等结合京剧相关元素进行设计、创作、生产的文化创意产品、作品和设计方案。活动将分为大众组、高校组、特邀组等组别展开评比,广大设计师、院校师生、企业、机构、个人或团体均可免费报名参与。
本场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北京人民剧场焕新重张活动。据悉,2023年度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主办,将于10月16日起在北京人民剧场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展演活动。届时,国家京剧院《张协状元》、北京京剧院《吝啬鬼》、上海京剧院《草芥》、武汉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一丈青》、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王者俄狄》、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图兰朵·心》等15台剧目、13场演出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展演期间,还将举办20场京剧公益活动。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