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酒业协会年会,即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酒协2017年的行业发展状况梳理和2018年的发展动向分析,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白酒酒企的关注。2017年,中国白酒生产量达到1198万千升,同比增幅6.86%。销售收入达到5654亿元,利润实现1028亿元,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行业表现出整体回暖的趋势。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专家们也指出,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不容忽视,2018年,协会希望通过加深产业研究、汲取优势企业经验、白酒酿造技艺申遗、白酒国际化、引领白酒技术创新、培养年轻消费者市场等工作,为行业破题。
全行业稳定向前发展
2017年是中国酒业转型调整的第5年,转型效果初步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2月份,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077.41万千升,同比增长3.31%;累计销售收入9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45%;累计实现利润1314.03亿元,同比增长27.24%。
2017年,中国酒行业回暖趋势明显,高端名酒与区域龙头品牌集中度提升,全行业稳定向前发展。“尤其是白酒行业,2017年在一线高端名酒的带动下,诸多的二线名酒品牌快速走过调整期,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如是说。
王延才表示,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2017年中国酒业发展表现出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市场容量趋稳,2017年,饮料酒总量增长不到1%,总量趋稳,市场容量趋稳,主要表现在白酒、啤酒和黄酒这几个酒种。
第二是品牌意识提高和强化,在消费领域,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哪一个酒种,消费都在向骨干企业、驰名品牌、优势品牌集中。
第三是行业竞争加剧,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完全挤压式竞争的状态,大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周转时期,中小企业生存更加困难。
第四是行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主要反映在啤酒和黄酒这两大酒种,尤其是啤酒,成本上升造成的压力非常大。
对此,王延才强调,中国酒业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智能转型,努力提质增效,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继续保持行业发展稳中有进的向好局面。
产业调整成效显著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十三五”中期,我国白酒的经济运行状态保持了良性、健康、稳中有增的态势,在生产总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技术创新、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等,提高价值创造,保持了利税总额和经济总量的稳定上升。2017年1—12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有1593家,累计完成白酒总产量1198.06万千升,同比增长6.86%;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654.42亿元,同比增长14.42%;累计实现利润1028.48亿元,同比增长35.79%。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白酒的增长方式实现了销售增长和利税增长超过产量增长的良性循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一直在增加,小作坊式的企业一直在减少。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产业结构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优势向传统的优良产区倾斜,品牌优势继续向名优品牌集中。“从目前看,白酒的产业调整仍将继续,新一轮的企业整合、并购开启,行业的洗牌和竞争还将加快。”王延才强调。
产能过剩仍是现实
王延才表示,从全社会的角度去看,白酒的产能仍然过剩,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十三五’期间,白酒的产能总体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全国优势产区挤压劣势产区,各产区产能之间呈此消彼涨的态势。白酒的品种、价格、渠道和服务体系的再造无法回避,传统的流通渠道与新型的互联网渠道逐步整合,多种渠道并存。流通体系与服务体系加快融合,多渠道提供服务格局正在形成。”王延才如是说。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也认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白酒企业必须升级,尤其是在当前白酒产业调整、变革的新形势下,产业升级是产业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供给侧改革必将给产业结构带来巨大调整,产业供给资源重构势在必行。他同时指出,随着白酒年份酒标准、白酒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标准的建立健全,将进一步夯实白酒生产、流通环节的良性发展基础。
在产业趋势的带动下,中国白酒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产业的新生态逐步形成,白酒企业打造产业新生态更加积极主动,共建、共享、共赢的和谐发展理念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
据了解,白酒产业是几大酒种中最先进入调整期的酒种类别。2017年以来,一线白酒品牌回暖明显,产品价格屡屡提升,销售量持续增长,在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表现都非常抢眼。有白酒专家就此分析说,白酒业的回暖事实上就是一线白酒品牌的回暖,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产品延续价格回升态势,是增长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在一线品牌的带动下,诸多二线名酒品牌快速度过调整期,进入新的良好稳定发展期。
但是,相比高端和次高端的产品,现在二线白酒中还没有全国化的强势品牌出现。而白酒产业的竞争在加剧,整体社会消费会继续向优势品牌倾斜。另一方面,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是集中在住房、教育、医疗方面,因此王延才提醒说,白酒企业要对消费升级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不要幻想消费升级就能解决产能过剩的大问题,“要更加重视品牌梯度培育、品牌强化重塑、海外推介等工作。”
六大经验指明方向
在产业和产品结构新变化的条件下,对企业而言,核心是应该把握新时代、新消费、新机遇的宏观大局。王延才借用白酒优势企业的经验,提出了2018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在新时期要有新的工作方法,要积极进行创新探索。
第一,不失时机找出转型升级的好风口。转型升级是行业和每个企业都必须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这个风口的寻找对于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沿着什么样的方向,确定好整个消费带动的风口在哪里,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前提。
第二,聚焦价格、产品、品牌、品类、生活方式,找出消费升级风口。王延才表示,有关消费升级,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017年,一线的高端名酒价格回升,二线的次高端的酒在一线的带动下也走出了调整期,价格都有一些调整。对于消费升级,在找风口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谈到消费升级,还要注意到消费升级的大部分空间在哪里?目前来看,刚性的需求仍然占了消费升级的大头。消费升级最大的特征是消费品类的变化,这是近10年消费行业最大的变化,性价比仍然是拉动消费升级的最核心的因素。
第三,全力以赴做出与众不同的好产品。现在白酒风格多样化和每一个企业定型自己的特点,这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每一种产品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还要不遗余力讲出真实动人好故事。
第四,不骄不躁,打出攻守兼备的好渠道。专注于渠道的变化,使传统的通道和新的销售模式共存。
第五,不慌不忙,做到专业高效。
第六,不懈努力,创出自动自发的好机制。白酒行业机制的变化对整个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要积极向兄弟企业去学习,研究适合自己的战略和战术。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