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环保类产品进入市场。在运动用品领域,运动品牌巨头已推出可回收材料鞋款。专家认为,绿色环保材料的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一些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阿迪达斯成先行者
4月22日,阿迪达斯在纽约举办发布会介绍了其第一款可再生跑鞋。这双名为Futurecraft.Loop的性能跑鞋由100%可重复使用的热塑性聚氨酯制成,阿迪达斯旗下的Speedfactory技术将这种材料纺成纱线并进行编织成型,制作流程无需使用胶水。
据介绍,该鞋款在报废后可以将其重新回收,通过清洗、粉碎、溶化等过程进行二次生产。由于100%材料可再生,这款跑鞋可循环利用,且没有性能损失和材料浪费,原鞋材料可完全用于制造一双新鞋。不过,第一代Future-craft.Loop仍处于测试阶段,仅限量推出200双,在纽约发布会现场赠予全球200位体验者,并邀请他们参与测试,最后鞋款会被回收重造。
阿迪达斯技术创新经理Tan-yaradzwaSahanga在谈到可再生技术时表示:“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消费行为方面,这都是一个长远的愿景。有时候我们看似无法克服一些技术障碍,但好在已经迈出第一步,行业从此将发生改变。”公司计划在2024年以前将可再生材料和技术全面运用于所有鞋类的生产过程当中。
2015年,阿迪达斯开始对外发布环保鞋款,可谓该行业的“先行者”。当时,品牌设计团队曾推出一款由海洋塑料废弃物和非法深海刺网等材料所制成的运动鞋,以提高人们对于海洋污染的重视程度。
时隔一年,阿迪达斯与海洋环保机构ParleyfortheOceans合作,正式量产海洋垃圾运动鞋。双方联手将3D打印和海洋废弃物回收两个概念相结合,生产出一款以再生聚酯纤维和非法深海刺网等材料为3D打印原料制作的跑鞋,阿迪达斯将其命名为OceanPlastic。
据悉,这款环保概念鞋的鞋面材料全部由马尔代夫周围海洋回收的塑料垃圾制成,其中包括5%回收聚酯和95%废塑料。每双运动鞋平均耗费11只塑料瓶,包括鞋带、鞋垫、鞋跟和鞋舌等部分。
该鞋款一经正式发售,就受到市场的热捧。阿迪达斯CEO卡斯帕·罗斯德透露,2017年,该品牌卖出超过100万双由海洋塑料垃圾制造的环保概念运动鞋。今年3月,阿迪达斯亚太总部在上海揭幕时,卡斯帕·罗斯德透露,与Parley合作的环保鞋在2018年售出超过500万双,今年销量预计将提升至1100万双。
运动行业刮起“环保风”
除了阿迪达斯外,其他运动品牌巨头也开始关注环保运动产品。运动品牌彪马近日发表声明再次强调了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在2020年采用90%的可持续材料制造产品。据其可持续发展主管StefanSeidel透露,彪马已经在与供应商接洽,寻求最佳的方案。
此外,新西兰运动鞋品牌All-birds。Allbirds由JoeyZwillinger联手前新西兰足球队国脚TimBrown于2014年推出,定位于采用天然环保材质制作商品的创新时尚品牌。其明星产品羊毛运动鞋选用了新西兰美利奴羊毛,不仅上脚十分舒服,而且还可以直接放进洗衣机里清洗。在2016年3月推出第一款羊毛运动鞋后,Allbirds就因为其产品舒适、环保、方便等特点迅速获得了硅谷技术大牛和风险投资人的青睐。
随着业务的发展,Allbirds在2018年成功研发了两种新型材料:以桉树纤维为基础的轻型面料“Tree”,以及从甘蔗中提取的减碳EVA鞋底材料“SweetFoamTM”。
TimBrown表示,他们希望这种EVA材质能成为主流材料,只有Allbirds一家公司使用这种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研发结果一经问世,Allbirds便宣布将会与其他公司共同分享这项技术,共同促进行业在环保方面的发展。
JoeyZwillinger表示,分享研发成果不仅会推动整个鞋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而且在成为主流材料后,Allbirds产品的成本支出也会有相应的下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推广环保理念,减少商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在最初与工厂交接时,工厂的工作人员都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不可理喻。但现在Allbirds已经成为其他人眼中推广环保材料的渠道,这是推出该品牌后最振奋人心的事情。
战略咨询公司OC&CStrategyConsultants合伙人PascalMartin表示,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纯天然成分商品的需求会不断上涨,相较年长的消费者,更具有环保意识的年轻人也将成为推动这一流行趋势的主要动力。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的专家向记者表示,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也在升级。回收再利用,进行绿色环保的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一些企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这些全球知名企业拥有巨大的品牌号召力及基本覆盖全球的业务影响力,这都将为再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记者 颉宇星)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