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各大运动品牌开始频繁推出新款运动鞋,其中不乏多款主打“黑科技”的产品。对于运动品牌热衷“黑科技”的原因,专家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快时尚品牌以及奢侈品牌入局带来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科技含量高的运动鞋。
新品主打“黑科技”
碳板跑鞋阵营又迎来一位新成员。近日,阿迪达斯发布竞速跑鞋AdizeroPro,这是阿迪达斯推出的首款全掌碳板跑鞋产品。作为最新款跑鞋,AdizeroPro集合了品牌旗下的多项科技。其鞋面由新型单层合成材料CELERMESH制成,具有轻薄、透气、吸汗的特点;中底除了搭载经典缓震技术Boost之外,还将篮球鞋中频繁使用的Light-strike材质融入其中,以达到双重缓震的效果。此外,这款鞋的鞋身还暗藏一块全掌碳板,可以为跑者提供缓冲和助力,被称为“跑马神器”。
运动品牌范斯的新款运动鞋Slip-Skool也在近日亮相,新产品融合Slip-On和OldSkool两款的经典鞋型。Slip-Skool的鞋面采用双层设计,外层为透明材质打造的OldSkool鞋面,内层则是传统的Slip-On鞋面。该鞋的鞋底则是采用ComfyCush科技,相比传统硫化橡胶底更轻更柔软,具有更好的回弹性。
耐克则在近日发布了ZoomAlphaflyNEXT%跑鞋“正式版”。这双鞋中底采用了改良的碳纤维板,能让跑步者保持“向前推动”的感觉,而嵌入后跟的ZoomX泡棉则提供了稳定性,还可以减轻踝关节的压力。可以说,两者结合起来就像一个运动的“弹簧”。据了解,运动员埃利乌德·基普乔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马拉松比赛中穿着这双鞋的最初版本,以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创造了一个非官方的世界马拉松纪录。
此外,耐克还推出了足球鞋新品AirZoomMercurial,这是耐克首次在足球鞋上采用3D打印的Flyprint鞋面。该鞋搭载能减轻疲劳、起到缓冲作用的AirZoom技术,耐克希望它能帮助足球队员更好地控球、接球、传球。作为运动品牌巨头,耐克对于科技一直保持着热切的关注。此前,耐克还推出了一款自主系带运动鞋AdaptHuarache。以往Adapt系列的自动系鞋带功能要经过解锁手机、打开App、点击这几道程序来实现。而如今,通过呼叫苹果手机或苹果手表上的语音助手,说出“帮我系上鞋带”一句指令即可完成操作。
各品牌抢滩市场
为什么运动品牌对于高科技含量的运动鞋一直保持关注?服装行业专家刘亮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奢侈品品牌、快时尚品牌也在做运动鞋品类,他们的产品周期更短,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蚕食了运动品牌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奢侈品品牌巴黎世家的“老爹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潮流人士、娱乐明星的喜爱;普拉达推出的荧光霓虹运动鞋PradaCloudbust,以其独特的外形、抢眼的配色抓住了年轻潮人的眼球;路易威登与日本街头潮牌FragmentDesign推出的联名系列运动鞋也十分抢手。
除了奢侈品品牌外,快时尚品牌ZARA(飒拉)和H&M也频繁推出运动鞋新品,这些品牌推出的运动鞋既时尚又便宜,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
对此,服装行业专家刘亮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运动品牌的大部分产品并未被视作专业运动装备,更多的时候运动服饰是跟休闲服饰画等号的,尤其是非专业运动人士对产品的专业性并不苛求。面对这部分消费群体,运动品牌的“专业壁垒”大打折扣。所以,当快时尚品牌来袭时,消费者就迅速倒戈了。
此外,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产品周期较长。以阿迪达斯为例,在其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中,一件专业性产品例如运动内衣,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上架销售,平均产品周期长达18个月,最短也需要一年。
而阿迪达斯似乎也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其北美区总裁马克·金曾表示,他们希望在保证产品技术的前提下做得更快更好。公司将督促制造商提高效率,考虑将产品周期缩短到半年。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愿望尚未实现。刘亮认为,目前运动品牌的策略是,与其耗费巨大的成本去和快时尚品牌比拼生产周期,不如专注于研发,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能否成为主流产品
高科技含量的运动鞋是否会成为未来运动鞋的主流?对此,服装行业专家李斌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去年很多运动品牌相继推出一些以时尚感为主的“联名款”运动鞋,但大部分运动品牌从来没有放弃过高科技运动鞋的研发,包括国内的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等,因为企业很清楚,时尚不能从根本上带动运动品牌的长远发展,科技还是第一生产力。
他表示,现在这种高科技运动鞋的受众还比较少,例如对某品牌运动鞋较为痴迷的发烧友,或者专业的运动人员等。但是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爱运动,对于运动鞋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科技运动鞋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但他也表示,目前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推出的某些高科技运动鞋的量产能力有限,因为这些高科技运动鞋的材料较为特殊,成本较高,量产的可能性小,所以运动品牌也会采取限量发售的形式来进行尝试。只有市场反响良好,才会考虑大量生产。(记者 颉宇星)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