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超1.03亿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24





  “长沙市图书馆环境好、服务好、活动多,我和爸爸妈妈几乎每周末都会过来。”上午9时,9岁的潘依伊与父母准时来到图书馆,走进借阅室和活动室,享受周末时光。“现在平均每天进馆5000余人次,去年进馆读者达到150万人次,借还图书255万册次。”湖南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介绍,“截至目前,长沙市图书馆持证读者达到69.5万人,10年增长了11倍。”


  长沙市图书馆旺盛的人气,是1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缩影。


  “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增长的背后,折射出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吸引力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和全民阅读事业加速推进。”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兴旺。


  “图书馆开在家里,人与人因图书成为挚友,真是让人惊喜和难忘。”说起因为图书结缘了许多“书友”,广东佛山市民罗茜兴奋不已。佛山有1300多个“图书馆馆长”,他们管理着开在自家的“邻里图书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资源和家里的书籍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办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政策指导下,我们创新推出了‘邻里图书馆’和‘易本书’服务。”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介绍,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提供者和创造者,串珠成链,涵养着城市的书香气息。


  1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为人民群众的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建设、运行方式、服务提供、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出台,保证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兴旺发展。”


  ——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


  “抬脚能借书,方便又快捷!”湖北武汉市民王万荣说。在武汉,80多个汽车图书馆服务点,147台自助图书馆,100多家市、区、街道、社区公共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读者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借还书,便捷的借阅流程吸引读者人数不断增长。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说:“武汉建成了‘中心馆—总分馆制’四级图书馆服务网,图书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多家,所有公共图书馆均实现免费开放。为了把优质的阅读资源向基层延伸,各地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原来的社区、乡村的“单一供给”转变为“多元供给”“交互供给”,图书资源更加丰富和优质。截至今年6月,已有2642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


  ——服务创新日益多元,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


  “装修设计时尚,服务贴心周到。”山东日照市民李伟涵对“城市书房”称赞不已,“与书为伴,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目前,已建成1.8万多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此外,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你看书,我买单”服务,新书采购由读者说了算,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人气和满意度。青岛、成都等地打造文化超市,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北京、天津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将包括图书在内的优惠文化产品打包,让群众自主选择。


  ——线上服务不断升级,让阅读打破时空制约。


  “手指点点,邮书到家。”最近,浙江宁波图书馆推出的“天一约书”服务吸引了市民华西新的注意。无论在山区还是在海岛,只要有一部手机,读者便可轻松享受图书借阅服务。


  据介绍,目前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图书馆以及99%的县级图书馆,都能给读者提供145TB的数字资源,其中包括30万册电子图书、7700余种期刊、20万首音乐音频等。在此基础上,各地不断创新数字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线上借阅、网络阅读等活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欢迎和点赞。


  “读者人数的迅速增长体现了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全民阅读,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郑海鸥)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