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产销保持全球第一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16





  日前,在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大会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全行业生产企业超过2万家,总产值超过6500亿元,产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销售总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玩具零售规模达704.8亿元,同比增长9%;儿童人均玩具消费299.5元,同比增长8.2%。在进出口方面,2018年全国传统玩具(不含游戏)出口总额达250.84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进口总额达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传统玩具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4.44%,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8.9%。


  创新推进融合发展


  科技进步、两化融合为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放开二孩政策、“三品”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为玩具市场打开了新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面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产品出口竞争激烈等问题。对此,张崇和建议,玩具和婴童用品要从文化产业、学前教育、营销渠道和信息技术等维度推进融合发展。


  其实,玩教融合、推动学前教育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威创集团首席产品官郭丹预测,2023年学前教育市场将会出现一次新的市场窗口期机会,带动学前教育体系全面优化发展。随着学前教育产业巨变,玩具、幼教用品企业与学前教育融合,高效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全产业链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据了解,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35亿人,其中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超过1亿人。如果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针对学前教育功能玩具需求,设计有关动物、植物、自然和生活用品类的玩具,开发人机交互类智能电子玩具,制造积木拼图拼插玩具,生产城堡类户外游乐玩具,不仅可以提高儿童认知、运动、创造能力,训练儿童手眼灵活,增强孩子团队意识,还可以加强产品教育功能,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营销创新也是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关注的重要话题。用户社群运营、朋友圈运营、生态圈构建等方式不断创新行业营销理念,多元扩展营销渠道。张崇和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创新技术,不仅要推动玩具行业营销模式突破升级,更要推动新一轮工艺优化升级和制造模式变革。


  近年来,电动、塑胶、毛绒、木制等各类玩具百花齐放,益智、玩教、创客、科教等各种功能应有尽有,中高端产品供给明显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张军建议,玩具行业要健全标准体系,推进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的试点,在玩具、童车、安全座椅、奶瓶奶嘴等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综合评估;加强创新驱动,突破智能制造关键的共性技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资源,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创新,逐一突破制约两化融合的共性关键问题,加强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化融合成功模式。


  文化让产品更加生动


  品牌授权是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是我国开展品牌授权业务较早的行业。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文创渗透,品牌授权将会跨入一个新台阶,势必成为玩具和婴童用品相关企业提升效益的新增长点,带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轻联品牌授权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介绍,作为全球前五大授权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截至2018年12月,按照企业实际开展授权业务的口径统计,活跃在我国的品牌授权企业总数为412家,同比增长26%;已经开展授权业务的IP达1473项,同比增长42.7%;2018年我国被授权商品零售规模达到856亿元,同比增长14.6%。


  与文化产业融合,已经成为许多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张崇和表示,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要加强与文创、品牌授权的融合发展,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增强产品质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创造更高附加价值,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玩具行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马力表示,未来品牌授权的融合发展,将使文化融入千姿百态的产品,让产品更加生动,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融合趋势更加明显,文化元素融入到制造业、商业、农业相关产业,在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条、丰富文化产业内涵的同时,提升了实体产品附加值,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带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围绕品牌授权的高质量发展,马力表示,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玩具和婴童用品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产品,在产品品牌授权的选择、创意设计和经营开发中,一定要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把文化价值观树立起来,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提升设计创意的转化水平,要在“化”字上做文章,防止低水平重复和模仿,通过文化创意的注入,让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激发新的活力。(记者 李锋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